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1)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从大林寺上看,好比天堂——人间(2)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3)尽:指花都凋谢了。(4)始:才开始;刚刚开始。(5)长恨:常常惋惜。(6)春归:春天回去了。(7)觅:寻找。(8)不知:岂料、想不到。(9)转:反。(10)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四月,正是平地上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高山古寺之中的桃花竟才刚刚盛放。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我常常为春天的逝去,为其无处寻觅而伤感,此时重新遇到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没想到春天反倒在这深山寺庙之中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始盛的桃花。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诗人想到,自己曾因为惜春、恋春,以至怨恨春去的无情,但谁知却是错怪了春,原来春并未归去,只不过像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样,偷偷地躲到这块地方来罢了。名句赏析: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人间四月,江南大地的春花已经落尽,但诗人却意外地在高山古寺之中遇上了一片刚刚盛开的桃花。这两句表现了诗人的惊喜之情和对春天的热爱、留恋。这里,诗人把春光拟人化,它不仅形象美丽,而且顽皮好动,仿佛会和人捉迷藏似的,写得活灵活现。大林寺所在地,地势较高、气候寒冷,一般地方桃花在早春二月开放,四月凋谢,这里却到四月才盛开。诗人说“春归无觅处”、“转入此中来”,多么风趣!春天哪有脚步?怎会转移呀?这是诗人丰富的想象,也是他惊讶、喜悦心情的自然流露。1,用自己的话把整首诗的意思概括一下。四月,正是平地上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高山古寺之中的桃花竟才刚刚盛放.我常常为春天的逝去,为其无处寻觅而伤感,此时重新遇到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没想到春天反倒在这深山寺庙之中了。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由一种愁绪满怀的叹逝之情,突变到惊异、欣喜,以至心花怒放。写出作者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的诗句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诗中直接抒情、表达出作者喜出望外的情感的是哪两句?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