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张文勋解题•“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语出《宋史•岳飞传》,意思是说兵法运用的巧妙,全在善于思考。《“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借用为题,是说语言文字的运用之妙,在于作家的匠心独运。分析课文整体体结构•第一部分(第1—2段),为导论,引出论述中心。•第二部分(第3—14段)为本论部分•第三部分(第15段)为结论分析第一部分——导论•1,开头用到了什么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2,本文论述的中心是什么?•“一”字本属抽象的数字概念,但在诗词中却可变为生机盎然、意趣深远的艺术境界。分析第二部分——本论•第一层次(第3—4段)概说。•1、这部分用了什么例证?•2、概括“一字师”的故事(“郑谷改诗”)的主要内容。•3、这个故事阐述了什么道理?可用文中的话来回答。•4、“一字师”故事有何作用?•作者通过对“一字师”故事的分析谈启示,作为本论的概说,可以自然地提出观点,引出对“一”字妙用的展开分析。先列举典型例证,不但可以引起读者探究的兴趣,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张谓《早梅》•诗歌是什么意思?引用诗歌的作用是什么?•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人们不知寒梅因靠近溪水而早发,以为那是经冬而未消融的白雪。第二层(5-10)第一分论点•本部分的分论点是什么?•分论点:“一”字可以用来表现孤傲、突出的形象。•用到了什么论证方法?•举例。•如何理解“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得出了什么结论呢?•说明写春色“红一点”,是用“一”字去表现一种或幽静凄凉,或超群出众,或清高孤傲,或闲适雅致的、属于阴柔之美的境界。•“红一点”景物具有什么特点呢?•含蓄蕴藉,饶有余味。•能达到什么效果?•具有“以少总多”、“一以当十”的艺术效果。•哪些例子证明了这一点?•以古诗词中用“一曲”、“一声”、“一笛”、“一帆”、“一片”等诗句,说明以“一”字抒写不尽之情。•另一方面:“一”还能表现什么形象?达到怎样的艺术效果呢?阅读第9-10节。(用文中话来回答)•其次,说明“一”字在我国古代诗词以动写静的手法中,往往以“一雁”、“一鸟”之类动态形象写静景,起着唤起人们孤寂感觉的特殊作用。•列举了什么例子?分析第三层(11—14)•“一”还有什么妙用呢?用文中原话回答。(两个妙用)•之一:说明有时“一”字却具有“乘一总万”、“以少总多”之妙,用“一”作为众多、全体的代表。•举了什么例子?•《游园不值》•“一枝”的特殊含义是什么?由此可以引发哪些联想和想象?达到了怎样的艺术表现效果?与之类似的例子还有?用文中原话回答。•这类“一”字要正真获得艺术审美效果,需要一个条件,是什么?用原话回答。•之二:有时“一”字的用法,恰恰和单一、少数的概念相反,是“满”、“完全”的意思,表现出事物的饱满充实。•举了哪些例子?•详写《虞美人》:“一江”具有特殊的意味。•略举的“一汀”、“一川”、“一树”、“一夜”等为例,这些“一”在抒情诗中富有感情色彩。分析第三部分(第15段)这一部分为结论。•结论部分强调了哪些注意事项?归纳•归纳写作特色•归纳论证方法:例证法、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明确论述中心。第2节。文章结尾呼应论点,强调了主旨。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