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的兴衰及评价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科举制度的兴衰及评价摘要:无论是涉猎卷帙浩繁的中国古典,还是精读泱泱如海的传统文化,就一定无法回避这样一种制度——科举制度,其不仅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绵延成蔚为大观且影响深远,也令西方惊叹。因此,了解科举制度兴衰的轨迹、原因及影响不仅有历史意义,而且有着现实意义。关键词:科举制度定义优越性兴衰轨迹影响深远炎黄子孙以勤劳、智慧独秀于世界民族之林,勤劳自不待言,智慧更是华夏儿女引以为荣、通行世界的另一标签。世人皆以“四大发明”作炎黄苗裔聪慧之最好注脚,却不知被有些学者誉为第五大发明的“科举制度”更能体现龙之传人的颖悟过人。十世纪前后,意大利西西里的诺曼王国就采用了向各阶级敞开大门的文官考试制度,伯尔曼敏锐地认为这可能是受到中国做法的启示;美国汉学家卜德在《中国思想西入考》一书中认为科举制度是“中国赠予世界的最珍贵的知识礼物”;越南、朝鲜也如中国一样曾是科举社会;日本也效仿过此种制度。科举制度对中国的影响自然历久弥深,“科举制度对维护中国的统一和保持一个令人尊敬的文明水准,起了比任何其他制度更大的作用。”○1那么,到底什么是科举制度,其兴衰的轨迹如何,兴衰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又怎么去评价,这些将是本文阐述的对象。一、科举制度的定义科举制度是历代封建王朝为了统治的需要采取分科考试选拔各级官吏的一种制度。我认为古代科举制度在本质上是一个文官选拔制度,而不是文学创作才华和经典阐述能力的考查制度。二、科举制度的优越性及其兴衰轨迹(一)优越性纵观中国古代的历史,选拔官员的制度主要有世袭制、察举制、科举制。世袭制是一种主要以血缘关系远近选拔官员的制度,主要盛行于夏商周时期,最高统治者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分封诸侯、卿、大夫、士,而这些官员或父死子继,或兄终第及,世袭其职,世受其禄,这种制度使许多英俊才干因出身低贱、血缘低下而无法当政谋政,以致野多遗贤,我们知道一个社会如果不能给寒门俊秀以应有的机会,这个社会是危险和不安定的;察举制是自下而上考察和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实施伊始,尚能察举不少俊杰能人,至东汉后期,主昏政暗,外戚宦官擅权,察举形同虚设。为了求得举荐,应举者弄虚作假、沽名钓誉,举荐者滥用职权,中饱私囊。原本是为了发现任用人才,而今却变成地方长官的特权,再加上此种制度缺乏硬性的客观标准,察举制因与其初衷相悖、上下沟通堵塞、推荐人才良莠不齐而渐渐地失去生命力。正如时谚云:“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局。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2三国时期,魏国吏部尚书陈群创设“九品中正制”,在州郡设立官员——中正,负责发现和推选人才,将人才分为九等,但此制度仍对中正官过分依赖,一种制度如果过分依赖少数人甚至一个人的主观性,势必难以长久良性运行,后来,此制度反而十分腐朽,“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3“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4便是其真实的写照。就在这种极度无奈和矛盾中,隋朝统一,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把选拔官员的权力收归中央,于是在隋大业三年用分科取士的办法代替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度诞生。科举制度最大的优越性是其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从根本上打破了豪门世族对政权的垄断,使国家政权机构尽可能大地向社会各阶层开放。科举制度使得神州大地表现出这样的一种热忱:凡是这片国土上的人才,都有可能被选拔出来,哪怕你再老再迟,只要能赶上考试,就始终都有机会。在历代的科举考试中,贫寒之士占了很大数量。正如白居易所阐述的那样:“惟贤是求,何贱之有……拣金于沙砾,岂为类贱而不收?度木于涧松,宁以地卑而见弃?但恐所举失德,不可以贱废人。”○5据《北梦琐言》记载,唐代一位姓毕的盐商之子参加科举考试,请人为他改一个吉利的名字。那人不无嘲谑地把咸味化进了他的名字,为他取名毕诚,他也并不恼怒,快乐接受。后来,他不仅考上了,还逐级升官一直做到宰相,这说明科举制度确实是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不在乎原先家族地位的贵贱。同时,科举考试十分明确地把文化水准看做选拔官员的首要条件,这相对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的标准要先进、客观、科学许多。正因如此,科举制度一出现,就使神州大地上蔓延着极度热忱之火,使许多真正的、自认的人才瞬间兴奋,哪怕是皓首穷经,也勇敢地投入到这股洪流中来。(二)兴衰轨迹隋朝——中国科举制度的起源尽管隋朝是短命王朝,但隋文帝所创设的用分科举人的制度取代九品中正制,即是一项具有深刻意义的改革。公元598年文帝“令京官五品以上、地方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有德),清平干济(有才)二科举人”。○6隋大业三年,“炀帝嗣兴,又变前法,置进士等科”。○7创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形成,以朝廷开试科目、士人自由报考、成绩决定取舍为主要内涵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分水岭。正如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往,乌聚云合。”唐朝——中国科举制度的完备伟大的唐朝推翻了隋朝统治,承袭了隋朝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唐朝的科举设科繁多,“有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此岁举之常选也。”○8常科科目有50多种,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其中许多科目不受人重视,不经常举行,后来渐废,以明经、进士两科为最主要科目。常科的考生有两大来源:生徒与乡贡。生徒是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并送往尚书省受试者: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为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州县考试为解试,尚书省考试为省试或礼部试,因礼部试皆在春天举行,故又称春闱。其中难度最大的是进士科,进士科需要较高的文学素养与生活积淀,要写诗词歌赋,而明经只需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即可中试,故时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其意思是说三十岁精通明经的人已经算得上是老手了,而五十岁中进士还算是年轻的,可见进士科难度有多大!常科考试及第后称“登龙门”,同榜者应出钱进行庆贺,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中探摘名花,称探花,随后到杏园参加宴会,为探花宴。后至慈恩寺雁塔题名以彰荣光,故“雁塔题名”又是进士及第之代名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9即是这种盛况的最好表达。常科及第后仍须吏部测试,通过者,方可授官职;如落选,只能去节度使处充任幕僚,以图再次获取国家授予官职的机会。如韩愈三次选试都未能通过,不得不去担当幕僚。唐朝还出现了殿试,武则天载初元年二月,“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这是殿试的开始。但是在唐代还没有形成制度。武则天执政时还出现了武举,由兵部主考。心态开放、胸襟广博的唐朝在取士时也非常看重达官贵人、社会名流的推荐。如王维得到歧王与公主的推荐,白居易给顾况的投诗《赋得原上草》等。其中白居易在公元800年向当时给事中陈京的一封自荐信最能说明这种现象,白居易在信中向陈京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与心迹,委婉地表达了希望陈京能力荐自己,至于陈京十分为白居易力荐了,我们无法知道,但白居易于当年果真进士及第。○10宋朝——中国科举制度的改革时期整体上,宋代与唐代的科举一样,有常科、制科、武举等,但常科科目比唐朝少了许多,进士科仍最受重视。宋吕祖谦说:“进士之科,往往皆为将相,皆极通显。”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宋代科举制度都进行了改革。(1)建立了更严密的考试制度。唐及宋初,仅有各州举行的解试及礼部进行的省试。宋太祖为了选拔忠实于朝廷又有能力的人才,于开宝六年实行殿试,自此,殿试成为科举制度最高一级考试,合格者,无须吏部考试,直接授官。同时,还令及第者不许称己为某某门生,称考官为师门,以免形成派系,成为政治毒瘤。宋英宗治平三年,规定每年秋天各州进行考试,第二年春天,礼部进行测试,省试当年进行殿试。南宋以后,进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词的典礼,并赐宴琼苑,故称琼林宴,遂成定制,后代皆仿。(2)录取名额增多。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宋代进士分三等:一等为进士及第,二等为进士出身,三等为赐同进士出身。由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成倍增加,每次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如公元977年,太宗第一次省试人数5300人,取进士190人,诸科270人,十五举以上(即恩科)184人,可谓规模空前,正如唐太宗所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11(3)建立糊名誊录制度,以防徇私舞弊。宋太宗时,根据陈靖的建议,对殿试实行糊名制。糊名,就是把考生试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后至仁宗时,省试、州试皆实行此制度,但糊名之后,还能依照字迹辨别试卷作者,所以后来又将考生的答卷另外誊录一份,这样,在评判试卷时,不仅不能知道考生姓名,连字迹也无从辨别,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对权贵子弟的限制,杜绝了考官与其亲人、学生、外界共同作弊的可能,同时,阅卷者都是临时委派且多人同阅,这些对真正选拔人才,公平竞争来说,无疑是彪炳史册的英明之举。(4)内容上有了较大变化。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对科举考试内容进行了改革,取消了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但此项改革遭到苏轼等人的反对,后来随着政治斗争的不断变化,有时考诗赋,有时考经义,有时两者兼顾。北、南宋三百二十年,共开科一百一十八次。取进士二万人以上。元朝:中国科举制度的萧条期元朝灭宋后,一度不举办科举,元朝统治是黑暗的,实行民族压迫政策。在科举上亦然。如汉人比蒙古人、色目人要多考一场,中举做官者也没蒙古人、色目人优越。自仁宗到顺帝,科举时办时废,共举办16次,所选之人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但以四书取士,却是元代所立的先例。明朝:中国科举制度的最高峰明代对科举的重视程度及科举形式之严密大大超过历代。明代科举可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举行,因在秋季八月开考,又称秋闱。本省科举生员与监生均可参加考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是礼部主持、全国性的考试,在乡试的第二年举行,参试者为举人,在二月于京师进行考试,又称春闱,由于级别较高,同考官人数比乡试多一倍,都由较高官级官员担任,中者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元。殿试在会试当年举行,应试者为贡士,在殿试中其均不会落榜,有皇帝重新安排名次,考时务策一道,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为状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进士榜用黄纸书写,叫黄甲,也叫金榜,故中进士称金榜题名。明代乡试、会试头场考八股文,其优劣直接决定了能否考中,所以,读书人往往穷毕生之力苦做八股。八股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只能按照题义阐述其中道理,措辞要用古人语气,所谓代圣贤立言,格式呆板,内容空洞。其危害之大,令人发指。它也是直接把科举拖向绝境的重要元素。正如顾炎武所说:“八股盛而《六经》微,十八房兴而二十史废”○12又说:“愚以为八股之害,甚于焚书。”○13清朝:科举制度的灭亡清朝科举制度分两大阶段:一是初步考试,有三种情况,一是童试,二是岁试,三是科试。童试,又叫“小考“,凡童子开始应初试的时候称”童生“,其经过一定考试选拔,后至督学进行测试合格者即为秀才,秀才一年考一次,这叫”岁试“,每三次举行一次大的考试,叫”科试“,主要是为了推荐举人考试的资格,通过提名,就可以参加举人考试。正式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同时还设武科、恩科。考试内容重八股,采用四书、五经命题,空疏而无用,但其在当时十分重要,关系到一个人的命运和前途,“当今天子中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14即是明证。1901年至1905年,废八股、改策论、废武举的呼声迭起,光绪二十一年(1905)清政府下诏“立停科举以广学校”,历时1300多年的科举制宣告成为历史,因为中国封建统治大厦已危如累卵,旧的制度定会被新的制度所代替。隋朝虽然只是科举制度的滥觞,但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却揭开了中国科举史上的新的一页。唐朝相对于隋朝来说自然是巨大的进步,其制度趋于完备,心态趋于开放广博,尤其是全国投入了空前的热情,使得神州大地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读书浓酽之氛围。宋朝比唐朝的科举更严密、科学,读书人获得认可、平步青云的机会以及受到的待遇远比前朝大得多。尤其是糊名和誊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