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院主诊医师负责制试点方案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医学模式也实现了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病人为中心”,从“看病”到“看病人”等一系列的重大突破,传统的医院管理以科主任为核心,采用科室成本核算,在分配上科主任有分配自主权,不能突出医师在诊疗中的主体地位,不能形成竞争态势,医疗责任制也不十分明确,为此很多医院探索和实践了主诊医师负责制这种全新的医疗管理模式,在调动各级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病人满意度、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方面取得了很好效果。针对我院医务人员主动服务意识不强,员工积极性不高,工作量不足,医疗投诉较多,病人满意率不高等状况,我院将对主诊医师负责制工作进行探索。一、实施主诊医师负责制的意义主诊医师负责制是指由一个主诊医师带领若干名医师组成一个治疗组,全面负责并实施患者的接诊、住院、诊疗操作(包括手术等)及出院随访等工作的一种医疗管理模式。通常由三个层次的人员组成,第一层主诊医师一般由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担当(高年资主治医师也可),负责本医疗组的全面事务;第二层一般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担当,是主诊医师的主要助手;第三层住院医师是与患者接触交流最频繁的医师,负责观察病人、汇报病情、记录病历等具体事宜。主诊医师负责制是比较好的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患者可以根据所知信息和满意程度选择不同的主诊组就医,这一主动权能够促进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使病人得到实惠。2.医师的工作积极性2和责任心明显增强,强调的医疗服务全过程一条龙服务。3.主诊医师负责制改变了管理流程,赋予主诊医师更多的质量管理权、技术把关权,可以充分调动主诊医师的积极性。4.能充分调动医院现有人力资源的积极性,提高医院内部竞争力,更好地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分配原则。二、目标要求,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思想发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争取2010年6月在2-3个科室实施,达到:1.破除职务、职称的“终身制”。2.破除分配制度的“大锅饭”。3.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4.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实现病人、医院、职工三赢。三、人员安排在试点科室中根据现有的医生(3人左右1组的原则)和床位数(10-15张为1个诊疗组的原则)的实际情况由院领导小组确定诊疗组数,每个诊疗小组由一个主诊医师、2-3名其他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组成,主诊医师竞争上岗,每两年认定一次。主诊医师遴选标准(达到五项以上)1.取得副主任医师资格(个别可为高年资主治医师)具有较为丰富的理论基础、临床知识及实践能力,能熟练掌握本专业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并具有一定组织能力(必备项);2.达到相应专业副主任医师的技术水平(以晋升职称要求的为标准),遴选方式以病例为准;33.能胜任本专业的临床教学工作;4.近三年引进新技术、新业务、新方法≥1项,诊疗方法有创新者;5.近三年在权威级杂志发表论文≥1篇,重要级杂志发表论文≥2篇;6.近三年申请或完成科研课题≥1项(第一主研人);7.近三年无丙级病历,无医疗事故;8.能较为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语资料和文献,随时掌握本专业的动听与发展方向。四、主诊医生负责制下的人员职责和工作安排(一)科主任职责:具体负责本科医疗工作及业务发展规划,传达院部指示,负责本科各组间排班、病例讨论、业务学习,处理医疗纠纷,协调各组关系,安排科教工作。负责推荐和考评主诊医师等各类医生,可以兼任主诊医师。(二)主诊医师职责:1.在科主任领导下,指导本医疗组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养与理论提高工作。2.定期查房、亲自参加指导急、危、重、疑难病例的抢救处理与疑难和死亡病例的讨论会诊,并向科主任报告。3.指导本医疗组医生做好各项医疗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基本功训练。4.对本组医疗质量全面负责,督促下级医师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常规,严防医疗差错、事故并积极正确处理医疗纠纷,对于有发生纠纷的苗头应及时向科主任及医疗管理部汇报。45.负责本医疗组共同完成医院值班、门诊、会诊、出诊工作任务。6.负责对组内副主诊医师和住院医师的工作业绩的量化与考核。7.负责本医疗组共同完成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工作及上级行政部门指令性任务。8.担任教学和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9.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指导临床实践,不断开展新技术,提高医疗质量。每年开展一项新技术、新项目或一项科研项目。10.外出或不在岗时委托相应级别医师履行职责,或接受他人委托(三)组内医师职责:协助主诊医师进行本医疗组的日常诊治工作。(四)工作安排1.各位医师按科室安排从事门诊、急诊和病房工作。2.医生不再拥有固定床位,住院病人入院时可随意选择主诊组,期间因服务态度或技术水平等原因而造成病人不满意,病人还可调换主诊组进行治疗。3.以医疗小组为单位轮流参加病房值班,每天值班医师由一名助手担任一线,主诊医师担任二线。并实行24小时责任制和首诊负责制,既当日来的急诊病人均由该组值班医师负责,不得推诿或拒绝治疗病人。夜间同时负责各医疗小组病人的一般处理。4.各医疗小组的病人日常诊治工作原则上由各医疗小组自行担任,由主诊医师负责。但是在非办公时间及节假日,其临时性医疗工作和发生临时情况的处理则有值班医师负责。对危重病人和手术后病人,经管医师在下班前必须向值班医师交班,必要时床前交班。值班医师接班后必须认真阅读重点病人的5病程记录,了解病情,切实负责处理各种可能发生的应急情况,对病情变化和相应的处理及时在病程记录中做出记录。夜间如遇紧急情况(如临时决定手术或病情突变须进行重大抢救)而本组医师不在班时可由当班组医师及时处理,并由当班组医师及时通知该病人医疗小组主诊医师,该病人医疗小组主诊医师应尽量到场主持手术或抢救。5.疑难病例须提交科室讨论,由主诊医师提出申请,科主任负责安排。若需邀请院内其他科室医师会诊,原则上由各组主诊医师决定。若邀请院外会诊,则必须先经院内会诊后认为确有必要,再由科主任签发会诊单,报医务科审批,获准后方可执行6.各位医师都有承担教学的义务,应积极承担科室安排的各项教学任务。(五)责任和权限1.各级医师的权限由本组主诊医师决定,并由科主任审定,各级医师在自己的权限内各司其职,超出权限范围之外的一切医疗事宜均须向上级医师请示汇报,否则自行承担主要责任。2.各医疗小组发生的的所有医疗过失或医疗事故、纠纷均由本组主诊医师负主要责任,副主诊医师及助手依次担负相应的责任。3.本科室各医疗小组发生的的所有医疗过失或医疗事故、纠纷等,科主任均要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五、主诊医师考核办法1临床业绩(60分)2医疗质量(40分)六、主诊医生负责制的分配方式6坚持实行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分配制度,建立以诊疗组为单位的绩效工资考核,绩效考核以工作量为基础进行核算,以医疗质量为重要内容进行考核。绩效工资的构成:绩效工资由档案工资、效益和效率工资二部分组成,档案工资:在职职工国家规定的工资作为档案工资,按月发放;效益和效率工资:每月考核发放,以主诊组为核算单元,采用目前的医院成本核算方式进行(除人员支出外其他支出按收入比例分摊),医院统一考核发放到主诊小组,主诊小组以医生组与护士组(总额)按6:4比例分配到护理组,余下部分主诊组内主诊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由主诊医师按6:4:3标准系数发放。住院病人入院时可随意选择主诊组,期间因服务态度或技术水平等原因而造成病人不满意,病人还可调换主诊组进行治疗,但病人所有的费用都要核算到调入的主诊组。七、实施步骤(一)组织领导1.医院成立实施主诊医师负责制领导小组:由院领导及相关职能科室科长组成领导小组,对组建诊疗组、竞聘主诊医生的相关事宜进行决策、领导。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教部主任:成员:职责:1.组织测评工作(报名、评议、审核认定);2.督促指导主诊医师7负责制试点各项工作;3.对主诊组绩效考核。2.成立评审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评审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教部主任:成员:负责对参加申报人员进行评议。(二)动员阶段:5月30日前进行宣传发动,召开各层次座谈会和全院动员大会。(三)主诊医师遴选阶段:6月上旬主诊医师遴选程序:1.采取本人申请及领导小组推荐相结合。2.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资格审查。3.医院评审小组评议(述职演讲)。4.由主诊医师负责制领导小组确认发放证书。(三)组建诊疗组:6月下旬主诊医生作为组长,采用双向选择为主、行政指派为辅的原则组建诊疗组。对诊疗组实行动态管理,从医疗质量效率、病人的满意率、工作数量等指标予以量化考核,使医务人员能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到临床一线工作,更好地提高技术水平、医疗质量和服务档次。对考核不合格者予以警告,限期整改,直至淘8汰。(四)实施阶段:6月起实施。(五)效果评定:2011年6月。2010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