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社会的继承和发展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时代革命建设发展论文摘要:从马克思主义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至今,社会经历了不同的时代,马克思主义也在时代变化中得到了发展。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创立了关于革命的理论;和平与发展时代创立了关于建设的理论。从而形成了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思想,使马克思主义更加深化、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是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这就是江泽民总书记“七一”讲话中指出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所谓“与时俱进”,就是随着时代的前进步伐,准确地把握时代课题,根据发展着的实践,不断发现、研究并解决历史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以形成新的理论体系。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至今已经150多年了。其间,由于时代特征不同,各国所面临的具体实际不同,马克思主义经历了不同的阶段,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也得到了不断深化、完善和发展。一、马克思、思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就向世人表明了它善于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的鲜明特征。19世纪30,40年代,自由资本主义在西欧许多国家得到长足的发展,进人了大机器工业阶段。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日益尖锐,经济危机随之爆发,由此而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引发了一场社会革命。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大阶级间的矛盾尖锐对抗,无产阶级迫切需要有科学的理论来指导他们的斗争,这一时期发展到理论顶峰的空想社会主义却显得苍白无力。因为空想社会主义只是从道德、从理性的层面去抨击资本主义制度,却不具备科学的实践的品格。那么,如何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马克思恩格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考察了资本主义发生和发展的趋势,立足于工人阶级斗争的实践,批判地吸收和改造了前人的理论成果,在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同时,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地回答了时代提出的课题,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变革。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为社会主义诞生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并逐步建构起一个科学体系,是“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作为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的学说的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者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论。恩格斯也指出:“由于这些发现,社会主义已经变成了科学’’F7cwu),“科学的社会主义就是从此开始,以此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它使社会历史的研究有了科学的基础和方法,它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锐利武器。19世纪后半叶,由于欧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技术再次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的作用下,资本出现了高度积累和集中,逐步形成了以自由竞争为特征的资本主义向以垄断为特征的资本主义过渡。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情况,马克思恩格斯晚年意识到历史条件的变化,他们开始研究资本主义垄断时期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不同道路和东方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问题。这充分体现了他们所倡导的科学精神和历史态度。正是他们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态度,使得马克思主义变得更加科学和开放,成为国际工人运动中占统治地位的指导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是坚持马克思主义随时代变化而不断发展的最初实践者。二、列宁、毛泽东—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进人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阶段垄断资本加紧剥削、压迫本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奴役、掠夺殖民地和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民,用战争手段争夺世界霸权。使帝国主义国家内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同时,垄断的统治造成生产、管理和资本的高度社会化,为向更高级的社会形态过渡准备了条件。因此,这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时代的变化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新的课题,如何认识帝国主义的历史命运,怎样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建立现实的社会主义制度。列宁牢牢把握住了垄断资本主义的时代特征,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科学地剖析了这一时代各种社会矛盾,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首先获得胜利的理论,并且以这个理论为指导,领导了俄国无产阶级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列宁还提出了关于殖民地和民族解放运动的理论。他认为各国的斗争已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他认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基础是工农联盟。列宁还针对当时资产阶级和机会主义的一些错误观点,写了大量的哲学著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列宁结合时代特点所阐述的一系列理论,指导了各国无产阶级特别是落后国家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作为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没有成功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如何完成这一时代斌予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任务,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毛泽东坚持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唯书(马列著作),不唯上(共产国际),勇敢地突破了俄国中心城市暴动的革命模式,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在探索这条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指导中国革命的理论。它包括:(一)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创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二)关于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系统地解决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如何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人民军队的问题,提出了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三)关于党的建设。成功地解决了在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建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这个问题。(四)关于社会主义革命。采取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实行逐步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具体政策。这一系列科学理论不仅引导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而且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艰难任务。列宁、毛泽东在20世纪上半叶的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依据不同的国情,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创建成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不仅使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为实际,而且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列宁、毛泽东两位伟人对社会主义建设也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在苏维埃政权建立以后,列宁有很多关于如何建设新政权的理论,特别是他曾按照马克思的设想建设新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但他很快意识到这一政策不符合俄国国情,他以历史的眼光提出了新经济政策,使苏维埃政权能迅速摆脱困境。他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为后人树立了榜样。但是,由于列宁过早去逝,他所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没有来得及实践。毛泽东和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中国成立后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也提出过许多好的和比较好的思想观点,但是,在实践中没有贯彻到底,到五十年代后期出现了比较大的曲折。列宁、毛泽东都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作出过贡献,但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的理论体系。三、邓小平、江泽民—创立和深化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车轮驶向20世纪70年代,到这时,马克思主义已经诞生120多年了。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及进步力量都在实践着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从列宁到斯大林到毛泽东都试图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并为此进行了艰辛的探索。特别是前苏联,在探索中改弦易辙,留下了许多发人深省的教训。面对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面对两种社会制度并存而社会主义又处于弱势的情况,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并没有因此而结束,反而更紧迫地摆在了各国共产党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面前。这个问题长期没有解决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没有解决好一般与个别的关系,生搬硬套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致使搞了近一个世纪的社会主义却对“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紧紧把握住时代主题,抓住历史机遇,结合中国经济文化落后、人口众多的实际,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系统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这就是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概括的,并且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再次强调的内容,它包括“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这一理论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形成的,和平与发展是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正本清源、拨乱反正是理论形成的政治环境,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是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不断防“左”反右是理论健康发展的保证,求实创新使之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一它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在于:(一)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摆脱了把现实社会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混为一谈所造成的困惑,使我们能脚踏实地立足现实,加快发展,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二)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破除了长期以来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对立起来的错误观念,为我国经济发展找到了最佳运行机制。(三)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四)提出了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的理论,实践了马克思“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的原理,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另外,“一国两制”论,“共同富裕”论,“台阶式发展”论等等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这些理论的提出,使我们初步搞清楚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时代不断变化,实践不断发展,理论的创新也是无止境的。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也富于理论思维,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的背景下,世界形势继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中国国内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发展进人关键时期,改革处于攻坚阶段,社会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紧跟时代变化的潮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先后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党的建设是一项新的伟大工程”;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十二大关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等,这些都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卜的深化。面向新世纪,面对执政党出现的问题,在初步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以后,江泽民又把认识党的建设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作出了“三个代表”的理论概括。今年的“五·三一”讲话又突出了贯彻“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强调“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这就进一步明确了这个思想理论的基本要素。江泽民深人研究社会主义建设所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特别是“三个代表”的思想科学地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新的时代课题,把对党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境界,再次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科学内容的丰富而丰富的。时代,作为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它是一个客观实在的范畴,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它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类只能主动的认识、掌握和利用时代的发展规律,顺应时代潮流,使思想和理论与时代发展的历史进程相一致,并在实践中得到升华,从而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纵观革命导师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历程,他们始终是在跟随时代、重于实践、分析矛盾、总结经验、勇于创新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和发展认识的。马克思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作为这个理论的创立者马克思、恩格斯同样也顺应了与时代发展进程相一致这个客观规律的。正如他们所说的,时代进程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