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管理期末复习需要掌握的内容第一章现代企业制度1、企业:是指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是面向市场、以盈利为目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和民事义务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2、一个企业应该应具备的三个条件第一,必须要有一定的组织结构,有自己的名称、办公和经营场所、组织章程等要素。第二,应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具有法人资格第三,是一个经济组织。3、企业特征(4点)(1)自主经营,即企业拥有经营的自主权。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独立的经营主体和交易主体,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有权决定自己的经营方向和经营目标,有权决定经营方式和经营范围,有权按效益最优化原则配置资源等。(2)自负盈亏,即在扣除成本、税收后的盈利归企业所有,亏损由企业自己负责。(3)自我发展,即企业规模的扩展、经营链条的延伸、跨行业甚至跨国经营,都取决于企业自身能力并由企业根据市场状况及其预期的获利空间自主决策。(4)自我约束,即企业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要在成本与收益、风险与收益的比较中,形成自觉的约束机制和风险规范机制。4、企业责任的内容企业责任的内容有以下几个:(1)企业对员工的责任(2)企业对社区的责任(3)企业对生态环境的责任(4)企业对国家的责任(5)企业对消费者的责任5、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企业的内涵与特征(1)独资企业:是一种最传统、最简单的企业形式,在法律上被认为是自然人企业。特征:它通常由业主直接经营,对经营有绝对权威,业主享有全部经营所得,独立承担企业风险,对债务有完全清偿责任。(2)合伙企业:合伙企业的出资创办人(即合伙人)为两人或两人以上,企业基于合伙合同建立,在法律上被认为是自然人企业。特征:合伙企业的财产归合伙人共同所有,由合伙人统一管理和使用,合伙人都有表决权,不以出资额为限;合伙人经营积累的财产,归合伙人共同所有;合伙人对企业债务负连带无限清偿责任。(3)公司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是公司制。公司是由两个以上的出资者组建,能够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公司制是企业发展的高级形式。特征:①公司是法人。②公司实现了股东最终财产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③公司法人财产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和连续性。④公司实行有限责任制度。6、公司制企业的主要形式公司制企业的主要形式有两种:(1)有限责任公司:指由2个以上50个以下股东共同出资所设立的企业法人组织。(2)股份有限公司:指由5个以上股东为发起人,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所设立的企业法人组织。7、制定企业经营目标的原则(1)目标的关键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企业确定的总体目标必须突出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问题和关键性问题,突出关系到企业全局的问题。(2)目标的可行性原则。总体目标的确定必须保证能够如期实现。因此,在制定目标时必须全面分析企业各种资源条件和主观努力能够达到的程度。(3)目标定(3)目标定量化原则。目标必须具有可行性,以便检查和评价其实现程度。总体经营目标必须用数量或质量指标来表示,最好具有可比性。(4)目标的一致性原则。就是总体目标要与中间目标和具体目标协调一致,形成系统。(5)目标的激励性原则。经营目标要有激发全体职工积极性的强大力量。(6)目标的灵活性原则。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是不断变化的,因此经营目标要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及时调整与修正企业的经营目标。8、制定企业目标的步骤(1)收集信息、调查研究、制定企业总目标收集信息、调查研究是确保目标制定即先进有可行的基础。调查和收集工作可从三个层次展开:首先,要掌握国家指令、指导性计划和企业长远发展方向,保证目标的一致性;其次,要搞好市场调查、市场预测和经营环境的分析,保证目标可靠性和适应性;再次,要运用上期情况、目前发展状况和近期计划的信息,保证目标的可行性和激励性。经过这样的调查研究后,企业领导层可以反复酝酿,提出企业的总目标。(2)确定目标的结构和内容目标的结构一般由企业总目标、各部门各环节的分目标、班组个人的子目标及保证实施的措施等构成,使企业自上而下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目标体系网络。目标的内容大体上有整体的社会目标和局部性的企业经营目标两部分。(3)目标的商定和展开企业方针目标确定后可按顺序绘成进度图表,目标展开后,下一级要找出本部门的问题,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确定本部门的活动目标,从而切实保证目标实现,企业方针目标展开后,要编制方针目标展开图,公布于众,以便共同监督执行。9、创新经营的主要内容(1)企业经营的目标创新。在外部环境和内部情况变化时,要求企业的生产方向、经营目标以及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关系进行相应的调整,而每一次调整都是一种创新。(2)企业经营的观念创新。①市场观念:市场是领导,摆正市场与一切因素的关系:摆正市场与企业的关系;摆正市场与资金的关系;摆正市场与资源的关系和摆正市场与生产的关系。②开放观念:对内开放(对内开放是开放的基础,是最重要的开放);对中观层次(要抛弃诸侯经济和地方保护等);对微观层次(要反对“同行是冤家”“面子、牌子”等观念,实行对内开放,把过度竞争变为适度竞争。)(3)商品经营的主要环节与思路创新。①正确定位:企业必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投入产出比最大的,最有市场前景的具体的目标市场。因为,必须研究市场和细分市场。定位时必须按市场的变化而变化,企业的定位还应该让目标顾客知道。②目标和战略:有目标才有压力和动力,才需要战略。企业战略六要素包括战略指导思想、战略环境分析、战略目标制定、战略目标分解、战略措施对策和战略控制管理。③制造特色④结构调整⑤积极促销:基础工作是销售队伍建设,包括数量和质量。⑥慎重发展:凡是上项目、搞基建,必须慎之又慎。应该先有市场,在搞基建,且起步就应该搞股份制。第二章工商企业管理基础1、企业管理原理的基本类型(1)人本原理: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这是管理理论发展到20世纪末的主要特点。人本原理包括下述主要观点:①职工是企业的主体②职工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③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是现代管理的核心④服务于人是管理的根本目的(2)规律性原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规律性认识管理工作并对其进行研究,达到按照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发展运动的客观规律来管理企业的目的。(3)系统性原理:就是按照统一的功能目的而组成的有机整体。要达到最佳管理,必须进行充分地系统分析。(4)控制性原理:现代管理的控制活动,就是通过不断接受和交换内外信息,依据一定的标准,监督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发现偏差,采取有效措施,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一达到预期的目标。控制职能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一个系统的控制功能要发挥作用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前提:①计划和实施控制职能的组织结构是以计划为依据的。②控制职能的发挥还有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5)弹性原理:是指管理在客观环境作用下为达到管理目标的应变能力。其主要内容包括:①由于随机性和偶然性是客观存在的,不能静止地、机械地看问题②由于随机性和管理领域的特点,要求管理系统包括企业管理必须具有一定的弹性③是使管理具备弹性的办法是在大量统计中发现规律。(6)激励原理:人的积极性具有极大的内在潜力,企业必须才用科学的方法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使每个人都可以尽其所能,自觉努力地工作。激励原理表明:人们得努力决定于奖励的价值及个人认为需要努力地程度和获得奖励的概率。(7)效益原理:企业作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必须以尽量少的消耗和资金占用,生产出尽量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不断地提高经济效益。2、企业经营思想需要具备的观念P59企业经营需要具备6个观念。①市场观念:市场是企业实现商品价值的场所。树立市场观念,就是要以市场为主导,面向市场、适应市场;创造需求、培育市场。②客户观念:树立顾客至上、客户第一的服务观念。使全体员工成为敏感的能感觉到其顾客如何想及如何做的具有高度敏感性的组织。③竞争观念:现代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竞争环境变化莫测,因此企业经营者必须建立起竞争经营的观念。④创新观念:否定以往的经验及维持现状的思想,创造具有挑战与革新精神的风气。⑤开发观念:社会在发展,在进步,客户的需求也在变化。要满足客户的需求变化就必须有开发新技术的思想。⑥效益观念:盈利是企业家的天职,所有的品牌打造及营销设计都是建立在“盈利是可见的”这一前提下的。第三章经营环境分析1、企业经营环境分析的目的企业经营环境是企业生产发展的场所,是企业实现其产品价值、获得盈利的基础。管理者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弄清楚管理环境能够给组织提供机会或造成威胁的因素,并分析组织内部环境所带来的优势与劣势,从而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2、企业经营环境分析的内容企业经营环境分析,包括外部环境分析与内部环境分析两大部分。⑴企业外部环境的分析,包括对一切环境的分析好对任务环境的分析,其关键是要找出企业发展的机会与面临的威胁:①发现并抓住机会②发现并规避威胁⑵企业内部环境的分析,主要包括对营运因素和企业的组织结构、组织文化进行分析,企业内部经营环境是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基础,对企业的战略决策及经营绩效具有重要意义。3、SWOT分析法、宏观环境分析、五力模型分析、价值链分析的内容及运用⑴SWOT分析法的内容及运用①内容:包括分析内部环境主要要找出企业经营的优势和劣势;分析外部环境主要要找出经营的机会和威胁,将这四种因素综合起来进行评估与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然后再调整企业资源及企业策略,来达成企业的目标。②运用:SWOT分析已逐渐被许多企业运用到包括:企业管理、人力资源、产品研发等各个方面。SWOT分析的步骤:1、罗列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可能的机会与威胁。2、优势、劣势与机会、威胁相组合,形成SO、ST、WO、WT策略。3、对SO、ST、WO、WT策略进行甄别和选择,确定企业目前应该采取的具体战略与策略。⑵宏观环境分析的内容及运用内容:宏观环境分析是确认和评价政治-法律、经济、技术和社会-人文等宏观因素对企业战略目标和战略选择的影响。一般而言,宏观环境分析的主要因素有: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社会文化环境分析、人口因素等五种类型。1)政治因素:指企业经营活动具有现有的和潜在作用与影响的政治力量,同时也包括对企业经营活动加以限制和要求的法律和法规等。政治环境因素对企业影响的特点有:①直接性②难于预测性③不可逆转性政治因素包括①企业所在地区的政局稳定状况②执政党所要推行的基本政策2)经济因素: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制度、经济结构、物质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消费结构与消费水平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状况。反映宏观经济总体状况的关键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产业集群为一个区域所带来的竞争性主要表现3个方面:①外部经济效应②空间交易成本的节约③学习与创新效应3)技术因素:技术因素不但指那些引起时代革命性变化的发明,而且包括与企业生产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技术力量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企业战略的选择:①技术革新为企业创造了机遇②新技术的出现也使企业面临着挑战。4)社会文化环境分析: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性质、人们共同的价值观、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人口状况、教育程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社会文化环境分析包括①文化传统②价值观③社会发展趋向④社会各阶层对企业的期望5)人口因素:主要包括人口总数、年龄构成、人口分布、人口密度、教育水平、家庭状况、居住条件、死亡率、结婚率、离婚率、民族结构以及年龄发展趋势、家庭结构变化等。人口总数直接影响着社会生产总规模,人口的地理分布影响着企业的厂址选择等等。(3)五力模型分析的内容及运用产业环境的分析模型——五力分析法。包括①新加入者的威胁②购买者的议价能力③替代品或服务的威胁④供应者的议价能力⑤行业现有企业的竞争力(4)价值链分析的内容及运用由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价值链分析法,把企业内外价值增加的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基本活动涉及企业生产、销售、进料后勤、发货后勤、售后服务。支持性活动涉及人事、财务、计划、研究与开发、采购等,基本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