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DIS实验研究加速度与力和速度的关系【实验器材】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等),带滑轮的轨道,小车,钩码,小车配种片,电子天平等。【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小车的质量。②测钩码的重力(作为对小车的拉力)③在轨道上放置小车并安装传感器,连接电路,将细线连接小车,跨过滑轮系住小钩码,释放小车测定加速度。④将上述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⑤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钩码的大小重复实验。⑥处理实验数据(包括在图1中画图像),归纳得出结论。a/m·s-2F/N⑦保持钩码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加配重片)重复实验。⑧处理数据,在图2中画出a—m图像,并在图2中通过新设置变量,使图像成为一条直线,归纳得出结论。a/m·s-2m/kg【实验注意事项】①轨道尽量水平,实验之前要平衡摩擦力。方法是将长木板不带定滑轮的一端垫起,而垫起的位置要恰当,使小车在不挂钩码时,能在轨道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原理是用重力的分量平衡摩擦力,在位置确定以后,不能再更换倾角。②该实验中系统的加速度a=mgM+m,对小车而言,细绳的拉力为T提供合外力:a=FM=TM;T=MM+mmg;要使T=mg,必须满足的条件是:Mm,只有这样,才能使牵引小车的牵引力近似等于砂及砂桶的重力。【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①a-F图像中,a=1M+mmg,当m增加时,1M+m减少,故图像向下弯曲;a-1M图像中,a=(MM+mmg)1M,以1M为自变量,当1M增加时,MM+mmg减少,故图像向下弯曲,只有当Mm时,两图像近似于直线,否则两图像最后都会趋近于重力加速度g的值。②a-F图像过原点时,表明平衡摩擦力合适,如图①;图像与a轴截距为正数时,表明F=0时,小车就有加速度a=a0,即长木板的倾角过大,如图②;图像与水平轴相交时,表明小车加上拉力F=F0时,其加速度a=0,即长木板的倾角过小或没有平衡摩擦力,如图③。③a-1M图像过原点时,表明平衡摩擦力合适,如图①;图像与a轴截距为正数时,表明1M=0、M→∞时,小车还有加速度a=a0,即长木板的倾角过大,如图②;图像与水平轴相交时,表明小车加上拉力F时,其加速度a=0,即长木板的倾角过小或没有平衡摩擦力,如图③。经典例题题型1误差分析和图像分析例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在研究加速度a与小车的质量M的关系时,由于没有注意始终满足Mm的条件,结果得到的图象应是下图中的()答案:D。随着1/M增大,小车质量在减小,因此小车质量不再满足远大于砂和小砂桶的质量,加速度不可能一直均匀增大,加速度的增大幅度将逐渐减小,最后趋近与定值g,故ABC错误,D正确。题型2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例2在用DIS研究加速度与作用力的关系时:(1)请按实验的顺序填写下列步骤:。①用天平测小车的质量.②处理实验数据(包括画图像),归纳得出结论.③将上述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④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钩码的大小重复实验.⑤在轨道上放置小车并安装传感器,连接线路,将细线连接小车,跨过滑轮系住小钩码,释放小车测定加速度.⑥测量钩码的重力(作为对小车的拉力).⑦保持钩码的大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重复实验.(2)在本实验的a-F图像中,若图线不过原点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答案:(1)①⑥⑤④③②,(2)有摩擦力或轨道倾斜过大。题型3实验数据处理和设计实验例3如图所示,探究光滑斜面上物体下滑的加速度与物体质量及斜面倾角有无关系,若有得出定性结论.提供器材有:A.光滑木板,长度为LB.小车,质量为MC.钩码若干个,每个质量为mD.长方体木块(垫木板用)E.米尺F.秒表(1)实验过程:第一步:在斜面倾角不变时,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aFoa0F0①②③aMoa0①②③1M01a1/MoAa1/MoBa1/MoCa1/MoD实验中,通过向小车放入钩码来改变物体质量,只要测出小车由顶点滑至底端用时t,就可以由公式求出a,则a=___________,某同学记录了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以上信息,在误差范围内,我们发现质量改变之后平均用时(填改变或不改变),经过分析你得出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为。第二步:在物体质量不变时,探究加速度与倾角的关系:实验中通过改变长方体木块与木板相对位置来改变倾角,因为没有量角器,我们可以测量出木板顶端到水平面高度h,那么倾角的正弦值sinα=h/L.某同学记录下h和加速度如下:先在如图的图像中通过选定适当的坐标轴后并描点作图,后由图线可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进一步分析可知光滑斜面上物体下滑的加速度与倾角的关系为。(2)本实验所采用的探究方法是。答案:(1)第一步:2L/t2,不改变,在倾角不变的条件下,a与m无关。第二步:作图略,9.75-9.78m/s2,a=Ksinα(或文字表述也可)(2)控制变量法专题二:用DIS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一、用DIS研究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实验原理】将实验装置中的光电门传感器接入数据采集器,测定摆锤在某一位置的瞬时速度,分别测定摆锤在摆动过程中任意时刻的动能和势能,研究机械能的总量有什么特点。【实验步骤】实验1观察由同一位置释放的摆锤,当摆线长度不同时,摆锤上升的最大高度。实验时先卸下“定位挡片”,将摆锤置于A点,释放摆锤,观察它摆到左边最高点时的位置,看这个高度与A点位置是否相同装上定位挡片并置于P点位置,它对摆绳有阻挡作用。再次释放摆锤,记下摆锤向左摆起的最大高度。依次将定位挡片下移至Q、R等位置,重复上述实验。(能摆到相同高度,说明此时机械能守恒)实验2安装传感器,开启软件。测瞬时速度,从而求得摆锤的动能和重力势能。测量摆锤的直径Δs及其质量m。把光电门传感器放在标尺盘最底端的D点,并以此作为零势能点。摆锤置于A点,点击“开始记录”,同时释放摆锤,摆锤通过D点的速度将自动记录在表格的对应处。计算D点的势能、动能和机械能。依次将光电门传感器放在标尺盘的C、B点,重复实验,得到相应的数据。比较上述实验结果中各位置的机械能,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可看出动能和势能的和为一定值。【注意事项】1.实验中A、B、C、D四点高度为0.150m、0.100m、0.050m、0.000m,已由计算机默认,不必输入2.摆锤每次均从A点无初速释放,A点位置不能移动。3.光电门传感器定位的顺序是D、C、B,不能颠倒,且光电门传感器定位要正确。4.摆线不易伸长的线,如单根尼龙丝、胡琴丝或蜡线。且摆锤在A点静止时摆线不能松驰【误差分析】1.空气阻力使摆锤的机械能有所减少2.A、B、C、D四点定位有误差,使高度的值有误差,引起测得的重力势能有误差3.摆线在D、C、B位置均有不同程度的伸长量典型例题题型1实验步骤和内容1.在学生实验“用DIS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中,为了研究势能与动能转化时的规律,需要按正确的实验步骤来完成.(1)请按正确的实验顺序填写下列步骤:________.①开启电源,运行DIS应用软件,点击实验条目中的“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软件界面.②卸下“定位挡片”和“小标尺盘”,安装光电门传感器并接入数据采集器.③摆锤置于A点,点击“开始记录”,同时释放摆锤,摆锤通过D点的速度将自动记录在表格的对应处.④把光电门传感器放在大标尺盘最底端约D点,并以此作为零势能点.A、B、C点相对于D点的高度已事先输入,作为计算机的默认值.⑤点击“数据计算”,计算D点的势能、动能和机械能.⑥依次将光电门传感器放在标尺盘的C、B点,重复实验,得到相应的数据.(2)在实验过程中,是否有重要的实验步骤遗漏?若有,请写出该步骤的内容:答案:(1)卸下“定位挡片”和“小标尺盘”,安装光电门传感器,用来采集数据;再开启电源,运行软件;确定零势能点,然后输入相应的高度;开始点击“开始记录”,同时释放摆锤;更换光电门位置,重复实验;最后点击“数据计算”,计算D点的势能、动能和机械能.(2)根据实验原理可知,减小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增加.还需要测量摆锺的直径△d其质量m故答案为:②①④③⑥⑤有,测量摆锺的直径△d其质量m,并将数据输入软件界面内.题型2测固体的密度实验注意事项和误差分析2.用DIS实验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用光电门测定摆锤在某一位置的瞬时速度,从而求得摆锤在该位置的动能,同时输入摆锤的高度(实验中A、B、C、D四点高度为0.150m、0.100m、0.050m、0.000m)求得摆锤在该位置的重力势能,进而研究势能与动能转化的规律。(1)实验时,摆锤从A点释放,把D点作为零势点,光电门应分别放在点,以便分别测出小球经过这些点的速度。(2)实验中光电门在某点测到的速度用v表示,与零势能点的高度用H表示,在误差范围内各点均能满足关系式,则可以说明摆锤摆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3)(多选)实验测得D点的速度偏小,造成这个误差的原因可能是()A、摆锤释放的位置高于A点B、摆锤释放的位置在AB之间C、摆锤在A点没有静止释放D、光电门没有放在D点(1)B、C、D(2)v2=2gH(3)(BD)答案:(1)光电门应分别放在B、C、D点,以便分别测出小球经过这些点的速度。通过计算这三点的速度,得出动能,然后再测量出高度,从而研究势能与动能转化的规律(2)根据机械能守恒可得221mvmgh,故ghv22,在误差范围之内,满足此式子,则可说明锤摆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3)摆锤释放的位置高于A点,则速度偏大,A错误;摆锤释放的位置在AB之间,速度偏小,B正确,在A点有初速度释放,则到D的速度比静止从A点释放的速度大,C错误,光电门摆放到CD之间时,速度偏小,D正确,故选BD点评:验证机械能守恒的方法很多,但是其原理是一样的,因此明确实验原理是解决实验的关键.(1)D;BCD(2)BD题型三:实验数据处理和新型设计实验3.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弧形轨道末端水平,离地面的高度为H.将钢球从轨道的不同高度h处静止释放,钢球的落点距轨道末端的水平距离为s.(1)若轨道完全光滑,s2与h的理论关系应满足s2=(用H、h表示).(2)该同学经实验测量得到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h(10-1m)2.003.004.005.006.00hHss2(10-1m2)2.623.895.206.537.78请在坐标纸上作出s2-h关系图.(3)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得到的s2-h关系图线(图中已画出),自同一高度静止释放的钢球,水平抛出的速率(填“小于”或“大于”)理论值.(4)从s2-h关系图线中分析得出钢球水平抛出的速率差十分显著,你认为造成上述偏差的可能原因是答案:(1)4Hh(2)(3)小于(4)摩擦,转动(回答任一即可)专题三:用DIS研究等温变化一、用DIS研究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实验目的】探究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与体积之间的关系。【实验器材】DIS(压强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等)、注射器。【实验步骤】(1)将压强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器相连。(2)开启电源,运行DIS应用软件,点击实验条目中的“研究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气体的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出现相应软件界面如图所示。气体压强与体积关系曲线气体压强与体积倒数关系曲线(3)点击“开始记录”,观察压强传感器所测得的大气压强值。(4)将注射器的活塞置于初始位置(如15cm处),并与压强传感器探测口连接。(5)在数据表格中输入活塞初始位置所对应的气体体积值。点击“记录数据”,记录此刻针筒中密闭气体的压强值。(6)连续改变注射器活塞的位置使气体体积发生变化,将变化后的体积输入到表格中,同时记录该体积所对应的压强值,获得多组压强数据。(7)点击“p-V绘图”,计算机根据数据点绘出“压强—体积”关系图线。点击“p-1V绘图”计算机绘出“压强—体积的倒数”关系图线。【数据处理】请在图表中记录压强和体积的数据,并描绘出p和V以及p与1V的关系图。次数压强p/kPa体积V/cm3【实验结论】【注意事项】(1)不能用手握住注射器;实验时缓慢推拉注射器的活塞;等压强值稳定后再记录。(2)活塞涂润滑油防止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