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六国论练习-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赏析示例六国论一、夯基达标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盖失强援.(yuán)日削.月割(xiāo)金块珠砾.(lì)贿赂.(lù)B.抱薪.救火(xīn)廊腰缦.回(màn)瓦缝参差.(cī)锱铢.(zhū)C.剽.掠其人(piāo)架梁之椽.(yuán)不得下咽.(yān)暴.霜露(pù)D.斩荆.棘(jīng)不霁.何虹(jì)奢.侈浪费(shě)谗.言(chǎn)解析:A项,“削”应读“xuē”;C项,“椽”应读“chuán”;D项,“奢”应读“shē”,“谗”应读“chán”。答案:B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胜负之数.(次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估量)B.六国互.(相互)丧,率.(全都,一概)赂秦耶C.洎.(及,等到)牧以谗.(说别人的坏话)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D.思厥.〔其,他(或者他们)的〕先祖父,暴.(暴露在……之中)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解析:A项,“数”,天数、命运;B项,“互”,交互、相继;C项,“谗”,别人的谗言。答案:D3.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②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③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④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A.两个“或”字相同,两个“者”字也相同。B.两个“或”字相同,两个“者”字不同。C.两个“或”字不同,两个“者”字相同。D.两个“或”字不同,两个“者”字也不同。解析:①有的人,②或许,③结构助词,用于后置状语与中心词之间,表示状语后置,④结构助词,用在动词后,组成名词性短语。答案:D4.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①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②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③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④日.削月.割,以趋于亡⑤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⑤D.③④⑥解析:C项,都是使动用法。①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削弱。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③名词用作动词,以礼相待。④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⑤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⑥名词用作动词,坚持正义。答案:C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②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③师不必..贤于弟子④可谓智力..孤危⑤思厥先祖父..⑥胜负..之数,存亡..之理⑦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A.③④B.①⑦C.②⑤D.①⑥解析:①颠覆:推翻,摧毁,灭亡。⑥胜负:胜利和失败。存亡:存续和灭亡。这些词的古今意义都是相同的。②故事:古义,先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③不必:古义,不一定;今义,不必要。④智力:古义,智谋和力量;今义,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⑤祖父:古义,祖辈和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⑦其实:古义,它的实际(数量);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答案:D6.下列句子中,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B.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C.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D.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解析:A项与例句都是被动句。B项,判断句。C项,介词结构后置。D项,介词结构后置。答案:A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10题。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终继五国迁.灭迁:改变。B.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速:招致。C.后秦击赵者再.再:再次。D.胜负之数.,存亡之理数:天数、命运。解析:C项,再:两次。答案:C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A项,动词,亲附、亲近/介词,和,跟,同。B项,均为介词,因为。C项,均为助词,的。D项,均为连词,表转折。答案:A9.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段文字分析了齐、燕、赵三国的情况,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观点。B.作者通过假设,得出的结论是“或未易量”,从反面证明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观点。C.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与嬴而不助五国也”,而燕国灭亡的原因是“惜其用武而不终”。D.这段文字与文章第一段的观点相照应,形成一种总分论证的结构。解析:C项,“惜其用武而不终”应为赵国灭亡的原因。答案:C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2)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参考答案:(1)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打算,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2)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轻易判断(出高低来)呢。(二)拓展阅读(2015·山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1~14题。(导学号50710033)武王问太公曰:“立将之道奈何?”太公曰:“凡国有难,君避正殿。召将而诏之曰:‘社稷安危,一在将军。今某国不臣,愿将军帅师应之也。’“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君入庙门,西面而立;将入庙门,北面而立。君亲操钺持首,授将其柄,曰:‘从此上至天者,将军制之。’复操斧持柄,授将其刃,曰:‘从此下至渊者,将军制之。见其虚则.进,见其实则止。勿以三军为众而轻敌,勿以受命为重而必死,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以辩说为必然。’“将已受命,拜而报君曰:‘臣闻国不可从外治,军不可从中御;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应敌。臣既受命专.斧钺之威,臣不敢生还,愿君亦垂一言之命于臣。君不许臣,臣不敢将。’君许之,乃辞而行。军中之事,不闻君命,皆由将出,临敌决战,无有二心。是故智者为.之谋,勇者为之斗,气厉青云,疾若驰骛,兵不接刃而敌降服。战胜于外,功立于内,吏迁士赏,百姓欢说,将无咎殃。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熟,社稷安宁。”武王曰:“善哉!”武王问太公曰:“吾欲令三军之众,攻城争先登,野战争先赴,为之奈何?”太公曰:“将有三礼。”武王曰:“敢问其目.?”太公曰:“将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名曰礼将。将不身服礼,无以知士卒之.寒暑。出隘塞,犯泥涂,将必先下步,名曰力将。将不身服力,无以知士卒之劳苦。军皆定次.,将乃就舍;炊者皆熟,将乃.就食;军不举火,将亦不举,名曰止欲将。将不身服止欲,无以知士卒之饥饱。将与士卒共寒暑、劳苦、饥饱,故三军之众,闻鼓声则喜,闻金声则怒。高城深池,矢石繁下,士争先登;白刃始合.,士争先赴。士非好死而乐伤也,为其将知寒暑饥饱之审,而见劳苦之明也。”(节选自汉墓竹简校本《六韬》,天津古籍出版社。有删改)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臣既受命专.斧钺之威专:独掌B.敢问其目.目:条目C.军皆定次.,将乃就舍次:次序D.白刃始合.合:交锋解析:C项,“次”,驻扎。答案:C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B.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C.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D.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解析:“斋三日”中间不应断开,据此可排除A项;“令太史”后不应断开,应在明确让太史做什么后断开,据此可排除B项;“卜吉日”中间不应断开,据此可排除D项。答案:C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王任命将军时,应该在太庙亲执象征兵权的钺和斧,郑重地授给将军,赋予他处理一切军务的权力。B.将军接受任命后,将再次请求君王给予充分信任,并表明战胜敌人还需要智者出谋划策、勇士英勇战斗。C.如果将军能做到“三礼”,那么无论攻城时还是野战时,士兵们都会奋勇争先,只想冲锋,不愿后退。D.本文通过武王与太公问答,阐明了君王的立将之道和将军的领军之策,充分体现了太公高超的军事智慧。解析:B项,“再次请求”于文无据,“并表明战胜敌人还需要智者出谋划策、勇士英勇战斗”理解错误,“智者为之谋,勇者为之斗”是将军出征后的事。答案:B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社稷安危,一在将军。今某国不臣,愿将军帅师应之也。(2)士非好死而乐伤也,为其将知寒暑饥饱之审,而见劳苦之明也。参考答案:(1)国家安危,全在于将军。现在某国不肯臣服,希望将军率领军队去讨伐它。(2)士兵们并不是愿意死亡和乐意受伤啊,只是因为将军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冷暖饥饱,并且明确地了解他们的辛劳艰苦啊。三、语言运用15.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观点。在中国历史上,战国是群雄割据的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盛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随之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不从其他方面去论证,而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解析:本段文字主要讲了六国灭亡的背景和原因,这包括秦国强大后逐步吞并六国的土地,六国灭亡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另外,文段指出了苏洵只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的意图。参考答案:六国破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苏洵只抓住“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16.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字)在人类文明进程里,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关键的一步。一般而言,城的发展往往早于市。①,城墙、堡垒、护城河构成防御设施,封闭是其主要特征。市的功能主要是流通,交易场所、街道是主要设施,②。③,反映了由军事和政治意义上的城镇向现代的经济、文化为主的城市的发展走向。解析:这是一段说明性文字。根据话题一致的原则,①处结合后文列举的防御设施,得出①处的答案为:城的主要功能是防御;②③处,由后文推知它的内容应与“走向开放”“从防御趋向流通”相关。答案示例:①城的主要功能是防御②开放是其主要特征③从城到市的变化(或“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防御趋向流通”)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