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勇我国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史记·殷本纪》关于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的记载,以及《诗经》中“十月获稻、为此春酒”和“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诗句等,都表明我国酒之兴起,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了,中国拥有五千年的酒文化。在古人眼里,酒是圣物,中国的饮酒艺术更是庄严的、神圣的,有着一整套远古酒事活动的俗尚和风格。随酿酒业的普遍兴起,酒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用物,也逐渐成为人们思想文化的观照.中国自古便是“礼仪之邦”、“食礼之国”,懂礼、习礼、守礼、重礼的历史,源远流长。饮酒作为一种食的文化,在远古时代就形成了一套礼俗,中国古代饮酒的礼仪大致有“拜、祭、啐、卒爵”四步.无酒不成文,无酒不成乐。天乐地乐,山乐水乐,皆因为有酒。中国酒文化魏晋诗歌中的酒文化建安七子:是汉建安年间(196—220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魏晋主要文学流派:1.建安文学(曹氏父子)2.正始文学(竹林七贤)3.田园诗歌(陶渊明)饮酒是一种雅趣当歌对玉酒,匡坐酌金罍。竹叶三清泛,葡萄百味开。风移兰气入,月逐桂香来。独有刘将阮,忘情寄羽杯。——张正见《对酒》唐代是诗酒并盛的时代酒的“别称”你造吗?清酒叫“醥”,浊酒为“醪”,苦酒作“圣”,红酒作“醍”,白酒当“醙”;未过滤的酒可称绿蚁、浮蚁、椒浆、烧酒、腊酒、壶浆、酒醅和醽醁等;而酿造材料不同,酒名也不同,葡萄酒、菊花酒、黄花酒、桂酒、竹叶春和梨花春等等,不胜枚举。不同的酒有不同的“味”一.宴会亲友,叙团聚之喜悦。二.饯行好友,叹离别之情愁。三.犒飨将士,咏为国捐躯的英雄豪迈。宋词中的“清酒”与“浊酒”一.豪放派词作中的酒是浊酒;婉约派词中的酒则是清酒。二.与唐诗中抒发家国民恨来体现酒文化不同,宋词主要是围绕词人的个人生活而展现酒文化的。诗人与酒的不解之缘酒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关系,有时就同影与形一样不离。诗酒结缘,似乎已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一个传统,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魏晋文学、唐诗和宋词。在历代文人的精神世界里,酒已是他们的精神寄托,是催生文字的酵母。酒与饮酒活动,被文人墨客们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他们斗酒斗诗,诗增添了饮酒之乐趣,而酒则舒扬了诗的精魂,酒文化也由此应运而生。酒文化影响着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中国古典诗词中必然会产生许多与酒有关的美文。阮籍——醉翁之意不在酒据《世说新语·任诞》中记载:“步兵校尉缺,厨中有贮酒数百斛,阮籍乃求为步兵校尉。”为了能喝到酒,不惜辞去了司马氏的幕僚职务,去当个不知名的步兵校尉。由此可知,他着实已痴迷于酒了。阮籍醉酒那些事儿•(阮籍)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瘠骨立,殆致灭性。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仇。•——《晋书•阮籍传》不拘礼法籍嫂尝归宁,籍相见与别。或讥之,籍曰:“礼岂为我设邪!”邻家少妇有美色,当垆沽酒。籍尝诣饮,醉,便卧其侧。籍既不自嫌,其夫察之,亦不疑也。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籍不识其父兄,径往哭之,尽哀而还。其外坦荡而内淳至,皆此类也。——《晋书•阮籍传》拆墙办公醉酒拒亲口哨传情陶渊明——靖节归来酒中寻李白——一醉累月轻王侯《将进酒》、《把酒问月》、《月下独酌》、《金陵凤凰台置酒》、《客中作》《南陵别儿童入京》《金陵酒肆留别》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余光中《寻李白》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力士脱靴史书记载,李白在翰林任职期间,常常沉饮。一日,唐玄宗命他为杨贵妃撰写乐词,醉不醒人事的李太白提笔便成数十章。太宗大悦,见他衣衫破烂,便赐其衣物。太白因醉无法更衣,便使唤皇帝身边的宠宦高力士为其脱靴。高力士自视尊贵,但因皇帝在前,遂应之。酒仙的格言“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看看,大诗人李白为喝酒找到了理论根据,既然天地都爱酒,我李白爱酒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将进酒》南陵别儿童入京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客中作•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白居易——酒逢知己千杯少别号“醉吟先生”南宋方勺在他的《泊宅编》中说“白乐天多乐诗,二千八百首中,饮酒者八百首。”可见白居易也是极爱饮酒的。白乐天晚年也曾写过一篇《醉吟先生传》,传中他以醉吟先生自喻,称自己生性嗜酒,并且喜欢吟诗弹琴,因此结交了不少的酒友、诗客和琴侣。白居易“醉吟先生”的雅号也由此而生。白居易爱酒白居易不仅爱酒,同样爱茶,茶酒经常出现在他的诗歌当中。“举头中酒后,引手索茶时。”“看风小溘三升酒,寒食深炉一碗茶。”酒与茶浸渍于白居易生活中的每一处,对他来说已是必不可少的。白居易诗歌中的酒白乐天经常邀友共饮。“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在一个大雪欲飘的夜晚,炉火掩映着新醅的绿酒,情趣盎然。乐天与友围炉邀饮,深情劝酒,慨然举杯,一饮而尽。“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一醉能解千愁,乐天每饮必期一醉方休。“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边饮美酒,边叙情长,六十多年的坚固友谊,就是这样一点点建立起来的。苏轼—共将诗酒趁流年若说李白装点了半个盛唐,那么纵览两宋三百余年,也有这么一个人,在月下独酌,平川纵横,高台放歌,而这个人,便是苏轼。苏轼是宋代文学的代表,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颇有见地,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然而他一生坎坷,命途多舛,虽于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却在途中病逝于常州。酒痴东坡“见客举杯徐引,则余胸中为之浩浩焉,落落焉,酣适之味,乃过于客,闲居未尝一日无客,客至则未尝不置酒,天下之好饮,亦无在予上者”;喜书前饮酒,“吾酒后乘兴作数十字,觉气拂拂从十指中出也”;爱画先小酌,得黄庭坚题字“东坡老人翰林公,醉时吐出胸中墨”。—书《东皋子传》后东坡词二首望江南超然台作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濠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寄黎眉州苏轼胶西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治经方笑春秋学,好士今无六一贤。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苏轼写酒的诗歌《望江南超然台作》《和柳子玉喜雪次韵仍呈述古》《寄黎眉州》《次韵李公择梅花》《次韵王巩南迁初归二首》《和王胜之三首》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的名作……“持杯摇劝天边月。愿月圆无缺。持杯复更劝花枝。且愿花枝长在、莫离披。持杯月下花前醉。休问荣枯事。此欢能有几人知。对酒逢花不饮、待何时。”谁解其中味?虞美人·持杯遥劝天边月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东坡的坎坷——料峭春风吹酒醒结束语在我国古代诗人中,嗜酒咏酒者不胜枚举,真是诗增酒趣、酒助诗兴,觥筹交错、酒气冲天。正应了李白的一句酒诗:“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诗和酒一样,需要时间来发酵,需要情感来酝酿,当生活需要诗和酒的时候,不妨来他个一醉方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