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典型案例九(1)案例事件:学生xxx,男,16岁。父亲每天都早出晚归,父亲打工,他去上学。家中爷爷文化不高,奶奶目不识丁。听以前的老师介绍,刚入学时,这孩子聪明伶俐,有一定的接受能力,他还蛮可爱的,能称得上是合格的学生。自从父亲外地打工,母亲工厂上班后,孩子的教育问题就落在了爷爷奶奶身上。这个男孩的变化是可想而知的,他一下子就像换了个人似的,迟到早退,上课走神,目光呆滞,作业潦草不按时交,甚至不做。情绪低落,不再像以前那样喜笑颜开,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和同学快乐玩耍。变得自卑、缺乏良好的竞争意识,对什么都显得没有热情,参与意识淡漠,厌学;不合群,平时沉默寡言,独来独往,经受不住挫折,稍有委屈就哭。这个孩子身上之所以存在以上问题,我通过观察、家访、交谈,发现他这怪僻的性格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爷爷奶奶的溺爱,迁就,缺少家庭教育;二是补偿式的父爱,对于他物质上的要求尽全力满足,但对于学习基本不提,品德教育从不过问。三是学习疏于监督,养成了随心所欲,无所谓的习惯。案例对策:(一)、与其父亲多联系、沟通,正确对待孩子,帮助家长走出爱的误区。通过电话与他的父亲进行沟通,让他意识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严重性,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应当让他接受正确的批评,让他认识到错误,鼓励他改正。让家长明白:钱不能弥补子孩子对亲情的需求,无条件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会让孩子滋生好逸恶劳、铺张浪费的坏习惯;做家长的更应该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对孩子取得的每一点微小进步及时肯定,这样才能让孩子感到父亲对自己学习的关心;家长更要让孩子知道学习的重要性。经常给孩子打电话,了解孩子的学习及生活,同孩子沟通交流;过段时间还会主动给我打来一次电话,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二)、帮助孩子纠正观念、树立自信,融入集体,找到和同龄人交往的乐趣。16岁左右的孩子,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往往依据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外界的批评和表扬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情绪行为。为了让他对学习重新产生兴趣,在学习、各种竞争、人际交往中树立起信心,我采取了以下做法:(1)给予真爱,晓之以理。真心实意地走进他的心灵,从心灵上关心他的的健康成长,在生活中给予他家庭般的爱,弥补他因为缺少父母关爱的缺陷,驱除他由于父母不在而积压在心头的阴影。在他犯错误时,及时对其进行帮助教育,心对心、面对面的对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他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追求。(2)拒绝训斥,力行宽容教育。在他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按时完成,书写潦草,丢三落四,迟到早退,纪律松散的情况下,对其尽量减少训斥,力争能抽出时间和他谈心交流沟通,必要的时候可以宽容他,或将作业量和难度降低。对他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3)、发现闪光点,尝试成功教育。为使他摆脱自卑心理,激发起自信心和上进心,我除对他进行心理疏导、真诚的帮助和关心以外,还为他提供尝试成功的喜悦。鉴于他在劳动中表现积极,我就及时捕捉到他的这一亮点,让他负责本组的卫生,他还真不负厚望,他们那组的地面特别干净。我就对他大加表扬。同学们也向他投去赞赏的目光。在大家的赞许声中,他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在他走出自我否定的低谷、找到自信后,我立即把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告诉他:你现在要以学习为主,夯实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将来才能迎接人才竞争的挑战。从此他的学习还真有了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