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品味叠词的作用。2、解读词的意象,把握景与情的关系,整体感受词的意境美。3、了解词人的人生际遇,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了解词人的人生际遇,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李清照,(1084-约1151),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留有作品集《漱玉词》。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之一。南渡是李清照人生的分水岭。前:生活闲适,夫妻志趣相投、感情笃厚;后:北宋灭亡,漂泊江南,丈夫身亡、书画丢失。前期清新明快、细腻婉转,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后期哀婉凄清、苍凉悲楚,多写其悼亡之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一、作家简介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这时期她的作品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声声慢•寻寻觅觅》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二、写作背景声声慢:原调名《胜胜慢》。慢:即慢词、慢曲,为词的长调。自由朗诵并思考:哪个词最能体现词人的感情?愁三、精析全文(一)直接抒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表达上有何特点?作用是什么?七组叠字无一愁字,却字字含愁,声声是愁。1、形式上,⑴音乐美、音韵美⑵增强感情,起强调作用2、内容上,奠定悲苦愁绝的感情基调。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动作环境感受若有所失寻觅无果处境冷清心境清冷凄苦无告沉痛凄厉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悲苦愁绝鉴赏探讨淡酒秋风秋雁黄花梧桐细雨借景抒情鉴赏探讨这些意象我们曾经在那些诗句中接触过?如何理解这些具有丰富含义的意象?酒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结论:酒是“愁”的象征酒,一种浓郁情义和相思的幽愁。酒,一种溢满凄凉哀伤的落寞。为何说是“淡酒”?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晚年凄凉惨淡风“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结论:秋风渲染愁情。雁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晏殊《浣溪沙》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结论:过雁象征离愁雁,一种离情别恨的希望。雁,一种怀古伤情的寄托。•北雁南飞,而词人自北方逃难至南方,早已国破家亡,有家不能回,真可谓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这过雁不正是以前经常为词人传递相思之情的那一群旧时相识的雁吗?1、雁声凄惨2、传递信息的使者(亡夫之痛)3、北雁南飞,词人也是从北方流落南方(国破家亡之苦)“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这两句,要说的是由于环境不佳,心情很坏,身体也就觉得难以适应。然而这里不说环境之冷清,心之惨戚,而独归之于天气之“乍暖还寒”。这是借气候之冷暖无常,写飘零憔悴之苦。黄花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菊花,一种孤傲高洁品格的象征。菊花,诗人孤独寂寞情的寄托。结论: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这两句由景入情,情景交融。枯萎凋零的菊花多象自己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境,再无当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真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到这里,作者的感情已渐渐融入到了落花之中。花盛:乐景哀情反衬花衰:以花喻人正衬凄苦忧愁梧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梧桐,一种凄凉悲伤的象征梧桐,一种悲怆凄婉的寄寓结论:梧桐是悲凉、孤寂、凄苦的象征细雨•“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煜《相见欢》)(亡国之愁)•得出结论: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日长难熬,度日如年,孤孤单单地靠着窗儿,怎样才能挨到天黑呢?极写愁苦已极,寂寞难耐的痛苦。一种凄清的苦况蕴含于平淡语言之中,发人深思。评析: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丧夫之痛亡国之恨流离之苦孀居之悲情愁家愁国愁意象-意境-情感意象:淡酒、晚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意境:冷清、凄惨、哀怨、愁苦之境添愁、助愁情感:国破家亡之悲、丧夫孤独之愁颠沛流离之苦结语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便工”,苦难不停地擦试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怪不得一代文豪郭沫若这样评价李清照:一代词人有旧居,半生漂泊憾何如。冷清今日成轰烈,传诵千古是著书。这首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一个身历国破家亡的孤苦的妇女,在一个秋日黄昏十分真实的生活感受。全词就抒写一个“愁”字,从不同角度,选取不同意象,反复描写、渲染,充分的表现出词人复杂的思想感情,读后使人感觉哀愁满纸。课后小结课后作业:1、搜集含有“愁”的诗句,并说说你遇到愁绪是怎样排解的,不少于100字。2、背诵全诗。合作探究法国诗人克洛岱将李清照的《声声慢》作了改写,标题也换成了《绝望》,阅读这首诗,比较两首诗在抒情的方式上的不同。呼唤!呼唤!乞求!乞求!等待!等待!梦!梦!梦!哭!哭!哭!痛苦!痛苦!我的心充满痛苦!仍然!仍然!永远!永远!永远!心!心!存在!存在!死!死!死!死!——克洛岱《绝望》《绝望》直抒胸臆,感情直露,也未选取任何意象。《声声慢》较为含蓄,多避免直接抒情,多借事借景抒情,讲究言外之意,言外之旨,讲究意象的选择,含蓄蕴藉。古诗人眼中的愁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3、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4、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5、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如何载得起?--王实甫《西厢记》6、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驮也驮不动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