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一词,始于清末,是中国一切传统学问的总称,举凡经学、史学、子学、文学均在其中,体大思精,湛深博大,凝聚着先民的生活经验和民族特有的智慧。国学与西学是相对的。西学,泛指西洋的学术。鸦片战争以后,西洋学术输入中国,从此就有国学、西学的名称相对而存在。晚清张之洞崇尚洋务,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即“国学”。张之洞国学范围很广,清乾隆年间,姚鼐将中国学问分为义理之学、考据之学、词章之学。同治年间,曾国藩更主张增添经世之学(又名经济之学)。姚鼐曾国藩20世纪初,科举废除,新学堂建立,源自西方的“七科之学”代替了中国传统的“四部之学”,所谓“国学”成为专家之学,在新文化运动的斗争中逐渐趋于消歇。1949年之前较有影响的国学论著有章太炎《国故论衡》、《国学讲演录》、钱穆《国学概论》等。章太炎钱穆建国后,尤其是文革时期,以儒学为核心的国学,被视为反动文化的一部分,惨遭破坏。1980年代,国门再次打开,中国传统文化站在了象征着现代文明的西方文化的对立一端,被批判的同时,亦开始被重新反思,寻根意识悄然觉醒。1990年代,经历过政治风波的中国,市场经济全面发展,文化上逐渐偏离西化道路,趋于多元化,有了所谓的“国学复兴”,迄于今日,愈演愈烈。网络、电视等传媒的介入,国学班等民间团体的出现,使国学热在今日中国遍地开花,泥沙俱下,褒贬不一。《大学》主要内容《大学》基本知识介绍《大学》内容分析《大学》的现代解读●“三禮”總論(二)“礼”本指祭祀鬼神时的一种仪式,后遂引申作社会上一切礼仪的通称。实际上,它不只是一种礼仪,体现一种节制,它还包括了等级身份、地位、关系亲疏在内,在某种意义上,它是消除破坏社会秩序的动力的积极法则。●“三禮”總論(一)“三礼”是《周礼》、《仪礼》、《礼记》三部经书的统称,是记载中国传统礼仪最古老的经典。其中,《周礼》记载法制,《仪礼》记载仪式,《礼记》是《仪礼》的辅助。“礼”的目的是要以正君臣、正父子、正兄弟、和夫妇,以实现建立相对稳定和谐的社会的理想。●《周禮》(一)《周礼》,本名《周官》,亦称《周官经》、《周官礼》,或尊称为《礼经》。其作者争议较大,有周公作、刘歆作等说法。其成书年代历代有争议,今一般认定为春秋战国时代。●《周禮》(二)《周礼》主要记载古代百官执掌的具体事项。全书共六篇,分六官,配以天、地、春、夏、秋、冬四时,即天官冢宰,掌治百官;地官司徒,掌管教育;春官宗伯,掌管宗教、文化;夏官司马,掌政治军事;秋官司寇,掌刑罚;冬官司马,掌工程、水利。其中冬官已佚,以《考工记》补之。通过此书,可以推知古代的官制、工农业状况,为研究先秦政治、社会情况提供史料。它是一部重要的政治制度典籍。●《儀禮》(一)《仪礼》记载中国古代典礼仪节的具体事项,简称《礼》,亦称《礼经》、《礼古经》、《士礼》。它可以说是宗教仪式和风俗习惯的混合物。《仪礼》之名始于晋代。今传本十七篇,主要记载冠礼、婚礼、丧礼、祭祀、朝聘、乡射等传统礼仪的内容和程式,其实施的对象一般限定为士。●冠礼与射礼●婚礼、祭礼与丧礼●《禮記》(一)《礼记》,有时也称“记”。书中《曲礼》、《丧服》、《祭义》等可以和《仪礼》有关篇目互相印证,所以,一般认为它是《仪礼》的“传”,记载古代各种有关礼仪,它以更具体的方式叙述“礼”的功用、变化以及成因,说明了“礼”俗的意义,以及社交的种种细节。●《禮記》(二)《礼记》共有一百三十一篇。其中戴德辑八十五篇,世称《大戴礼记》,今存三十九篇;戴圣辑有四十九篇,称为《小戴礼记》。现今通行《礼记》,即《小戴礼记》。●《禮記》(三)这四十九篇内容相当丰富,一部分是《仪礼》各篇的“记”,如《冠义》、《昏义》以下六篇,即解说《仪礼》冠礼、婚礼各篇;有关祭法的近二十篇,也是解说《仪礼》相应篇章的;而《奔丧》、《投壶》则是《仪礼》所失收的古代典礼仪节文件。●《禮記》(四)书中还有一些广泛论说礼意、阐释制度、宣扬儒家理想的篇章,其中《礼运》、《乐记》、《学记》等直接录自儒家旧籍。此外,还有录自诸子的《月令》等篇,及汉代儒生追述周代制度的《王制》篇等。它对先秦政教礼俗有较多的记载,提供了研究秦汉儒家学术思想的丰富资料。●《禮記》(五)唐孔颖达撰《礼记正义》七十卷,南宋时和郑玄注合刻为《礼记注疏》六十三卷。宋代理学家选出其中《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合称“四书”。推荐阅读:王文锦《礼记译解》,中华书局,2001。●四书《四书集注》是朱熹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所作的注。是朱熹哲学思想的重要代表作,也是中国宋明理学的权威性著作。该书既注重文字诠释,更着重于义理的阐发,是以义理解经的代表作。《四书集注》为宋、元、明、清科举法定课本,影响极其深远。一、《大学》基本知识介绍1、作者《大学》的作者和成书年代,学术史上一直存有争论。旧说是曾参所作,也有人认为可能出自战国晚期荀子一派儒者之手,还有人认为出自于秦汉时期儒家修订的作品,这一点还是比较可靠的。《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实际上,这部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3、基本情况全文分为“经”和“传”两个部分,其中“经”一章,是孔子的原话,由孔子的学生曾子纪录,是《大学》全文的提要,也是全文的纲领;“传”十章,是曾子对“经”的理解和阐述,由曾子的学生纪录。全文言简意赅,纲目明晰,教义深刻,名冠四书之首,是中国古代阐释道德文化和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4、时代背景:《大学》成书的年代,正是仁治演变为“智治为主、刑治为辅”管理社会模式逐步形成的年代,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大学》就诞生在这个时代。所以《大学》里重在强调道德,这是在当时的离道失德、丧仁弃义、礼德也无法维持的时候,一批有识之士,分析了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现象,提出来的一个教育方案。“大学之道”,就是教人知书达礼。这个“知书达礼”,不是人们粗浅的那种认识,而是一种更深刻、更广泛的“知书达礼”。二、《大学》内容分析《大学》就是“大人之学”。“大人”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成年之人,可以在社会上立足,因此需要知书明理,通晓人生之道;二是指充实而有光辉的伟大人格,可以在社会上表现道德芳表,修己治人,风动草偃,以平天下为最高目标。这两种含义并不冲突,却有先后顺序。所以《大学》主张:“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分“经”一章,“传”十章。“经”是基本的观点,“传”则是都对于“经”的解释、阐述。全书融伦理、哲学与政治于一体,着重阐述了个人修养与社会政治的关系,提出了宋儒称作“三纲”和“八目”的理论思想。三纲和八目是儒家实现“内圣外王”的根本方法。“内圣”意即“内求于己”,也就是“八条目”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外王”表示“外用于世”,指的是“八条目”中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正是表达了“内圣外王”的精义所在。其主要的思想源自于《大学》的经。课文结构:三个层面。一个是大学之道,一个是怎么做,最后是总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人们光明的德性,在于教育人们亲爱人民,在于使人们达到至善的目标。知道应该达到的目标,然后才能有确定的志向,有了确定的志向,然后才能心静,心静然后才能神安,神安然后才能周详的思虑,思虑周详然后才能处事得宜。凡物都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始有终。知道事物的先后次序,就接近大道了。)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古代有想要彰明光明德性于天下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整顿好自己的家庭;想要整顿好自己的家庭,先要修养自身;想要修养自身,先要端正自心;想要端正自心,先要诚实自己的意念;想要诚实自己的意念,先要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就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推究了事物的原理才能得到真知,得到真知然后才能意念诚实,意念诚实然后才能心正,心正然后才能提高自身修养,提高了自身修养然后才能整顿好家庭,家庭整顿好了然后才能治理好国家,国家治理好了然后才能使天下太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1、《大学》是如此指出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明德是任何人都禀受于天,至灵而不污染的本性,它能够与天地相沟通。“明明德”是肯定人类与生具有灵明的德性,现在要加以彰明,使之自觉。人之行善避恶,并非社会规范所外加的义务,却有内在本然的基础。道德实践的价值是由内而发的,人性是向善的。亲民是在明晓自身本性的善德之后,帮助其他人去除污染心灵的东西,使他们同样能够达到与自己同样心灵纯洁的境界。觉悟“明明德”此一天生能力之后,就须“亲民”,亲者新也,日新又新,使自己无时无刻不在行善之途上前进。人生的一切变化生灭,唯有在遵循内心向善的要求、日新其德方面,可以永远做个新人。至善是指心灵获得最大程度的自由,达到自然与事物发展相统一的境界。“明明德”和“亲民”的一切方向是“止于至善”。以“止于至善”为方向或目标,等于是永无止境的期许。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一旦人们进入这个真善美的至高境界,他的心将不再作外在的追求(定),内心变得安宁,和谐(静、安),然后就能周详思虑,从而达到认识事物的根本。2、“八纲领”是《大学》所说的修养方法,它是有顺序的,相互为条件的序列。每一个条目,都以前一个条目为条件,而它们本身都是以“修身”为根本,前四条是“修身”的方法,后四条是“修身”的必然社会结果。《大学》是如此论述“八条目”的:“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奇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格物,就是要求人们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即物穷理,增长见识。在读书中求知,在实践中求知,而后明辩事物,尽事物之理。致知,就是求为真知。从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如一面镜子,本来全体通明,只被事物昏蔽,暗淡不清,现在逐渐擦去灰尘,使恢复光明,有了真知。所谓知,指道德意识而言,知既至,则能明是非、善恶之辨,闻见所及,胸中了然。物格而后知至。诚意,就是要意念诚实。知既尽,则意可得而实,发于心之自然,非有所矫饰,自然能做到不欺人,亦不自欺,严格要求自己,修养德性,知至而后意诚。正心,就是要除去各种不安的情绪,不为物欲所蔽,保持心灵的安静。意不自欺,则心之本体,物不能动,而无不正。心得其正,则公正诚明,不涉感情,无所偏倚。故意诚而后心正。修身,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只有自身的品德端正,无偏见,无邪念,才能为人民所拥护。修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功夫的落脚点,又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始发点。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齐家,就是要整齐好自己的家庭,只有教育好自己的家庭成员,才能教化人民。治国,就是要为政以德,实行德治,布仁政于国中。君主要像保护初生的小孩那样保护人民,以至善之德教化人民,使人民除旧布新,日新又新。统治者要使仁、敬、孝、慈、信的仁爱之风充满全国,国治而后天下平。平天下,就是要布仁政于天下,使天下太平。平天下最重要的是要求君主具有“洁矩之道”,即以度己之心度人的高尚崇高品质,作为人民的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