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istentialism商雨婷金丹丹张孜孜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又称生存主义,当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之一。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思潮,它认为人存在的意义是无法经由理性思考而得到答案,以强调个人、独立自主和主观经验。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认为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存在的基础上自我造就,活得精彩。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现代时期的到来,人进入了历史中的非宗教阶段。此时,虽然人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权利、科技、文明,但也同时发现自己的无家可归。随着宗教这一包容一切的框架的丧失,人不但变得一无所有,而且变成一个支离破碎的存在物。他没有了归宿感,认为自己是这个人类社会中的“外人”,自己将自己异化。在他迫切的需要一种理论来化解自己的异化感觉时,存在主义就应运而生了。先驱人物:克尔凯郭尔(SerenKierkegaard,1813—1855)尼采(FriedrichWilhelmNietzsche,1844-1900)代表人物:马丁·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1889-1976)让-保罗·萨特(Jean-PaulSartre,1905—1980)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deBeauvoir,1908—1986)先驱人物克尔凯郭尔:主张用内心体验的方式直接领悟自己的存在,上帝的存在,并且直接与上帝勾通。人生有三个阶段:感性阶段、伦理阶段、宗教阶段。尼采:“上帝死了”——“重新估定一切价值”(transvaluation)海德格尔(创始人)波伏娃萨特主要观点:全部的西方思想史只关注存在着的事物,而遗忘了存在着的事物的存在。“只有我们不去企图把事物硬塞进我们为其制造的观念的框框中去时,它才能向我们显现自己。”人的存在状态:“烦”:个人在与周围的世界发生联系时,担心自己会失去什么,担心不能够保护自己而感到忧心忡忡。“畏”:人是孤独的,面对这样的世界,人感到茫然失措,无所适从。“死”:人面临死亡,自己的存在遭到剥夺时产生的一种情绪。“人为死而在。”二次大战后,存在主义在法国思想界占据重要地位。法国的存在主义基本上分为两大派:以西蒙娜.魏尔、加布尔埃尔·马赛尔为代表的基督教存在主义以让·保罗·萨特、阿尔贝·加缪、德.博瓦尔为代表的无神论的存在主义,它又称为萨特的存在主义,或简称为存在主义。萨特:人在事物面前,如果不能按照个人意志作出“自由选择”,这种人就等于丢掉了个性,失去“自我”,不能算是真正的存在。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不仅是存在主义文学的思想核心,而且成为后现代主义文学各个流派的思想基础。萨特存在主义(1)存在先于本质:人来到世界上的时候,无所谓本质,只是作为纯粹意识活动、虚无而存在,人要通过自己的创造,最后才能获得自己的本质,也即获得自己的特质和规定性。“懦夫自己造成了懦弱,英雄是自己造成的英雄”。(2)人是被判定为自由的:人一旦被抛到世界上来,他就享有绝对自由。无论在什么条件下,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3)他人就是地狱:他人和社会对个人的自由总是一种限制,要维护个人自由,就必然与他人的自由相冲突。(4)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人只有在极端的焦虑烦闷状态中才能领悟到自己的存在,才能发现自己存在的偶然性,一旦发现存在的偶然性,就会产生厌恶感。二十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女性之一,存在主义学者、文学家。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之一,让-保罗·萨特的终身伴侣。波伏娃将存在主义哲学和现实道德结合在一起,提出道德规范与存在主义理论之间的关系,她一直被人们视为是第二萨特。波伏娃最重要的作品是她的《第二性》,这部作品被认为是女权运动的“圣经”。除了天生的生理性别,女性的所有“女性”特征都是社会造成的。男性亦然。这是她这本书的最重要的观点。存在主义发轫于哲学界,却在文学国度里开花结果。推究其因,文学语言要比哲学语言更能掌握活生生的人类处境。二十世纪流行于欧美的一种文艺思潮流派,它是存在主义哲学在文学上的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战后的法国文学中,四十年代后期到五十年代,达到了高潮六十年代后,存在主义思潮被其他新的流派所代替,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就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变种。否定客观事物的独立存在只有自我感觉到的存在才是真正的存在,真正的存在VS客观现实萨特宣称:“存在”即“自我”,“存在先于本质,换言之,必须以主观性为出发点。”主观意识客观事物的本质个人的价值高于一切,个人与社会是永远分离对立的萨特《禁闭》:“他人就是(我的)地狱。”基本感受:恐惧、孤独、失望、厌恶、被遗弃感等等人终有一死存在的过程=死亡的过程存在=不存在否定艺术的认识作用艺术作品不能反映现实揭示人的心灵的冲动荒谬世界中个人的孤独、失望以及无限恐惧的阴暗心理。艺术家目的创造自己的世界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和自己的感受艺术地再现客观世界哲理探索和文学创作相结合表现存在主义的哲学观点重思想,轻形式,强调逻辑思维和哲学思辨(重大的哲理、道德和政治题材)反对按照人物类型和性格去描写人和人的命运提倡作者、人物和读者的三位一体观作者检验读者人物荒诞派:人与世界处于一种敌对状态,人的存在方式是荒诞的,无力改变处境,人与人、人与世界无法沟通,人在世界上毫无意义的存在。荒诞派戏剧接受了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主张和超现实主义等流派文学观念及表现手法存在主义哲学家以文学宣传“世界是荒诞的”、“人的存在是荒诞的”,创造出《恶心》、《局外人》等作品。荒诞派是存在主义的新形式卡夫卡加缪贝克特奥地利著名作家现代派文学的鼻祖其作品主题曲折晦涩,情节支离破碎,思路不连贯,跳跃性很大,语言的象征意义很强,表现人生状态中的焦虑、担忧、沈溺与荒谬《变形记》讲述了一个人早上起来,发现自己变成一条大虫。他全家的生计全掌握在他的手上,因此变成虫后,他有很几天还一直担心父母与妹妹的生活,期待着赶快回返成人。他的家人中,除了妹妹以外,全都害怕他,因此把他关在房中不让他出来,由妹妹负责天天喂食。渐渐地,他过去一切的生活习惯全都消失不见,他真的变成虫,喜欢阴暗的角落,喜欢吃虫爱吃的食物,唯一没改变的是他的思想与情感,这就成为他的悲剧根源。有一次,妹妹在拉小提琴-----妹妹的小提琴,是他过去辛苦上班供应的,他一时激动,想回返过去与家人相聚聆听的时光,恰好家人又忘了把门锁上,因此他不知不觉地爬了出来,却造成一场大大的骚动不安,租客惊惶奔逃,家人匆匆把他赶进去。当夜,那最不怕他的妹妹也说要抛弃那条虫,说:“万一这虫从头到尾都不是哥哥呢?”虫听到了,就在第二天,虫死了。《变形记》这故事很明显的根本不是现实生活会发生的事件。它不只是文学,也是哲学,它是在表达一种致命的疏离。每个人都可以就自己生存状态中所呈现的疏离,来解读人变成虫的故事,因而与《变形记》此一文学作品产生情境的关连。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文学的大师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而是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加缪的中心概念是“荒谬”《局外人》:男主人公的母亲去世,但在这重要事件下,男主人公的反应却冷漠无情,在母亲下丧当天,他邂逅女友,并上床作爱。而男主角周遭的人,情感状态都一样是极其荒谬的。譬如一个吃软饭的,依赖女友作妓女供养自己,却屡屡打女友,理由是女友不忠。卡谬花了非常长的篇幅来描述那种前后不连贯的片段生命处境。最后,男主角被判死刑,理由跟杀人事件的关连也是极其可笑的:“母亲下葬那天他没有哭”。存在文学出现于一二次大战之际,其内容绝对跟两次大战带给人的荒谬绝望有关而恰如人类在两次大战后抛弃信仰,存在文学也将信仰放逐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就很明显地是部控诉信仰的存在文学剧中两个主人翁一直在等戈多,在等待过程中一直是又无聊、又烦闷、又焦急。剧情一开始就是一句对话:「什么事都作不成!」整出剧的控诉主题:「戈多不来。」控诉宗教的对白例如:「念过圣经吗?记得福音书吗?」「我记得圣地地图,都是彩色的,很漂亮,死海是淡蓝色的,一看就觉得口渴起来。」「耶稣定十字架时,救了一个强盗。为何只救这个,不救那个免于死亡?为何四个作者中只有一个提到有一强盗被救,我们要信谁的记录?」文艺领域的存在主义: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本质依赖于艺术存在艺术要交代事物的灵魂,而不对事物进行摹仿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认为文艺应该介入生活,成为人要求自由的一种方式。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存在先于本质”人只有在畏惧、焦虑、死亡状态中才能真正领悟到自己的存在。如何摆脱困境?1.不畏惧死亡(只有自由地去死,才能赋予存在以至上的目标)2.借助宗教和上帝的力量来对抗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