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经济法》给学生的课件(李瑾)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市场经济与民事法律机制主体机制权利义务机制行为机制责任机制市场经济与民事法律机制(一)主体机制1.市场经济的主要参与者是民商事主体2.市场主体的地位平等3.市场主体的活动自愿4.市场主体从事活动必须具备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5.民商事主体的种类有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即民事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是作为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的前提条件,始于出生终于死亡。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主体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义务的资格。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18;16-18;精神状况健康;②限制行为能力:10-18,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③无民事行为能力:10以下,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自然人:包括公民、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等;法人:机关法人、企业法人非法人组织: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合伙企业特点:①两个以上合伙人,书面协议是基础;②注册简便税负低,共担风险同经营;③纳才引资是高手,无限责任须承担;④平等权利易内耗,合伙容易退伙难。个人独资企业特点:①个人投资,决策自主;②设立简单,税负低;③无限责任,风险大;④信誉不高,融资难。公司公司是依法成立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特征:股东的有限责任、法人资格我国公司的种类:(有限)(股份)股东出资方式不同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市场经济与民事法律机制公司、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的区别和联系一.设立条件不同二.法律地位不同三.承担责任不同四.税负不同五.组织机构和管理方式不同六.依据法律不同市场经济与民事法律机制(二)权利义务机制民事权利人身权:以精神利益为内容的权利财产权:以经济利益为内容的权利知识产权:既包含人身权又包含财产权的民事权利民事义务一般义务:诚信义务、公序良俗义务、权利不得滥用、公平竞争具体义务: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人身权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与特定人身相联系而又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生命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公民、法人都有)荣誉权(公民、法人都有)亲属权继承权监护权财产权物权:债权:合同、侵权、无因管理、不当得利所有权:占有、使用、收益、处分限制物权用益物权(使用价值):国有土地使用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采矿权、国有资源使用权、国有企业经营权等担保物权(交换价值):抵押权、质押权、留置权侵权行为侵权行为——行为人违反民事义务,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依法应承担侵权责任的行为。性质——单方实施的违反法定义务的事实行为违法性——是违反民法保护的权利的行为,具有违法性客观——给他人合法权利造成损害的行为主观——一般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过错后果——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主要是赔偿责任)无因管理无因管理是指当事人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法律事实。特征:1.无因管理是管理他人事务的行为;2.无因管理必须是为了他人的利益;3.管理人管理他人事务无法律上的义务。无因管理成立后,管理人不得向本人要求支付报酬,但有权要求本人承担下列费用:①偿还管理人管理事务所支出的必要费用及其利息。主要表现为直接的支出;②费用管理人为本人负担必要的债务时,本人应清偿该债务;③管理人因管理事务而遭受损失时,本人负责赔偿。不当得利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成立要件:①一方取得财产利益;②一方受有损失;③取得利益与所受损失间有因果关系;④没有法律上的根据。合同法概述(一)合同的概念和特征概念: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特征:1.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达成的调整财产关系的协议2.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3.合同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为目的4.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合同法不调整的合同行政合同行政合同是一种借助合同手段实现行政职能的法律行为,其基本特点是合同至少有一方是政府管理机关,其订立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不同于传统民法上的雇佣合同,它具有较强的国家干预色彩。婚姻法、继承法的合同《合同法》第2条第2款的规定:“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合同法概述合同法的基本原则1.平等原则2.自愿原则(相对性)3.公平原则4.诚实信用原则5.遵守法律和公序良俗原则合同法概述(二)合同的成立合同成立的一般要件1.订约主体为双方或多方当事人2.订约当事人对主要条款达成合意3.订立合同要经过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由于合同的性质和内容不同,一些合同的成立还须具有特定的要件,如实践合同、要式合同等。合同法概述(三)合同的订立要约: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所作的意思表示。承诺:受要约人向要约人作出同意要约内容的意思表示。合同法概述(四)合同的内容:合同的条款《合同法》第12条就合同条款作了提示性规定,一般包括:①当事人的名称或住所②标的③质量④数量⑤价款或者报酬⑥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⑦违约责任⑧解决争议的办法注意:1、当事人约定的合同条款应当明确、具体、完整;2、当事人在合同中必须约定主要条款,否则合同不能成立,不同合同的主要条款是不同的。合同法概述(五)合同的效力合同的一般生效要件主体合格,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特殊要件:附条件附期限,形式上的特殊要求生效时间: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合同法概述合同的效力有效合同无效合同效力待定合同可变更可撤销合同无订约能力无权代理(狭)无处分权有效无效效力待定欺诈胁迫损害国家恶意串通合法掩盖非法违法、公共利益订约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合法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乘人之危可变更可撤销生效时间自始无效、部分无效相对人催告权、撤销权法院、仲裁机构行使市场经济与民事法律机制(三)行为规范机制:1.法律关系、法律关系的运行2.市场主体的行为有合法与违法之分3.市场主体的合法行为称为民事法律行为4.民事法律行为需具备四个条件实质要件:①行为人合格;②意思表示真实③内容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形式要件:④法定或约定的的形式要求法律关系法律关系: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其构成要素有三:主体、客体、内容。特征:①法律关系以相应的法律规范为存在前提;②法律关系是体现意志性的社会关系(参加者的个人意志);③法律关系以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④法律关系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现的社会关系。A和B结婚后形成夫妻关系这一法律关系中:一、主体:法律关系的参加者,是在具体的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或组织,作为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具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A和B结婚后,形成了法律关系,A和B就是这一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二、客体:客体是指权利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包括:物、行为、智力成果。A和B结婚后,作为共有财产的房屋、存款等等,就是这一法律关系中的客体。三、内容:权利和义务。权利是指主体依法享有的权能或利益,义务是指主体依法承担的某种必须履行的责任。A和B的夫妻关系中,各自享有和双方同居、平等处理共有财产等的权利,各自承担互相扶助、抚养子女、进行家庭教育等的义务。法律关系的运行:一定法律事实的产生自然事件:自然灾害、人的生、死事件社会事件:罢工、战争法律是否以当事人意志为转移事实事实行为行为民事行为是否有意思表示事实行为:不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就能产生相应法律效果的行为。如:侵权行为、先占行为、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无因管理、正当防卫、等。民事行为:必须以意思表示为要素的行为。如:合同行为、赠与行为、结婚行为等。市场经济与民事法律机制(四)责任机制法律责任:由特定法律事实所引起的对损害予以赔偿、补偿或惩罚的制度。构成:社会危害性、违法性、过错种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经济纠纷的解决方式解决纠纷的方式1.协商2.调解3.仲裁4.诉讼(三)责任追究的程序1、仲裁程序2、诉讼程序: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解决经济纠纷的方式协商:纠纷双方当事人,就争执的问题进行协商并达成协议,从而消灭纠纷的行为。调解: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在第三方的主持下,就争执的问题进行协商并达成协议的行为。分为:法院调解、人民调解、仲裁调解、行政调解等。调解达成协议,必须双方自愿,不得强迫。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仲裁:纠纷的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一致同意将争议提交第三方,由第三方对争议予以裁断的行为。诉讼:法院在所有诉讼参加人的参加下,按照法定程序,审理和解决纠纷的诉讼活动以及在此过程产生的各种法律关系的总和。仲裁和诉讼的区别1.解决纠纷的范围不同。涉及人身关系的民事纠纷不可适用仲裁;2.仲裁和诉讼不可同时适用。如选择了仲裁,就不能到法院进行诉讼,二者只能择一;3.仲裁须当事人之间的协议,而诉讼不需要当事人协商一致;4.程序不同。诉讼为二审终审,可上诉、申诉,仲裁则一裁终局;5.诉讼以公开为原则,仲裁一般不公开审理;6.诉讼判决书和仲裁裁决书的强制执行方式有异。诉讼判决的效力直接,而仲裁裁决则需要接受司法监督,并由获胜方申请法院执行。诉讼时效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人民法院对权利人的权利不再进行保护的制度。诉讼时效届满后,义务人虽可拒绝履行其义务,权利人请求权的行使仅发生障碍,权利本身及请求权并不消灭。债权请求权不行使达到一定期间后果:失去国家强制力保护民事诉讼时效种类:(1)一般:2年(2)短期:1年例:承租人拖欠房租已经18个月。诉讼时效是否届满?《民法通则》136条:延付或拒付租金的;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事先没有声明;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的(4)最长期:20年《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人民法院不予保护”。(3)长期:3年、4年、6年特殊诉讼时效特殊:《环境保护法》第42条“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3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起时计算。”《海商法》第265条“有关船舶发生油污损害的请求权,时效期间为3年,自损害发生之日起计算;但是,在任何情况下时效期间不得超过从造成损害的事故发生之日起6年。”;《合同法》第129条:“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的诉讼和仲裁时效为4年”;案例分析:2010.1.1,甲乙签订借款合同,期限1年。分别在2011.1.10、2011.6.10、2012.6.10要过三次。2013.5.15日甲到法院起诉乙要求还钱。法院是否受理?诉讼时效时效期限的计算1.开始期计算:自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时起2.时效的中止和中断①中止: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②中断:诉讼时效进行中,由于发生了法定终止时效期限计算的事由,已经计算的时效期限消灭,待到法定终止时效期限计算的事由终结时,时效期限再开始计算。我国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①提起诉讼。包括民事诉讼法上的一切权利主张形式,如起诉、应诉,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申请支付令、申报破产债权、申请强制执行等,也包括依照其他法律规定的争议解决程序提出的权利主张,还包括权利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或有关单位提出保护民事权利的请求等。②权利人主张权利(请求)。这是指权利人在诉讼程序外向义务人明确提出要求其履行义务的意思通知。这种意思通知,在方式上没限制,只要将催告之意思传达于相对人,并于事后能证明。包括权利人向债务保证人、债务人的代理人或者财产代管人提出催告。③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认诺)。是指权利人的相对人表示知悉该权利人的权利存在的行为。同意履行义务的形式,无特别要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超过诉

1 / 4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