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高等教育的差异教育是我们身边最深有切身体会的事情。教育不仅关系着个人的命运,也维系着一个民族前途的发展,特别是对于处于21世纪的我们,教育对于我们今后的发展有着巨大作用。学校、家庭、社会方方面面都对我们的人生轨迹有决定性影响。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教育方式,中西方教育方式的不同就形成了中西方教育文化的差异。现仅就中西高等教育差异进行一些比较。一、专业课程的设立每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是其经济体制的思考,并且必须服务于经济,西方教育的目的是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他们明确规定的三大功能,包括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科学的研究和教学。在西方,为满足社会的需要,设立了专门的课程和专业。在中国的大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建立专业课程缺乏后续的变化,而且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在过去的几年里,大多数中国大学都开始重视改造和振兴建立专业课程,来适应社会。二、专业课程和学校的选择为了适应社会,在西方大学里设立了许多专业和课程以供学生选择,这些学生选择或改变专业和学校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西方高等教育制度是极为不同的,灵活的,这是单独的世界高等教育。在中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专业,但变化的专业在学校是不容易的,转变学校就变得更加困难。在西方大学,强制性的主题很少,有主题丰富的选修课。但是我国高校的必修课占据主要部分,而且许多学校(特别是技术学院)有严重偏理科科目的现象。三、学生管理在西方,大多数学校是后注册,并支付学费。与他们相比,中国学生需要安排好课程和宿舍。在许多大学,如密歇根大学的学生在学校可以方便地采取IC卡的照片,其中的作用相当于我们国内的学生证和图书馆卡。该卡可用于输入各种书籍、电脑室和其他设施,如体育馆。除了简单的教学活动之间的关系,学生和学校没有其他联系。经验丰富的咨询配备由学校提供,将帮助学生确定其主要方向(有点像我们国内的专业),并引导学生选择特定的类别。在选择课程时,根据学校的时间表。时间,地点,教室和课程是完全由个人控制的,这意味着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课程负责。至于住宿的学生,有些学校的学生宿舍数量是有限的,学区也有一家餐馆和快餐店,但大部分都是由境外运营商管理,是完全独立的学校。因此,他们的吃饭和住宿与学校几乎没有任何关系。与西方大学相比,中国的高等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如整齐基本,标准的协议,更强有力的集体观念等。然而,过于僵化的学校,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经验教训和专业课程,他们只有一个非常小得房间供其选择。许多实施方案给学校管理带来了沉重负担,也占用了大量人力资源。过多的控制客观上忽视了学生的个人特点,抑制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逐步形成了坏习惯,被动的学习。还强调死记硬背的考试分数,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些学生厌倦学习和考试作弊而恶化高等学校的学习气氛和教育环境。四、教学方法在西方,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师在课堂上特别提出了一些令人鼓舞的问题来问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堂上有较高的自由度,他们可以随时准备提出自己的疑问,这使得教师的教学气氛活泼,生动。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要求,教师容易导致减少教学质量和深度。中国的高等教育更加重视系统的研究。教师的课程教学应遵循一定的教学计划。虽然与学生有一定的互动性问题,但这个问题往往集中在课堂,而不是在教室里。它的主要模式,课堂授课的教师和学生听的记录。这种做法有利于帮助学生学习知识的系统性,课堂的内容较多,但他们较少有创新意识。五、检查学生成果的方法西方学校强调更多的能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而不是记忆或描述。学生不需要机械记忆,但要尽可能显示创造性思维,这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能力。为此,学校让学生自己做研究,举办创造性的活动。但是在中国大学,仍然采用旧的教学方法,因此需要测试,需要机械记忆。这种检测方法已严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片面重视理论,忽视实践能力。虽然中西高等教育有很多差异,但也有很多相似性。目的相似中西高等教育有很大的相似性,其目的是促进。人才的培养需要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高道德修养,强烈的合作意识和更高的学习能力。中国和西方国家将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以提高教育质量,以更理想的条件促进社会发展。实际人才培养在实际的人才培养上,中西方都很重视。虽然中国学生留在封闭的校园时间很长,对社会了解较少。但是,还是和西方一样,学生有机会参与社会活动,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在外面工作的经验。与此同时,公民教育,校园文化活动和社区服务活动增加了学生把握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中西方高等教育的差异中,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的水平。将素质教育作为最重要的事情,中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拓宽基础知识的领域,促进一体化的跨学科和学校之间的联系。这种风格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强烈的开拓进取性。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坚持高等教育改革。其中一项措施是合并高等教育机构,最显著的效果是改善教学效果。高校合并解决了一些问题,改善目前的教学体系不协调的国际趋势,使教育资源得到有效的分配。第二项措施是成立了面向市场方向的学院课程,以适应社会的需要。第三项倡议的措施是以学生的目标为导向。20世纪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强调培训人员的能力,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能力和一定的组织能力。同时,素质教育概念的提出,强调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作为一个主要部分,学生不仅是受过教育的,而且是作为参与者的教育。同时,还要进行一些其他具体措施:1、高等教育应建立一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坚持教育和社会是辩证统一的。人的个性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和基础设施。社会进步和创新,通过培养人才实现。因此,教育要真正做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树立科学的人才价值观。教育的改革,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使新的一代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2、教学管理应实现统一的制度性和灵活性。教学管理系统是一套完整的规范和准则,以确保教学和课外生活的正常运作。系统管理是必要的,关键的问题是制度本身是否仅仅是管理人员或只是拥有人。近来,许多高校仍然持有人的异化的管理。在已有的教学管理制度中,标准和统一性质的系统往往是重点,而人文,合理性和灵活性则考虑不够。“个性化教育”需要适应的管理系统,不仅能满足群体,而且也考虑到个人。3、学生的参与意识应充分突出在教学实践中。要唤醒和调动学生必须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学的重点应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战略和技术,广泛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如“自由讨论”,“自学”,使教师和学生交流自己的思想,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力,追求不同性质的挑战,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4、对学生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个性化教育”是对我们的学生必不可少的评价标准。不可否认的是,很长一段时间的评价标准是不利我们的学生的发展的,这自然会导致要求学生发展内在性质的失败。美国大学的学生评价是值得我们认真考虑的,如普林斯顿大学,对学生的评价有四个主要指标,有质量的心态(智商,学习能力,创造力等),道德素质(责任,价值观,判断力等),有能力对学校作出贡献,并有可能率先在社区中发挥作用。因此,“个性化教育”的限制,应打破单一尺度评价学生,从“一小部分的基础”到“人格本位”,从“知识至上”到“能力至上”和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真正理解不同特点,不同爱好,不同需要的学生,创造性地采取应对基于不同层次的教学体制。5、提高整体素质的实现之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综合性经济形式,它不仅包括所有涉及的因素,与市场有关的材料,还包括一个信用经济,道德经济,文化经济和其他精神境界。一个健康的社会,不仅需要人的能力,还需要人的质量。因此,“个性化教育”应该尊重发展学生个性,同时也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自己总结中国的教育体制几千年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强调对学校权威及规则的服从以及在考试中取得成功,而西方的教育强调个性和自主,能力和创造力,个人是人性和社会教育的核心,教育本质是“学习者了解自己”。因此,在教育文化上中西方存在很大的差异,高等教育亦如此。下面是自己总结的两点:1.中国大学讲塑造西方则讲成长中国大学教育强调教育者对学生的知识灌输,注定了学生往往“学多悟少”。这种教学迷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和谐文化观的影响,是“满堂灌”成为其一大特征,整个课堂上都是老师一个人滔滔不绝,老师的主导性很明显。而西方大学则强调学生的自我表现,老师仅起引导作用,针对新讲授的内容拖过提出问题,启发,调动学生的积极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去猎取更广的知识,开阔更广的思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学生往往“学少悟多”。西方大学上课时是双向交流,老师讲课的过程中,如果有疑问,随时可以打断老师,提出疑问,而我们上课从来都是只听老师的,长此以往,渐渐没有了质疑的精神,习惯了被老师灌输知识,更不敢公开质疑老师。我觉得这就是我们跟西方学生的差距。2.中国大学教育重在同一性,西方则重在层次性。中国大学教育上是“大一统”,即统一的内容,统一的进度,单一的授课方式,中国的大学教师都是根据学生中占大多数的中等生的水平和特点进行教学的,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那些超出一般水平的大学生就会感到讲课的内容过于浅显,听课时难免会产生精神涣散的现象,而那些低于一般水平的学生则会感到讲课内容过于深奥,听起来简直摸不到头脑。西方的个体主义强盗个人的特征和差异,因此西方大学教学中是分层次教学,重视个体与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