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虚词18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熟记虚词18个的常见用法。二、熟记例句,比较用法异同。18个文言虚词之、其、而、则、乃、以、于、为、因、乎、也、且、者、焉、所、何、若、与、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1.之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如: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三)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六)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如:填然鼓之(《寡人之于国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如:蚓无爪牙之利(《劝学》)3.用作动词,往,到......去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五人墓碑记》)例、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奸吏成其私,然无所惩艾秦有余力而制其弊B.以三公之府有案吏之名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C.因至公车刺取,知虏入云中、代郡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D.召丞相、御史,问以虏所入郡吏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2005年高考文言文阅读(全国3)8.B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常用在名词之前,表示领属性关系,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相当于“他、她、它(们)。”如: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其:他们的。)如:杳不知其所之也。(其:它们)2.其(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四)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怀其璧。(其:那块)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如: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六)指示代词,表近指。指示人、事、物,相当于“这”之类的词。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3.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表选择,可译为“是……还是……”。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逍遥游》如: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表婉商。)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一)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二)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三)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劝学》)(四)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五)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而吾蛇尚存,则驰然而卧。(《捕蛇者说》)(六)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3.而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通“尔”,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如: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如: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与“而”有关的几个词语1、而况——何况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2、而已——罢了3、而已——才,方才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陈情表》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一)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如: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二)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如: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4.则(三)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如: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四)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如: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东门之》)4.则2.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1.用作副词。(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译为于是、就。如:良乃入,具告沛公。(2)才、这才。如:度我至军中,公乃入。(3)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译为竟然、却、反而如: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4)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如: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5.乃2.用作代词。(1)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如: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3.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如: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报任安书》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秋声赋》5.乃“乃”的几个固定词语1、【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2、【乃尔】译为“这样”。如: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如: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五人墓碑记》)(2)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如: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6.以(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如: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5)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如:(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2)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3)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来”“用来”“以致”等。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如: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3.动词,以为,认为。如:皆以美于徐公。4、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如: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五人墓碑记》)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报任安书》)5、【固定词组】以是、是以、以为、无以、何以。1、“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1)在,从,到如:乃设九宾礼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2)“在……方面”、“在……中”如: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7.于(3)由于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4)向、对、对于(5)与、跟、同(6)表时间(7)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如:良曰:“长于臣。”(《鸿门宴》)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如: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汉也这样用。如: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二)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如: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8.为一、动词(实词)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2、以为,认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3、判断词,是。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二、介词1.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如: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如: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公为我献之。(《鸿门宴》)(三)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如: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四)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五)表示被动关系。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如: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9.因一、介词1.趁机不如因而厚遇之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2.凭借因人之力而蔽之,不仁3.通过,经由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4.依照,根

1 / 6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