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第三人民医院主讲人;2018年01月10号讲授目的和要求•掌握心脏骤停的诊断要点•掌握心肺复苏操作方法•熟悉心肺复苏终止指证•熟悉现场抢救复苏的程序•了解心脏骤停的原因心脏骤停的定义•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这种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医学上又称猝死。心脏骤停的原因•成人:心脏疾病(冠心病最多见)创伤,淹溺,药物过量,窒息,出血等。•小儿:非心脏性如气道梗阻,烟雾吸入,溺水,感染,中毒等。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与诊断•临床表现:1:心音消失。2:脉搏摸不到、血压测不出。3: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搐。4:呼吸断续、呈叹息样,后即停止。5:瞳孔散大。6:面色苍白、青紫。•诊断:1.神志丧失。2.颈动脉、股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3.心电图上的表现心肺复苏的概述•心肺复苏是用于心跳和呼吸骤然停止的一种急救方法(胸外心脏按压,打开气道,人工呼吸)•2010年10月-美国心脏协会(AHA)公布最新心脏肺复苏(CPR)指南,重新安排了CPR传统的三个步骤,从原来的A-B-C改为C-A-B.生存链:由2005年的四早生存链改为五个链环。急救生存链•早呼救:拨打120或当地急救电话;•早复苏:由目击者(主要是未经过医学专业培训的公众)立即进行基本CPR,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早除颤:在SCA发生后3-5分钟内完成首次电除颤,患者生存可能性最大•有效高级生命支持。•完整的心脏骤停后处理。心肺复苏(CPR)•基础生命支持(BLS)•识别•心肺复苏(CPR)胸外按压C开放气道A人工呼吸B•除颤对于婴儿和儿童,双人CPR时可采用15:2的比率。如双人或多人施救,应每2分钟或5个周期CPR(每个周期包括30次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更换按压者,并在5秒钟内完成转换,因为研究表明,在按压开始1~2分钟后,操作者按压的质量就开始下降(表现为频率和幅度以及胸壁复位情况均不理想)。持续吹气1秒以上,保证有足够量的气体进入并使胸廓起伏,建立了高级气道后,每6-8秒进行一次通气,而不必在两次按压间才同步进行(即呼吸频率8-10次/min)。在通气时不需要停止胸外按压。电击除颤的操作步骤为:①电极板涂以导电糊或垫上盐水纱布;②接通电源,确定非同步相放电,室颤不需麻醉;③选择能量水平及充电;④按要求正确放置电极板,一块放在胸骨右缘第2~3肋间(心底部),另一块放在左腋前线第5~6肋间(心尖部)(图);⑤经再次核对监测心律,明确所有人员均未接触病人(或病床)后,按压放电电钮;⑥电击后即进行心电监测与记录。除颤每延迟1分钟,抢救成功的可能性就下降7%~10%心肺复苏成功的指标•(1)皮肤、黏膜颜色转红润;•(2)按压后能扪及颈动脉、股动脉搏动,上肢收缩压高于60mmhg;•(3)自主呼吸恢复;•(4)肌张力恢复;•(5)瞳孔缩小,睫毛反射出现。终止抢救的标准•(1)患者呼吸已有效恢复。•(2)无心搏和自主呼吸,CPR在常温下持续30min以上,EMS人员到场确定患者已死亡。•(3)有EMS人员接手承担复苏或其他人员接替抢救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