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考语文模拟测试(二)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积累与运用(共12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C)(应是处理chǔ,弄巧成拙zhuō)A.应.届(yīng)怂.恿(sǒng)战战兢.兢(jīng)B.铿.锵(kēng)痀偻.(lóu)鲜.为人知(xiǎn)C.处.理(chù)感慨.(kǎi)弄巧成拙.(zhuó)D.暂.时(zàn)作揖.(yī)热泪盈眶.(kuàng)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B)(应是禁锢)A.大自然的魅力固然使人动情,但平心而论....,祁连山确也沾了神话和历史的光。B.读书真的是一种享受,它让我们的,心灵能够挣脱禁固..,引领我们探索未知的世界,让我们的人生就此丰富。C.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既与古老的丝绸之路一脉相承...,又充分体现了时代特点。D.在感叹“路怒症”的同时,也应该让每位司机都扪.心自问...,开车是否严格遵守了交通法规,提高了行车安全意识。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D)(萍水相逢:萍随水漂泊,聚散无定。比喻素不相识之人偶然相遇。)A.揖别汪国真风雅诵活动是一场精神的盛宴,在诗坛不景气的今天,能有这样的时刻,弥足珍贵....。B.蔡振华表示,《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方案》的出台,是中国足球的福音,足球工作者要有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转思路,换脑筋。C·网络热词在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针对这一现象,大家各执己见,争论激烈,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D.台湾回归、祖国统一,大势所趋。国共两党定会萍水相逢....,一笑泯恩仇。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是(A)(B语序不当,“绝大多数用户的”应放在“迎合了”之后;C成分残缺,“拥有”没有宾语;D成分赘余,去掉“在心里”。)A.一座城市全民阅读的水平,能反映出城市的文化内涵,体现城市的软实力,也是衡量其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B.云存储技术正是迎合了“安全、稳定、便捷”的绝大多数用户的存储需求应运而生的。C.智能手机一般均内置新版软件移动视窗操作系统,并拥有通话、上网冲浪和观看视频等。D.尼泊尔总统表示,在心里由衷地感谢中国政府和人民对尼泊尔地震灾区的无私援助,中国救援队的工作是最棒的。5.根据上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B)月光牵动人最深处最悠远的东西。;。。。。你一动,就有一道道逶迤的线条跟着你。你每走一步,都把沙漠、把大地的起伏、把遍地月光牵动。①你没法把你心里的东西说出来,月亮静静地把你要说的全部都铺在你面前②早在我们出现之前,月光就已经牵动母性的血液③我感到,我所要表达的,全都在那月亮上④早在生命出现之前,月光就已经牵动海潮⑤现在,它是如此深刻地牵动我A.⑤③①④②B.④②⑤③①C.④①②③⑤D.⑤③④②①6.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大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在他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B.英国小说家笛福写的《鲁滨逊漂流记》,讲述了鲁滨逊在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历尽艰险,度过28年的孤独时光的故事;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则讲述主人公在小人国、大人国等地的经历。C.《西游记》构造了一个幻想世界,塑造了一群神话人物,“三打白骨精”、“三打祝家庄”等情节读者也都耳熟能详。该书被《英国大百科全书》誉为“中国最珍贵的神奇小说”。2D.林冲是《水浒传》中塑造得最好的人物之一,金圣叹称之为“上上人物”。林冲被逼上梁山前经历了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风雪山神庙等事情。二、现代文阅读(一)(共6分,每小题2分)“低头族”,你错过了什么①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中,描述了公元2700年时人们的生活:那时的人类文明高度发达,但由于过度依赖智能设备,人们都变成四体不勤的大胖子,每时每刻面对的只有一个支在他们眼前的电脑屏幕。除了和屏幕对话,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其他人交流,甚至离开屏幕就几乎无法生存……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低头族”。②事实上,世界各地智能手机普及之处,地铁里、公交车上、工作会议上、课堂上、餐桌上、排队时,甚至驾车时,总有很多人低着头,手里拿着手机或是平板电脑,手指在触摸屏上来回滑动,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发亮的方寸屏幕上,对身边的世界漠不关心。③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7%的人每天开机12,J、时以上,33.55%的人24小时开机,65%的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些焦虑”,超过九成的人离不开手机。智能手机带来的负面作用,现在已经开始显现了。④发表在《验光和视觉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指出,人们通过手机阅读文本信息或上网时,眼晴会比手里拿着一本书或一张报纸离得更近,这意味着,眼睛聚焦手机图文更费劲,更容易导致头痛和双眼疲劳等问题。⑤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会导致眼部结膜血管充血,甚至出现刺痛、流泪、畏光等症状。而长期低头看手机还会引起颈推问题,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低头就可引起颈部的疲劳,时间长久会引起推间盘退型性病变、骨质增生,进而压迫血管和神经。此外,长期玩手机还会引起失眠、听力下降、手指肌健炎等健康问题。⑥因专注于手机而引发的各类事故早已不是新闻。研究表明,走路玩手机导致人们左右看的几率减少了20%,遭遇交通事故的几率增加了43%。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项统计显示,因专注于手机而导致的伤害事件近年来明显上升。2007年有600名行人因看手机而受伤,2010年这个数字增加到1500人,研究学者警告说:如果这一趋势继续发展的话,类似的伤害事件将在未来5年增长一倍。⑦埋头于网络世界,带来的不仅是时身体的伤害,还有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2012年10月,青岛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一个个拿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⑧有媒体评论称:老人摔盘离席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典型切片,手机引发的各种情感危机,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里不断重复上演。沉醉于手机的虚拟空间,消解了社会伦理,致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隔阂。“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网上广为流传的这句话,反映了人们对人际交往中手机这个角色的复杂心态。(文/王稀君,选自《国际先驱导报》,有删节。)7.“低头族”究竟错过了什么?下面表述符合作者最终表达意图的一项是(D)(从第②段末的“对身边的世界漠不关心”第⑧段的“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A.错过了身体健康,出现头痛、眼疲劳、颈椎病等健康问题。B.错过了对自身的控制力,生命安全存在隐患。C.错过了心理健康,出现对手机的心理依赖,情绪焦虑。D.错过了现实世界的真实和美好,人与人的心灵之间产生了距离。8.文章围绕“低头族”讲了四方面的内容,下面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C)(未谈及社会危害)A.描摹“低头族”的典型特征。B.分析“低头族”的形成原因。C.揭示“低头族”的社会危害。D.呼唤“低头族”要正视现实。9.下列对文段内容、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没有“举例子”A.选文开头由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写起,起到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并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3B.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C.第①段中加点的“几乎”一词表限制,用在这里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D.文中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专注于手机而导致的伤害事件明显上升。三、文言文阅读(共12分,10一12题每题2分,13题6分)【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窝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修之来此①,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②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③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④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注释]①此:指滁州。②掇:拾取,采取。③上:皇上。④刺史:代称知州。写此文时,作者为滁州知州。【乙】文参考译文:我来到这里,喜欢它地方僻静而公事清简,又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之后,于是每天同滁州的人士来游玩,抬头望山,叙首听泉。春天来摘幽香的鲜花,夏天在茂密的乔木乘凉,刮风落霜结冰飞雪之时,更鲜明地显露出它的清肃秀美,四时的风光、无一不令人喜爱。(那时)又庆幸遇到民众为那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于是为此根据这里的山脉河流,叙述这里风俗的美好,让民众知道能够交享丰年的欢乐,是因为有幸生于这太平无事的时代。宣扬皇上的恩德,和民众共享次乐,这是刺史职责范围内的事.于是就写下(这篇文章)来为这座亭子命名。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应是乐:为……而高兴)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B.野芳发.而幽香(发:开放)C.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乐:快乐)D.遂书以名.其亭焉(名:命名)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A)(表示并列,不译。B表云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C表示转折,可译为“却甘、“但是”。D表示修饰,可译为“地”,或不译。)例句:掇幽芳而.荫乔木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C.大雪深数尺,足肤鞍裂而.不知B.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D.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12.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把亭命名为丰乐亭,是因为“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A.两个文段旨趣相同,都表现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和与民同乐的情怀。4B.两个文段都写了四季变化之美,一季一幅画面,都选取了最富有季节特点的景物,无不情状俱到,给人不同的审美感受。C.【乙】文中把亭命名为丰乐亭,是因为“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D.两个文段都间接地、含蓄地抒发了作者“醉”与“乐”之中的愤郁和不平。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6分)13.请把“文言文阅读”【甲】【乙】两个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3分)译:游人只知道跟着太守一同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而不知、乐其乐各1分,语句通顺1分)(2)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3分)译:喜欢它地方僻静而且公事清简,又爱它的民风安恬闲适。(乐、事、俗各1分,意思相近即可)四、古诗词鉴赏(共4分)《浣溪沙》(晏殊·宋)一起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14.“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的“香径”指花间小路,“独”字透露出作者落寞、孤独的情感。1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已成为千古名句,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答: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所以人是无可奈何的;燕子每年都回来寻旧巢,所以说似曾相似。这是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慨叹。五、古诗文默写(共10分)16.默写(共10分,第①小题2分,其余每空1分)①将所要求默写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