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新文化第一节中国文化发展的新阶段(一)中国人民革命胜利开辟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新阶段新阶段,新要求: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全面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旧社会:在半封建半殖民她的旧中国,80%的人是文盲,尤其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得不到受教育的权利,广大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更是极端落后。新发展:1.图书报刊发行量增加了数十倍,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艺术表演团体、电影放映场所等群众文化事业单位均成倍地增加。过去没有的作为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的电视已普及到千家万户。2.新中国的文物考古、古籍整理和文献出版工作的成绩也十分突出,并且有相当高的质量。3.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繁荣学术文化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硕成果:大大促进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发展和繁荣,40年来在这些文化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无论数垦或质量都是前人所不可企及的,有些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思考:为何在经济仍然极其落后的情况下,提出文化要与经济齐步发展,有何意义?(二)探索过程中的失误和曲折原因:缺乏理性与深度,急于求成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建设方针虽然已经形成,但是对其发展过程和规律性的认识尚缺乏世界历史的理性深度。现代民主法制建设还处在草创时期,尚未真正建立起制度化的快理权威和科学决策的民主程序与机制、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的过渡衔接上,出现了加速“社会主义改造”的急于求成的做法。文革的影响1.这个时期出现了无数文化观念上的颠倒错乱,比如把实现现代化的社会要求误解或歪曲为资本主义复辟,把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观念误解或歪曲为资本主义复辟的观点。2.把人类儿干年积累起来的文化知识当作“伪科学”来加以扫荡。相反.却把封建地主阶级的“血统论”当作阶级论加以宣扬,把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当作组织纪律性加以贯彻。3.把践踏民主法制当作“造反有理”的革命行动加以提倡,把封建株连当作划分阶级阵营加以推广。4.“文革”把“左”的思想路线的破坏性作用暴露得最为深刻、彻底。思考:如何看待文革的得失?第二节80年代“文化热”的反思(一)社会主义改革与80年代“文化热”什么是80年代“文化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出现了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伴随着经济、政治改革的要求,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一个持续十余年的文化研讨热潮。因为这一热潮主要是在20世纪80年代,所以人们一般称之为80年代的“文化热”。出现的原因1.发展大计的需要:它是对于造成民族巨大灾难的十年浩劫的反思和对于中国未来的现代化宏伟大业的前瞻,它是在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应运而生的。2.转变转折的需要:这场改革要实现从原先的半自然经济、产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新旧两种经济体制以及新旧观念之间的对立和冲突。我国几干年积累下来的文化观念,并不是与商品经济和工业社会相适应的文化观念,而是农业社会的观念、封建宗法观念和小生产的观念。我国近代发生的旧民主上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解放以后的社会主义革命,都没有彻底完成破除这些旧观念的历史任务。(二)文化研究的巨大成绩成就:巨大的、多方面、不可低估的。三大特点:1.80年代“文化热”的特点之一是它的现实性。牢牢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对十年浩劫和1957年以来的“左”倾错误进行深刻的反思,并对改革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都从文化的角度加以探索研究,破除旧框框,打开新思路。2.80年代“文化热”的特点之二是它的广泛性。学科范围的广泛:由现代科学跨学科研究带来的各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综合的趋势,影响于文化研究,不仅形成哲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各门人文社会科学相互配合、共同研究文化问题的局面,而且打破了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传统界限,许多自然科学家也十分关切人类共同的命运和中国文化的前途问题。研究内容的广泛:举凡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心理、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伦理道德、审美情趣、文化比较等等,都进入了文化学者的研究视野。不仅仅限于精英文化的范围:还扩展到大众文化领域,诸如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旅游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等均一时兴起,文化研究已不再是少数文化学者的专利。3.80年代“文化热”的特点之三是它的世界性。文化研讨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中西文化比较。(三)文化讨论中的不谐调音调不谐调音调:1.全盘西化论很明显,这种论调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是80年代中国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代表性言论。80年代的新的“全盘西化”论则毫无积极的文化意义可言,只是一种毫无掩盖的崇洋媚外意识,在政治上土张效法西方走资本主义道路。2.彻底重建论。持此论者多为一些青年学者。其实这种论点是缺乏科学根据、远离辩证思维的,是主观主义和情绪化的表现。这种片面、偏激认识很容易导致民族虚无主义,盲日崇拜西方,也是文化讨沦中出现的种不正确的理论。3.复兴儒学论。这是80年代文化讨论中的一种保守论调持此论者多为海外华裔学者,也在少数夫陆学者中引起共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说要批判地吸收传统儒学中的某些有价值的思想成分则可,如果说要完全恢复孺学在中国的统治地位,用以指导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则不仅是一厢情愿的主观幻想,而且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应该怎么做:用理性的头脑、客观冷静的眼光来审视新中国的文化建设问题,无论对于文化学者还是青年一代,都是至关重要的。第三节90年代文化建设的宝贵经验1.90年代之初: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1996年在党的十四届六中会上,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3.1997年党的十五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有了更系统,更深刻和更全面的纲领性认识。4.世纪之交的2000年,江泽民同志又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第四节“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哲学思考(一)从‘会通超胜”到‘古今中外法”早期:早在明朝末年中国人接触“泰西之学”之初,科学家徐光启就有“欲求超胜,必先会通”降至晚清,魏源提出“天地气运白西北而东南将中外一家。(《海国图志后叙》)的预言,王韬也有“天下之道其终也由异而同,必有人焉融会贯通而使之同”的判断。近代:到了近代,这种古今融合、中外会通的观点,一直成为富有辩证思维的有识之士的共同主张。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也相继提出了古今中西文化沟通互补的思想。毛泽东汲取前人的智慧,综合党内外同志的真知灼见,进一步发展和深化了辩证综合的文化观。(二)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指导原则首先,当代中国文化应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其次,当代中国文化要辩证地处理好“古”和“今”即历史传统和时代精神的关系。再次,当代中国文化要辩证地处理好“中”与“外”亦即立足本国与面向世界的关系。(三)中国文化的认同与适应认同与适应是一对辩证的矛盾,认同不是全面的认同,适应不是消极的适应,应当把它们有饥地统一起来,既能保持民族主体性和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又能广泛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而最终以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为依归。(四)中国文化的综合与创新学者概括:三种意见,三种典型看法,中国文化的发展的三条道路。第一是固步自封,因循守旧,以大国自居,自以为高明,这是没有前途的;第二是全盘西化,完全抛弃固有的文化传统,这是不应该的,也是没有前途的;第三是主动吸收世界的先进文化成就,同时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发扬固有的优秀传统,创造自己的新文化,争取与发达国家并驾齐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