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7-9章)知识点整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1.改革经验:【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改革,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1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2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3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4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2.基本矛盾: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二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全面: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其他各方面体制】1.重点:经济体制改革。2.评判标准:“三个有利于”:(1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2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3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3.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经验和主要原则:(1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2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3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三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要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1.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要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2.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3.要不断提高开放性经济水平。(1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率。(2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3切实维护国家安全。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形成与发展:(11981年再点那个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2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公有制的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明确肯定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3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后来又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4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指出计划与市场不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51992年6月江泽民第一次提出了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建立新经济体制的建议,并于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在宏观调控上,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提出:1997年十五大上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2.基本依据:(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大生产的客观要求。(2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3.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1原则:两个“毫不动摇”、一个“统一”。【即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2主要体现: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主导作用体现在控制力上】。4.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原因:a、它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有不可代替的地位和作用。【根本原因】b、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位】(三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原因: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2.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1正确认识“先富”与“后富”的关系,走共同富裕道路。(2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措施:(1要求“好”与“快”有机结合。(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5统筹区域发展。(6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1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2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3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相互关系及必要性:(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2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2.人民民主专政.【国体】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地位:(1)根本政治制度。(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地位: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a、性质:爱国统一战线组织。b、地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也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地位:我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6.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依法治国:(1)地位: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政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必然要求。治构建和谐(2)必要性:a、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b、依法治国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保证。c、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d、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2.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基本要求:“十六字方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三)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1.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2.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民权。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