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框架结构设计毕业论文答辩ppt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江西省乐安县第一中学教学楼框架结构设计院系: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土木工程学生姓名:彭必全学号:08034212指导教师:张丽娜老师工程概况•工程名称:江西省乐安县第一中学教学楼•建设地点: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建筑面积:4528.32㎡•建筑特征:建筑长42.4m、宽17.8m;建筑总高为22.2m,主体大楼为六层,层高一至六层为3.3m,室内外高差为0.45m•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形式:柱下独立基础•抗震设防烈度:六度设计流程1、建筑设计2、结构设计(手算部分)3、PKPM电算建筑设计设计原理:工程构造:1.平面设计、立面设计、剖面设计2.建筑防火设计1.基础2.墙体3.楼、地、屋面构造4.门窗1.自然条件2.地基承载力3.抗震设防烈度4.场地类别5.建筑面积及层数6.房间组成设计资料:序号房间名称数量单个面积1大教室3564.82小教室643.23教师休息室643.24门房110.85储藏室110.86洗手间643.2房间设置表标准层平面图正立面图结构设计3.竖向荷载计算4.风荷载计算7.梁、柱、板截面设计8.楼梯、基础设计2.框架侧移刚度的计算5.水平地震作用计算6.框架的内力计算1.构件尺寸1.结构尺寸初步估算梁柱截面尺寸:框架梁的截面尺寸按下式估算梁高:h=(1/8~1/12)L,其中L为梁的跨度梁宽:b=(1/2~1/3)h故框架横梁的截面尺寸为b×h=300㎜×700㎜框架纵梁的截面尺寸为b×h=200㎜×40㎜框架柱按轴压比初步估计截面尺寸,计算公式如下:通过计算取柱子尺寸为450mm×450mm2.框架侧移刚度的计算1、梁的线刚度计算2、柱的线刚度计算3、梁柱的线平均刚度比采用D值法:式中αc为柱侧移刚度修正系数αc=K/(2+K)对于底层αc=(0.5+K)/(2+K),其中K表示梁柱的线刚度比。212cciDh3.竖向荷载计算(恒载及活载)取第5轴横向框架进行内力计算1、计算简图如右图所示:2、采用分层法计算,假定上下柱的远端为固定时与实际情况有出入。因此,除底层外,其余各层的线刚度应乘以0.9的修正系数,其传递系数由0.5改为0.33。3、梁端剪力及柱轴力的计算。恒载作用下弯矩分配图及弯矩图活荷载作用下弯矩分配图及弯矩图4.风荷载计算2.水平风荷载作用(1)计算参数的确定0()/2kzszijwwhhB(2)位移验算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40323远小于1/550,满足要求(3)框架内力计算风荷载示意图风荷载作用下弯矩图、剪力及轴力图5.水平地震作用的内力计算(1)横向自振周期的计算采用顶点假想位移法,得结构自振周期为:T1=0.243s(2)水平剪力计算由于建筑物总高度不超过40m,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变形以剪切型为主,故采用底部剪力法。(3)多遇水平地震下的位移验算各层间弹性位移角均小于[△u/h]=1/550,满足的要求。(4)框架内力计算地震作用下框架的弯矩图、剪力及轴力图结构抗震等级: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方案为四级抗震等级。框架梁内力组合:本方案考虑了五种内力组合,即1.2SGk+1.4SQk,1.2SGk+1.4SWk,1.2SGk+1.4×0.9×(SQk+SWk),1.2SGk+1.3SEk,1.35SGk+1.4×(0.7SQK+0.6SWK);考虑到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性质,在竖向荷载下可以适当降低梁端弯矩,进行调幅(调幅系数取0.8),以减少负弯矩钢筋的拥挤现象。6.框架内力组合7.梁、柱、板截面设计与配筋1.框架梁的正截面及斜截面设计(1)正截面承载力计算(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2.框架柱的正截面及斜截面设计(1)轴压比验算(2)正截面承载力计算(3)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3.楼板(1)划分区格(2)荷载设计值(3)计算跨度及有效高度(4)配筋计算1.楼梯(采用板式楼梯)(1)梯段板设计(2)平台板设计(3)平台梁设计2.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1)初步确定基础尺寸(2)地基承载力验算(3)冲切验算(4)配筋计算8.楼梯及基础设计与配筋楼梯示意图基础平面图基础抗冲切验算简图PKPM电算具体步骤如下:(1)PM交互式数据输入,绘制轴线,构件定义,楼层定义,荷载定义,楼层组装(2)输入梁、楼、板信息,楼板开洞,梁布置,改楼板厚度等。(3)输入荷载信息,楼板、梁荷载(4)形成PK文件(5)接PM生成SATWE文件(6)结构内力,配筋计算(7)生成结构平面图、配筋图最后,感谢学校学院的培养,感谢各位老师的悉心教导,在这四年里,传授给了我很多知识,使我掌握土木工程的基本专业技能,并能在设计中得以体现,谢谢老师,谢谢你们,谢谢你们四年的辛勤栽培!感谢张老师和李老师对我的监督和帮助,让我们能够顺利完成设计。此致敬礼衷心地感谢各位老师在百忙之中评阅论文和参加答辩!由于水平有限,设计中有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1 / 2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