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浙江万里学院肖萍通论“词汇篇”第一节古今词义的异同第二节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第一节古今词义的异同一、古今词义异同的基本情况二、古今词义发展变化的类型与方式三、词义发展的历史性与地区性四、辨析古今词义异同时应注意的问题五、关于同义词辨析六、掌握词的古义的手段一、古今词义异同的基本情况(一)古今词义基本相同(二)古今词义完全不同(三)古今词义有同有异(一)古今词义基本相同主要表现在基本词汇上,如自然现象的名称、亲属的称谓、肢体的名称等。象“天地人、马牛羊、日月星辰、风雨雹(báo)霜、父母兄弟、心耳手口、东南西北、上下大小、轻重长短”等等。(二)古今词义完全不同“豆”,在古代汉语里指一种高脚的盘子,是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皿;现在“豆”指一种植物,古今词义之间没有任何联系。“绸”,在古代是“缠绕”的意思;现在“绸”作“绸缎”的“绸”,跟古义没有联系。“该”,古代是“完备”的意思,现在“该”表示“应该”的意思。(三)古今词义有同有异“怜”,古今都有可怜的意思,但是古代还有“爱”的意思。如:《史记·项羽本纪》“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售”,古今都有卖东西的意思,但是“售”在古代强调的是卖的结果,即把东西卖出去,卖掉。《晏子春秋》:“而酒酸不售。”意思是直到酒味变酸了也卖不掉。而今天“售”指卖的行为。续上页“睡”,古今都有睡的意思但是它在古代专指打瞌睡。如:《战国策·苏秦连横约从》:“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现在则泛指所有的睡觉。“劝”,在古代表示对人的鼓励、劝勉。如《鞌之战》:“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即以此来鼓励事奉国君的人。又如“劝学”、“劝农”都是鼓励的意思。但是人们常会从现代语感出发,把“劝”简单地理解成劝说(劝解)。续上页“敌”,在古代是匹敌、相对等的意思。《左传》有“凡公女嫁于敌国”的说法。意思是国君的女儿嫁到大小对等的诸侯国去(即门当户对的意思)。但是人们从许多语感出发,会把“敌国”误解为敌对的国家。由于古今义有联系,有相同的方面,我们往往忽略了不同的方面。二、古今词义发展变化的类型与方式(一)词义范围的差异(二)词的感情色彩的变化(三)词义使用范围的变化(一)词义范围的差异1、词义的扩大2、词义的缩小3、词义的转移1、词义的扩大“菜”,古代专指蔬菜,现在既可以指蔬菜,又可以指肉类、蛋类等副食品,与“饭”相对。“皮”,古代专指带毛的兽皮,人的皮肤称“肤”,《诗经·卫风·硕人》:“肤如凝脂。”今指物体表层,去毛的兽皮可以称“皮”,如“皮鞋”、“皮夹克”之类,人的皮肤也可以称“皮”,如皮科、植皮等。“响”,古代的意思是回声,后来的意思泛指一切声音。续上页“色”,古代的是脸色,后来的意思指颜色、色彩。“脸”,古代指目下颊上,今指面部。“焚”,《说文》:“烧田也。”本义是放火烧山林进行围猎(“田”的意思是田猎,后来写作“畋”)。《左传·子产说范宣子轻币》:“象有齿以焚其身。”意思是大象因为有价值昂贵的象牙,因而导致自身遭受围猎。又如《孟子·许行》:“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后来“焚”的意义范围扩大,泛指一切焚烧。2、词义的缩小“宫”,在上古时代泛指所有的房屋。后来“宫”只能指帝王居住的宫殿,现在指某些文化娱乐场所。。“瓦”,古代泛指烧制的各种陶器,古人称人家生女孩叫弄瓦之喜,这个瓦是指纺锤;现在“瓦”主要指盖屋顶用的一种建筑材料。“金”,在古代本是所有金属的总称,《说文》里的一些释义可以证明:“银,白金。”“铜,赤金。”“铁,黑金。”等等。汉代以后,“金”专指黄金。续上页“亲戚”,在古代指自己家庭的所有成员以及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外亲,《大戴礼记·曾子疾病》:“亲戚既殁,虽欲孝,谁孝?”意思是说,父母亡故之后,即使想尽孝,又去向谁尽孝呢?后来“亲戚”不能指自己家庭的成员,只能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血缘关系的人。“丈人”,在古代是对老者的尊称。《论语·子路从而后》:“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现代“丈人”专指妻子的父亲,即岳父。“臭”,古代指气味,现在指臭味。3、词义的转移“暂”,在汉代以前是突然、一下子的意思,汉代以后表示不久、短暂的意思,到了现代汉语里,“暂”表示暂时。从古至今,“暂”的词义范围发生了两次变化,这三个意义之间既不是词义的扩大又不属于词义的缩小,而且三个意义都是表示时间范畴,相互之间有联系,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转移。“汤”,在古代表示热水,到现代汉语里表示菜汤、米汤,古今词义所指称的对象不同,但是古今词义之间有联系,属于词义的转移。续上页“脚”,在古代指小腿,《说文》:“脚,胫也。”《庄子·徐无鬼》:“乳间股脚。”“股脚”即大腿和小腿。中古以后,“脚”开始指踝骨以下的部分,并在口语中逐渐替代了“足”,我们说“脚”的词义发生了转移。“走”,本来指跑,如《山海经》“夸父与日逐走。”后来指步行,行走。续上页“坟”,本义是指大土堆,后来引申出两个意思,一是指河堤,如《楚辞·九章·哀郢》:“登大坟以远望兮。”意思是说,登上江边的大堤向远方眺望。《诗经·周南·汝坟》:“遵彼汝坟。”意思是沿着那汝水边的大堤走。二是指在墓上堆土,如《礼记·檀弓上》:“古者墓而不坟。”又《史记·文帝纪》:“不治坟,欲为省。”本来堆土只是作为一种标记,后来成为惯例,“坟”就发展出“坟墓”的意思。《说文》:“坟,墓也。”续上页“兵”,本来指兵器,如《郑伯克段于鄢》:“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后来指拿兵器的人即士兵,再由士兵的意义引申为军队、战争。词义发生了转换。词义发生了转换。“狱”,本来指案件,如《曹刿论战》:“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后来指监狱。“领”,古代指脖子,今指领子。“忙”,古代指心中烦乱,今指工作多。小结要求掌握词义演变的这三种主要方式,并能够运用这三种方式去分析说明具体的语言材料。请看下面的例子:理:治玉→治理(扩大)官:官府→官员(转移)替:废弃、衰微→代替(转移)玺:印章→皇帝的印章(缩小)(二)词的感情色彩的变化1、褒贬不同2、轻重不同1、褒贬不同(1)古义褒今义贬的:复辟——古:恢复君位。今:泛指被推翻的反动统治者恢复原来的制度或地位。爪牙——古:得力助手。今:坏人的帮凶。吹嘘——古:替人宣扬、称扬。今:说大话,并且含贬义。(2)古义贬今义褒的:锻炼——古:玩弄法律进行诬陷。今:使身体强壮,使思想提高。续上页(3)古义中性今义贬的:谣言——古:指民间的歌谣谚语。《搜神记》:“长安中谣言曰:‘见乞儿,与美酒,以免破屋之咎。’”今:流传的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下流——古:地位或处境低下。《报任安书》:“下流多谤议。”《报孙会宗书》:“下流之人,众毁所归。”今:品德恶劣。谤——古:批评议论。今:诽谤,毁谤。背后无中生有地说别人的坏话。(4)古义中性今义褒的:客——古:外地人。今:宾客。2、轻重不同(1)古义轻今义重的:恨——古:遗憾、不满。《司马迁·报任安书》:“而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私恨”即内心私下的遗憾。《汉书·苏武传》:“子为父死亡所恨。”“亡所恨”即没有什么遗憾。今:痛恨、怨恨。诛——古:责备。今:诛杀。续上页(2)古义重今义轻的:怨——古:怨恨、痛恨。《史记·秦本纪》:“缪公之怨此二人入于骨髓。”用“入骨髓”来形容“怨”的程度,可见“怨”在古代的词义比今义要重得多了。《汉书·苏武传》:“闻汉天子甚怨卫律。”用副词“甚”来修饰“怨”,可见怨恨的程度之深。今:埋怨。感激——古:愤激。今:感谢。饿——古:比“饥”重。今:与“饥”同。病——古:比“疾”重。今:与“疾”同。(三)词义使用范围的变化主要是指古代的一些词,到现代汉语里不能单独使用,而成为构词成分,即语素。例如“济”这个词,在古代单独使用,主要有三个义项:〈1〉渡河。〈2〉成功。〈3〉帮助。“济”的这三个意义现在都还使用,不过不是作为独立的词,而是作为语素存在于成语或复合词中,如“同舟共济”(渡河),“济事”(成事,如“人少了不济事。”),“救济”、“杀富济贫”(帮助),等等。三、词义变化的历史性与地区性(一)词义变化的历史性(二)词义变化的地区性四、辨析古今词义异同应注意的问题(一)要在细微的地方多下功夫(二)要注意词义异同的系列性(三)要注意词与概念的对应问题(四)要结合一定的社会历史去分析五、关于同义词辨析(一)从形制用途不同辨析(二)从方式状态不同辨析(三)从事物部位不同辨析(四)从范围大小不同辨析(五)从程度轻重不同辨析(六)从适用对象不同辨析(七)从语法功能不同辨析(八)从感情色彩不同辨析(一)从形制用途不同辨析[环—玦]“环”和“玦”在供人佩带的玉器这个意义上是同义词。但它们的形制和用途却不一样。“环”是平圆中间有孔的佩玉,古人常以“环”暗示“回还”和“复好”;“玦”是环形有缺口的佩玉,古人常用“玦”来象征“决断”或“决裂”。如:绝人以玦,反绝以环。(《荀子·大赂》)/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史记·项羽本纪》)续上页[府—库]“府”和“库”在收藏财物的屋舍这一意义上是同义词,但它们的形状和用途却有区别。“府”是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库房。而“库”却是较大型的收藏兵器和兵车的库房。如:金粟两生,仓府两实,国强。(《商君书·去强》)/焚库无聚,将何以守矣?(《左传·哀公十六年》)续上页[筵—席]“筵”和“席”在地上铺的席子这一意义上是同义词。但“筵”多是竹子编的,形状较大,只铺一层,铺筵的目的是为了与地面隔开,保持清洁。而“席”多是蒲草编的,铺在筵上供人坐卧,形状较小,多为长方形,铺席的目的是为了隔潮,席可以铺几层。如:或斯之筵,或授之几。(《诗经·大难·行苇》)/卧不设席,行不骑乘。(《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二)从方式状态不同辨析[盟—誓]“盟”和“誓”在“发誓”、“立誓”这一意义上是同义词。但“誓”多表示一人的决心和誓言,可以没有什么仪式。而“盟”是“宣誓结盟,多表一方或多方的决心和诺言,立誓结盟要举行仪式,一般是杀牲歃血为盟。如:遂寘姜氏于城颖,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隐公元年》)/秦伯说,与郑人盟。(《左传·僖公三十年》)续上页[侵—袭]“侵”和“袭”在偃旗息鼓地进攻这一意义上是同义词,但进攻的方式不尽相同。“侵”指不宣而战,直接进犯别人的国土。而“袭”是乘人不备,偷偷地进攻,比“侵”更富于秘密性。如: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左传·僖公四年》/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左传·隐公元年》)续上页[坐—跽]“坐”和“跽”在两膝着席而坐这一意义上是同义词。但它们的状态却不一样。“坐”是臀部压在脚后跟上,身体比较松弛和自然。而“跽”是上身挺直,臀部离开脚跟,表示一种恭敬和戒备的姿态。如:席不正不坐。(《论语·乡党》)/项王按剑而跽。(《史记·项羽本纪》)(三)从事物部位不同辨析[牙—齿]“牙”和“齿”作为人的咀嚼器官这一意义是同义词,但它们分布的部位却不相同。“牙”指排列在牙床后部的大牙。而“齿”指排列在唇部的门牙。因而“唇亡齿寒”不能说成“唇亡牙寒”。如:齿牙完坚。(《后汉书·华佗传》)/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虞虢之谓也。(《左传·僖公五年》)续上页[根—本]“根”和“本”在树的根基部分这一意义是同义词,但它们的部位也不相同。“根”一般指树根,是树体埋在地下的部分。“本”有时指树根,但更多的是指树干,是树体挨近地面的根茎部分。如:公族,公室之枝叶也,若去之,则本根无所庇荫矣。(《左传·文公七年》)/乘之而乘其车,系桑本焉。(《左传·成公二年》)续上页[颈—项]“颈”和“项”都有“脖子”的意思,但它们所指的部位却有区别。“颈”指脖子的前部。而“项”则指脖子的后部。如:使罪人三行属剑于颈而辞。(《左传·定公十四年》)/案灌夫项,令谢。(《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四)从范围大小不同辨析[法—律]“法”和“律”都有“法令”、“法律”的意思,是同义词。但它们词义所概括的范围却有大小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