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讲心理语言学心理语言学(Psycholinguistics):交叉学科语言心理学(ThepsychologyofLanguage)主要内容语言理解语言产生语言习得语言理解言语知觉词汇识别语句理解篇章理解言语知觉语言理解的第一步研究听者如何从连续的、变化的声学信号中感知各种语言学单元,特别是音素语音的声学线索音位缺少不变(invariant)的声学线索缺少线性排列协同发音几个理论言语知觉的动觉理论(motortheory)(Liberman,1967)言语知觉的目标是讲话者的发音gesture,即表征在脑中的一致的动作命令。感知言语,就是感知讲话者的意图的gesture。基于听觉机制的言语知觉理论言语声音的感知与一般的听觉和知觉学习的机制相同,听者可以从声学信号中恢复言语信息,不需要gesture知觉的中介。研究的焦点对音位的恒常的声学线索的搜索言语知觉的心理机制言语知觉的神经机制辅音发音部位线索言语知觉的脑机制Hickok&Poeppel(2004)一些言语知觉范式(现象)范畴知觉选择性适应任务McGurk效应:听觉/pa/,视觉/ka/,知觉/ta/Duplex知觉范畴知觉物理刺激连续变化,对应的知觉表现出范畴性变化材料:最小的语音范畴对比词汇识别听觉词汇识别(spokenwordrecognition)视觉词汇识别(visualwordrecognition)听觉词汇识别Cohort模型(Marlsen-Wilson,1987)第一个阶段,对输入信息进行听觉语音分析,激活一群可供选择的单词,即初始词群;第二阶段,当语音信息继续,仍然符合语音输入的词的激活水平增加,而不符合语音输入的词的激活水平下降,直到选中群中的一个词;最后,把选中的词整合到当前语义和句法情境中。跨通道语义启动范式首先通过耳机给被试呈现语音信息,在耳机中语音消失的瞬间,计算机屏幕上会出现一个刺激,要求被试对视觉刺激进行词汇判断。给被试呈现的听觉刺激有两种,片段语音信息(如/kpt/)和整词信息(如captain),片段语音信息/kpt/与captain、captive等有语音联系,而captain、captive又分别和ship、guard有语义联系。结果发现,当给被试听觉呈现片段信息——/kpt/时,在对随后视觉呈现的ship和guard做词汇判断时,都会有显著的启动效应。而当听觉刺激以整词形式呈现时,只有ship被启动。表明在词汇通达的初期,语义信息已经被激活。Cohort模型强调听觉语言的时序性,认为词首信息在整个识别加工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听觉词汇的识别过程实际上就是自下而上的输入信息与心理词典表征之间的一种精确匹配。视觉词汇识别直通理论(direct-accesshypothesis):词的意义可直接由词形信息获得,语音的提取是词义通达后的附加过程(Taft,1998)。语音中介理论(phonologymediationhypothesis):词义的获得需要先把词形信息转换成语音,由语音激活词的意义,因此语音信息起到一种重要的中介作用(Berent&Perfetti,1995)。双通道理论(dual-accesshypothesis):词形通达词义和由词形通达语音再通达词义的两条通路同时存在,哪条通路起作用取决于词的频率和类型等因素(Coltheart,1978,1980)。研究者一般采用启动范式进行实验验证,采用的实验任务有命名任务、词汇判断任务或者范畴判断任务等。实验中,首先呈现一个启动词(如,beech,mut,badminton),然后呈现目标词(如,nut),要求被试对目标词做出反应:命名、词汇判断或范畴判断。实验者记录目标刺激出现到被试做出反应的时间。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启动词与目标词之间可以安排不同种类、不同强弱程度的联系。例如,启动词可以与目标词语义相关(如,beech),与目标词语音相关(如,mut),无关词(如,badminton)。启动实验中的重要变量——SOA,指从启动刺激开始呈现到目标刺激开始呈现之间的时间间隔。系统变化SOA,可以考察由启动词引起的信息激活向目标词传递过程的时间特性,据此推断启动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加工阶段。研究(Perfetti,1998)表明在词汇通达过程中,语音效应开始出现、语义效应开始出现、语义加工进一步完整的发生时间点分别为57ms、85ms、843ms。汉字识别的情况陈宝国,彭聃龄(2001,2003)•采用基于语义的启动范畴判断作业(要求被试判断目标字是否表示动物名称)和采用基于语音的启动范畴作业(要求被试判断目标字的读音是否为“yi”)进行研究。•实验分别考察了高频、低频汉字的形、音、义激活的相对时间进程。实验项目包括四种类型:形似字对、音同字对、义近字对、无关字对。各种字对中,第一个字为启动字,第二个字为目标字。•实验中,在计算机屏幕中央首先呈现“+”号注视点300ms,然后呈现启动字,呈现时间有四种:43ms、57ms、85ms、145ms。启动字呈现后,立即呈现目标字。此时,要求被试仔细、认真地看目标字,并完成实验任务。•实验结果表明,高频汉字形音义激活的时序为字形—字义—字音,高频汉字的语音是自动激活的,但语音的激活可能发生在字义通达之后,符合直通理论的预期。而低频汉字字形的激活在先,字音和字义的激活同时进行。低频汉字形、音、义激活的这种顺序不受基于语义还是基于语音的实验任务的影响。词汇识别的影响因素词频语法习得年龄熟练程度语句和篇章理解语句理解是在字词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句子的句法、语义以及语境的分析,达到语义理解的过程。言语交谈中充满着大量的歧义句,如“Theyareeatingapples”,只有借助语境,我们才能够明白这句话表达的含义是“这是可以吃的苹果”还是“他们正在吃苹果”。研究者们大都认同语法、语义、语用等知识在正确地理解一个句子时的重要作用。不同的研究者在这些信息起作用的时间点,句法信息和语义、语用信息加工的关系上存在不同的看法。一个关键问题是句法知识首先被加工,还是句法、语义和语用知识同时起作用。模块化理论在句子加工中,句法和语义信息由大脑不同功能性模块或加工器完成。来自词汇加工器的信息同时流向句法加工器和语义加工器,由它们分别加工自下而上输入的句子和语义信息。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相互之间不影响。Frazier等人(1978,1982)提出的“花园路径模型”(thegardenpathmodel)是典型代表。花园路径理论假设,最初的句法分析独立于并早于任何的语义加工。在句子加工早期,句法分析模块首先对句子进行结构分析,然后语义分析模块决定该结构是否有意义。如果语义分析否定句法分析的结果,句法分析模块再一次进行分析,提出另一种句子的结构。交互作用理论在句子理解过程中句法和语义信息交互作用。代表模型是MacDonald和Tanenhaus(1995)提出的制约模型(constraint-satisfactionmodel)。制约模型认为,在对句子进行语法分析的最初阶段,我们就会同时利用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包括句法的、词汇的、语篇的还有非语言信息和情景信息。主要的实验技术和手段包括(余林等,1999):移动视窗(movingwindow)技术:通过计算机逐词或多词呈现的方式进行,被试通过按键使计算机屏幕逐词或多词呈现实验材料,阅读的速度由被试的按键速度所决定,因而又称自定步速的阅读。被试按键时由计算机自动记录下他在各词上的停留时间,以此作为阅读时间来研究被试在阅读加工过程中所遇到的加工困难。跨通道启动(cross-modelpriming)技术:一般是通过耳机听觉呈现刺激材料,然后在句子不同位置由计算机屏幕呈现启动词,并让被试对启动词进行词汇判断或命名,视觉启动词的呈现位置和时间由计算机精确控制,并由其记录下被试对探测词的反应时间和错误率,以此来研究探测词受到句子加工中语义和句法关系制约的情况。眼动技术(eye-movementtechnique):此技术通过专门的眼动仪(eyetracker)来追踪被试在屏幕上的注视点,实验材料由计算机呈现,并通过眼动仪与计算机的连接记录被试在句中各词上的停留时间和回扫、眼跳等资料,通过分析被试在各种控制条件下行为反应上的差异来了解被试的即时加工过程,此种方法接近于自然条件下的阅读状况。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potentials):通过计算机收集和处理大脑加工句子信息时的脑电活动的方法,直接探测人在阅读过程中所引起的脑电变化,以此获得人在加工不同控制条件下句子时的脑电模式来推测句子加工的时间进程。在句子加工中发现了两种相对稳定的脑电波N400与P600。前者是指句中关键词呈现400毫秒后所记录到的一个负的脑电波,它与词汇的语义(特别是主题限制)有关;后者是指在关键词呈现600毫秒后记录到的一个正的脑电波,研究认为它与句子的句法有关。对语言敏感的ERP成分N400:句子语义加工出现的标志;语义违反时会出现ELAN(leftanteriornegativity):150~250ms左右出现,词类违反时会出现P600:与句法加工相关的一个晚期成分,出现在句法关键词之后500~600ms;句法违反,比如短语结构违反能诱发出P600成分。Brink等(2003):使得语义信息的利用先于词法信息的利用,考察此时语义信息与语法信息的相互关系。单词类型违反点出现在语义信息获得之后,即关键单词的后缀决定单词的类型,词干部分已经提供了充足的语义信息。实验材料如下:正确句:Hetvrouwtjeveegdedevloermeteenoudebezemgemaaktvantwijgen./Thewomanwipedthefloorwithanoldbroommadeoftwigs./错误句:Hetvrouwtjeveegdedevloermeteenoudekliederdegemaaktvantwijgen./Thewomanwipedthefloorwithanoldmessedmadeoftwigs./结果:“kliederde”既是语义违反,又是句法违反。但与前人不同的是:单词kliederde只有当听到de时才知道是类型范畴违反的,而知道类型前,语义已经获得。结果发现,在ELAN出现之前,就出现了N400。结论:语义信息的加工不是以句法的早期自动化加工为前提的,它可以即时地与先前的句子语境进行相互作用,支持了交互作用理论。Friederici(2003)对传统的句法优先理论和交互作用理论进行了修改,在整合前两种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句子理解的三阶段模型。在句子理解的最初阶段,主要是基于词汇类别信息的句法建构,这一过程独立于语义加工,具体表现为ELAN成分的出现;句子理解的第二阶段主要是语义层面的加工,表现为N400成分的出现;第三个阶段的加工主要包括对句法的再分析以及对整个句子信息的分析和整合,以P600成分的出现为标志。篇章理解篇章是由句子以及句子间的关系构成的更大的语言单位。篇章理解是在字词、句子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推理、整合等方式获得话语意义的过程,是言语理解的最高级水平。篇章由一个个句子组成,句子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通过前后回指、照应、修辞等语言学手段将句子联结成有意义的语篇。篇章阅读研究探讨读者在阅读文章时所从事的信息加工活动。研究范式包括阅读时间法、开窗法、眼动技术和探测技术等。阅读时间法是将阅读时间作为一个指标,通过分析被试的阅读时间来揭示其理解加工的心理历程。其基本逻辑是阅读时间的长短由文本加工的难易程度决定。开窗口法能够记录被试阅读各部分信息的时间。眼动记录法能够帮助研究者在自然的条件下测量读者对目标信息的加工和精确的时间进程。探测技术,要求被试阅读一系列句子,经过一定时间延迟,尽可能快而准确地判断探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