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工作压力研究概述241000【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151(2012)03-0251-03Researchsummariesunderworkingpressure20世纪初以来,工作压力一直是心理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随着各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作压力问题异常突出和明显。国内外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工作压力进行研究和探讨,取得了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工作压力的概念是从压力的概念衍生而来的,是压力研究领域的重要范畴,但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至今还没有一个为大家所公认的概念。Lazarus(1978)等学者认为“压力是需求以及理性地应对这些需求之间的联系”[1]。Summers(1995)等人在研究中强调了工作压力中个体由于正常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引起的感觉,而并不强调改变的本身[2]。有些研究者对工作压力给以操作性的定义,将某些工作特点定义为工作压力,如工作负荷、工作复杂性、角色冲突等[3]。我国学者徐长江(1999)把工作压力定义为:在工作环境中,使个人目标受到威胁的压力源长期地、持续地作用于个体,在个体及应付行为的影响下,形成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反应过程[4]。舒晓兵、廖建桥(2002)对国外各种工作压力的定义总结为工作压力成因的刺激说、反应说和刺激—反应说。刺激说认为工作压力是作用于个人的刺激或力量,主要强调了工作压力的外部因素;反应说认为工作压力是由于环境刺激物的影响,使人们呈现出的一种心理的反应,强调了人的心理和精神方面;刺激—反应说认为工作压力是个人特征和环境刺激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后果[5]。从对压力定义的回顾中看出,不同的研究者对工作压力所作的解释是不一样的,但是,所有这些定义只是细节上有所不同,其总体方向是一致的。西方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有关工作压力的相关理论。Lazarus(1966)的压力认知交互作用理论是一个以认知评价过程为基础的工作压力模型[6]。在交互理论中,压力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随时间和任务的变化而变化。个体和环境的关系,以及个体与环境的匹配程度,在时间上、工作任务或活动上都是动态相关、紧密相连的。由于这一理论对数据的涵盖性和易检验性,使得它受到很多工作压力研究领域者的重视。1972年,French(1972)提出的个体—环境匹配理论认为,引起压力的因素不是单独的环境因素或个人因素,而是个人和环境相联系的结果[7]。Karasek(1979)提出的(简称JD-C模式),也是研究工作压力的一个很有影响的理论模式。该理论认为,工作压力来源于工作本身所包含两个关键特征,即工作要求和工作控制,它们共同影响着工作压力,工作压力不单独取决于某一方面,而是在于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8]。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这一模式中又加入了一个社会支持的维度,进而发展成为工作需求—控制支持模式(简称JDCS模式)()【收稿日期】2012-01-17【作者简介】-252-(1999)[9]。此外Robbins(1997)的压力模型,Williams和Cooper(2002)提出的四元模型等都是工作压力的重要理论模型。我国学者张西超(2003)认为工作压力管理的目的并不是彻底消除这种压力,而是学会一套有效应对压力的方法,管理体系当中,更多的应该是运用心理学和医学的方法,从不同层次和角度对企业员工进行心理缓解[10]。谢冬梅、谢晓非(2004)在总结国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压力暴露培训(SET)模式,该模式的实施主要有三个阶段:学习动机和提供预备信息、学习技能、运用和练习。SET为组织设计、开发、实施压力培训,改善员工工作压力下的工作绩效提供了较好的理论支持[11]。在对工作压力源的研究中,许多学者都提出了不同的工作压力源分类。Kahn,Wolfe等(1964)是较早对工作压力源进行归类的,认为工作压力源包括有,角色冲突、角色模糊、不能满足的希望、工作过度负荷、成员之间人际关系冲突[12];Cooper和Marshall(1978)对白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研究认为,工作压力源主要有六个方面,工作本身的压力、工作角色的压力、工作中人际关系的压力、职业发展的压力、组织结构和组织氛围的压力、工作和家庭的分界面的压力[13];Ivancevich和Matteson(1980)等将压力源分为五个基本类型:生理条件、个人层面、团队层面、组织层面和组织外因素[14];Summers,DeNisi,和DeCotiis(1995)创立了工作压力源的研究模式。认为压力源有个体的人格特征、组织结构特征、组织程序特征和角色特征[15]。近几年,我国对工作压力源的研究也比较多,如程志超、刘丽丹(2006)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分析了IT业员工压力源特点,认为工作压力源产生影响的程度依次是组织因素、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16];方雄与田俊(2005)的调查结果显示科技人员工作压力源依次是工作兴趣问题、人际关系问题[17];陈志霞、廖建桥(2005)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工作任务、职业生涯发展、组织管理、人际关系与能力、时间紧迫性和工作环境等是知识员工的主要工作压力源,对工作压力感有显著影响[18];封丹珺与石林(2005)认为公务员工作压力源为上级领导、工作责任、人际关系、工作任务、工作性质、完美倾向和职业前景等7个因素[19]。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工作压力来源的复杂性、多样性,同时也可以看出他们之间有很大的相似性,综合起来可以发现,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定工作压力源:组织和工作特点、个体因素和社会因素。工作压力对个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和组织的工作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适度的压力水平可以使员工集中精力,增强机体活力,提高忍耐力,减少错误的发生。但过度的工作压力,就可能给员工带来一些消极后果,诸如心率上升、血压升高、头疼、易患心脏病等生理反应;工作满意度的下降、离职意愿的增加、紧张、忧郁、焦虑、苦恼紧张等心理反应;以及生产酗酒、吸烟、效率下降、缺勤、离职等行为反应。这些后果不仅对个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造成了消极影响,进而也影响到整个组织的工作效率。已有的研究结论大多数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工作压力的消极影响,特别是对个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方面以及对企业工作效率的负面作用,而对压力的正向作用研究较少。而如何降低过高的工作压力,将工作压力控制在适当的强度,来促进和提高员工和组织的工作效率,对工作压力积极方面的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工作压力的研究中,除了研究压力源和压力后果外,另一个重要的领域是关于压力的应对以及减轻压力的策略。Lazarus(1984)将应对分为以问题为中心的应对和以情绪为中心的应对[20]。Beehr和McGrath(1978)根据时间纬度区分了五种与时间相关的应对,预防应对、预期应对、动态应对、反应应对、继续应对[21]。Cooper和Williams(1983)提出了支持型应对和控制型应对分类,近几年在工作压力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22]。我国学者陈旭蕾(2008)提出的工作压力应对框架包括以下五个步骤,认识并承认现状、识别压力源、试图消除或改变压力源、应对一些无法改变的压力源、监控并评价效果[23]。许小东和孟晓斌(2004)从个人与组织两个维度构建了压力管理模型,明确了个体维度与组织维度工作压力管理的要点[24]。程志超和刘丽丹(2006)针对IT工作者的压力及其来源特点,提出要把握压力水平,积极沟通、应用基本的时间管理原则、重新设计工作、为员工提供组织支持身心健康等建议来减轻员工的压力[25]。虽然各位专家学者对应对方式所持观点不尽相同,但众多研究都表明,应对方式与工作压力之间显著相关,个体所采用的应对方式不同,所体验到的压力的大小也不相同。由于工作压力的概念比较复杂,不同职业的压力源不同,并且压力又是个体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建立一个具有普遍适用范围的测量工具就具有很大的难度。国外近些年对工作压力的测量应用较多主要有CooperSloan和Williams于1988年设计的工作压力指标量表(OSI);McLean编制的工作压力量表[26];Hurrell和McLaney研制的工作控制量表;Osipow设计的职业压力问卷调整版(OSI-R);美国心理学家赖斯(PhillipL.Rice)编制的工作压力问卷[27]。在国内,工作压力量表或问卷的开发作为工作压力研究的重要环节,也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部分学者在对我国不同行业职员工作压力的研究中,结合国情和行业特点,在传统测试工具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完善,设计出了新的压力测量工具。例如,石林(2005)等编制了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问卷,其信度、效度达到了心理测量学指标要求,为中小-253-学教师工作压力的测量提供了有效的量表[28]。李虹(2005)根据大学教师的职业特点编制了大学教师工作压力量表[29]。马超、凌文辁(2004)编制了国有企业员工心理压力问题问卷[30]。封丹珺、石林(2005)编制了公务员工作压力源问卷[31]。上述量表的信度和效度都满足要求,具有实用价值,为国内工作压力的测量提供了可选用工具。通过文献综述可以看到,国外对于工作压力的研究已有一个多世纪,国外工作压力及压力管理的研究已经基本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体系,而且也运用理论工具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为我国进行工作压力问题的探讨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指导作用。在我国,虽然工作压力方面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近年来研究者结合自己的具体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的社会文化背景,经济发展水平,企业层面的管理方式等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因此应加强压力理论方面的研究,有选择性的借鉴西方压力理论,依据我国组织和员工的特点和实际,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工作压力及压力管理理论,以便科学有序地开展工作压力的研究工作。【参考文献】–珺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