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课件岳麓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两种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改革)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创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体制(模式)改革: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二战前:大萧条与美国罗斯福新政——实践凯恩斯主义——理论二战后的调整: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三单元国家干预经济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福利国家时空隧道入口2008年继普京后当选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叶利钦1991年苏联解体后的第一任总统戈尔巴乔夫1985年上任,苏联最后一位总书记勃列日涅夫美苏争霸时的强硬派在联合国大会上甩鞋子的总书记赫鲁晓夫斯大林斯大林体制的“缔造者”苏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者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课标要求: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2.列举“斯大林模式”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后,列宁在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会议上发表演说,受到暴风雨般的欢呼。俄国开始了新的时代。导入十月革命后,在落后的俄国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夺取政权只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第一步,建立起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所面临的新课题。在这个问题上,苏俄经历了曲折的认识过程,进行了艰苦的探索,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二.新经济政策三.斯大林时期的经济苏俄红军在乌克兰前线抗击外来武装干涉1919年春,日本干涉军在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登陆。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背景: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1.十月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对俄国武装干涉;国内反革命叛乱2.长期的战争使苏俄面临严重的经济形势。(二)目的:战时,保证军事胜利,巩固政权;战后,布尔什维克党幻想以此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经济形式客观原因赢得战争的需要主观原因农业方面:实行余粮征集制工业方面: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流通方面: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都有国家集中分配;分配方面: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二)主要内容(三)评价: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人力、物力、财力,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范围上,时间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说明直接过渡是错误的)为什么进一步加强?特点:排斥市场、商品货币关系,采用军事与行政命令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根本问题:生产关系的调整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二新经济政策1920年苏俄农民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暴动者提出“拥护苏维埃,但不要共产党人参加”的口号。苏维埃政权的形式十分危急。材料反映了什么?针对某些水兵中爆发的不满情绪,列宁在深思着,酝酿着实行新经济政策。1920年苏俄发生示威游行(一)背景: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1.国内战争结束,苏维埃亟待恢复经济,国家也无能力组织所有企业生产2.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的不满与日俱增,(二)目的解决国内经济困难政治危机第二篇:再次探索:峰回路转的喜悦——新经济政策核心比较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新经济政策究竟“新”在何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余粮收集制工业普遍工业国有化流通取消商品贸易分配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固定粮食税在一定范围内恢复资本主义允许自由贸易按劳分配(四)新经济政策新在哪里(实质、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了哪些调整),主要依据是什么?(1)新的指导思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生活中排斥商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控制社会经济,进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恢复商品生产,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即确立与落后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这是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新的内容:略(2)依据:国情即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情况第二篇:再次探索:峰回路转的喜悦——新经济政策材料二:1913年—1925年苏俄粮食作物耕种面积和产量统计表:年份项目1913年1921年1923年1925年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9446662078608730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39.7922.1334.5544.24生机勃勃的工厂由于实行新经济政策,耶戈列夫斯克地方农民的积极性迅速提高,这是他们在踊跃交纳粮食税(1922年)。(五)你如何评价新经济政策?①苏俄经济恢复,阶级矛盾缓和,工农联盟得到巩固,苏维埃政权得以稳固;②表明俄共(布)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从国情出发,找到了一条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第一条说明了什么?生产关系的调整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内容农业工业商业分配影响余粮征集制固定的粮食税工业国有化有区别地对待大、中、小工业取消商业贸易,国家集中分配产品交换转为自由贸易强制劳动,不劳动者不得食积极作用: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保证军事斗争胜利;消极影响:超过限度,不利于提高生产者的积极性。找到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工农支持,经济恢复、政权巩固。按劳分配三.斯大林模式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经济体制的原因?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封锁国内工业落后,生产力有待提高斯大林模式?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被称为“斯大林模式”。它把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及文化科学事业等决策权集中在党中央的最高层。它的特征是经济高度计划性,政治高度集权化第三篇:继续探索:强大之后的困惑——斯大林体制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五年计划请思考:斯大林体制有什么特征(主要表现)?第三篇:继续探索:强大之后的困惑——斯大林体制斯大林体制的特征:1.所有制形式: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2.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3.调节手段:排斥市场,指令性计划4.管理手段: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第聂伯河上的水力发电站(是当时欧洲最大的水电站)当资本主义经济被一次又一次的经济危机所震撼时,在苏联,工业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发展。例如,法国、英国、德国、美国的工业生产在1937年比1913年分别增长1%、10.4%、19.4%、54.3%,而苏联同期工业增长7.5倍,到1940年,苏联工业产量比1913年增长11倍左右,工业产量超过德、英、法,成为欧洲第一工业大国看材料分析斯大林模式的作用第三篇:继续探索:强大之后的困惑——斯大林体制恢弘的史诗1932年,“一五”计划完成,苏联从农业国转化成工业国。“二五”计划后,苏联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这是自彼得大帝改革后,俄罗斯民族第一次凭借国力而不仅仅是凭借武力占据了世界制高点。第三篇:继续探索:强大之后的困惑——斯大林体制对手的惊叹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强国。——丘吉尔斯大林体制又给苏联带来怎样的辉煌?第三篇:继续探索:强大之后的困惑——斯大林体制辉煌的背后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畸形的苏联人(三)评价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产物,它适应了落后国家求生存、求发展的迫切需要。(大仁政)1.积极影响:①国家能够按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资源;②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③1937年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④斯大林工业国家的强大物质优势为反法西斯战争奠定了物质基础到斯大林逝世的时候,人均粮食产量、人均肉类产量还没有达到沙皇时代的水平。──这就是鲜明的对比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社会上生活资源消费品馈缺;僵硬的计划经济,导致地方企业毫无积极性……2.消极影响:①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②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③剥夺农民的太多,导致生产积极性不高;④长期计划指令,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根本问题:生产关系的调整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探究:联系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经济政策的调整与变化,给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的那些启示?(1)制定政策必须依据国情,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3)经济建设必须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国民经济必须按比例,协调发展(农业、重工业、轻工业协调发展)(4)必须维护人民的利益,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特征,影响及原因特征:经济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行政命令管理经济,否定价值规律,排斥商品和市场,用行政命令甚至是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开始经济活动至于指令性计划之下。政治上权利高度集中,政党不分,缺少群众监督,忽视民主与法制,最终导致个人高度集权。原因:经济上管得过死过严,缺乏足够的活力和动力,经济效益十分低下。政治上过分集权,缺少社会主义民主,个人独断专行,人民的积极性受到压制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从性质到社会主义经济形式的直接过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建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新经济政策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斯大林经济体制确立探索中形成知识小结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从性质到社会主义经济形式的直接过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建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新经济政策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斯大林经济体制确立探索中形成课堂小结:1、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时,首先应看它是否有利于()A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B把革命理想变为现实C促进生产的恢复与发展2、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BA3、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A新经济政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工业化政策D农业集体化政策4、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消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利影响B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C加强无产阶级对经济的指导D平息工人罢工和农民暴动AB5、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是()A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农产品的权利B农民自由支配交国家后剩余的农产品C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D在农村推广合作制6、1921年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A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和逐步战胜资本主义B是苏联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长期方针C恢复了自由贸易和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D是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熟的表现AA

1 / 4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