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其修远兮---女性主义发展至今给我们的启示本讲主要脉络•一、简单回顾传统女性主义的主要观点及其理论自身的局限性•二、介绍后现代女性主义的产生、特征及其理论存在的困境与内在冲突•三、揭示我们从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中得到的启示。传统女性主义与后现代女性主义•传统女性主义(指自由、激进及马克思三大派)在经历了女性主义第一次浪潮和第二次浪潮之后,其理论上的生命力逐渐衰退。•20世纪80、90年代后,女性主义吸收了后现代主义思想,不再局限于关注妇女状况和性别问题,而是对整个西方文化重新进行审视,走入被称为后现代女性主义的阶段(第三次浪潮)。社会主义女权主义(SocialistFeminists)•在传统女性主义与后现代女性主义之间(70-80年代)还有一种政治倾向,很难从一个固定的理论体系中去解释它。•它吸收马克思主义和激进女性主义的理论之外,还广泛吸收了一些当代流行的社会思潮,如列维斯特劳斯的理论和心理分析法等。•与传统马派的阶级斗争优先于性别议题有别,也不同于激进派视性别压迫为最重要的根本问题,它认为反资与反性别压迫二者必须并进。但在对父权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关系问题上,其内部又形成两种看法:双系统理论(二元制理论)和统合系统理论。哈特曼《マルクス主義とフェミニズムの不幸な結婚―さらに実りある統合に向けて》一文•馬克思主義與女性問題•激進女性主義與家父長制•家父長制與資本制的合作(协力关系)•面向更加豐碩的整合艾里斯.杨的《跨越不幸的婚姻——对二元制理论的批判》对哈特曼的双系统理论进行了批驳,提出统合。双系统(Dual-Systems)理论•认为父权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是两套社会关系,分别代表两组不同的利益。它们交错时对妇女产生了特别形式的压迫。因此,要了解妇女受压迫的原因必须先分别分析父权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再分析其辩证关系。•代表这种分析取向的有朱丽叶.米切尔、海迪.哈特曼。哈特曼认为,妇女受两套不同的社会关系——父权意识形态的精神压迫和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物质压迫。米切尔指出,生产、再生产(家庭/亲属)、性、儿童社会化是构成相互关联的压迫妇女的四大结构。统合系统(Unified-Systems)理论•试图用一个概念来分析资本主义父权社会,认为资本主义无法与父权社会分离,而阶级结构和性别结构也是互相交织的,没有哪个先于哪个。•艾里斯.杨指出:阶级分析过于笼统、抽象,分工分析较具体、个人化;性别分工概念能解释妇女工作的性质,揭露资本主义把妇女边缘化置于家中作为次级和后备劳动力的本质。并认为前资本主义时期婚姻是“经济伙伴”关系由夫妻共同经营以家为基础的生意。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的主张及局限•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的政治主张是要去除阶级和性别。其社会改革策略有:在性及生养育方面让妇女真正掌握主动权;消除妇女就业上的歧视,去除男性化/女性化的劳动区分;推翻资本主义社会中使妇女异化的各层面。•尚未能建立一个连贯、清晰、完整的体系来说明妇女被压迫的原因,但意识到没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解决妇女压迫问题,期盼融合各派女性主义达成和谐。遗憾的是70-80年代社会主义阵营衰落使其政治影响力有限。传统女性主义的共同局限•其一,坚持认为存在最根本的、甚至是唯一的导致女性屈从地位的根源性原因。•其二,将父权制文化逻辑(二元对立)直接运用于以父权制为斗争目标的女性主义。•其三,共同的理论预设(坚持本质主义,认可理性,确定二元对立,承认对于男女不同特质的界定)。后现代女性主义的思想来源•后现代女性主义不同于传统女性主义,它吸收了后现代主义的以下思想成分,并从女性立场经验出发,以女性独特的思维表述方式将后现代理论导向对男权制文化和生殖器中心话语的批判。•法国大思想家福柯关于权力和话语的理论。•心理分析的拉康的“象征秩序”理论。•解构主义的德里达的“从基本的二元对立、存在-虚无中解放”的思想。小贴士:后现代主义•没有某种统一或确定的内涵,其描述阐释、分析评判往往五花八门、莫衷一是,甚至相互矛盾、充满歧义。但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思潮,其共同的最基本的思想及文化风格是:怀疑关于真理、理性、同一性和客观性的经典概念;怀疑关于普遍进步和解放的观念;怀疑单一体系和宏大叙事。•其批判精神(包括解构与重构,“既是摧毁性的又是生产性的”)最具理论魅力。“后”质疑、批判的对象:既有知识•批判一切形式的中心主义、本质主义及一切传统规范与既定原则。•“后”认为:西方社会现代性的启蒙精神在使世界清醒的同时又导致了新的神话。它对社会的总体性设计不仅造成了对个体的操纵与压制,同时也助长了现代人的狂妄,更引发了严重的自然危机、生态危机以至人的生存危机;带有普遍真理性的正义、自由等理念并没有导致人类社会的和平与进步,反而使世界充满了无数的矛盾、战争和冲突“后”用来质疑、批判的方法:解构主义、考古学/系谱学及话语分析•解构主义显露了现代社会所建立的一切思想体系均具有语境性,揭示了表面两分的词语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性。→互为性•考古学/系谱学用来发掘和探究各种知识形式的建构过程,揭示它们作为历史性的偶然而非永恒的力量是如何形成。→建构性•话语分析将话语看成一种具有历史、社会和制度特性的陈述、术语、范畴和信仰的结构,意味着谁有发言权谁无发言权。→话语权“后”进行质疑、批判的立场:多元分散•信奉差异、歧义、多元性、微观性,反对一切形式的普遍主义和教条主义。•它持一种更开放、更重视差异的态度,强调允许欲望、身份、体制秩序不断流动的去中心理论,呼吁少数派知识,认为无法纳入普遍通约性的少数话语应享有存在的权力和公正的位置,而不应被漠视、被出卖、被利用、被异化、被压制。后现代女性主义的形成•女性主义最初排斥与拒绝后现代主义,但不久便发觉后现代的叙述方式开拓了批判与认知的视野,其对陈规旧律的怀疑姿态、对创新的开放性态度以及对事物认识的多元性视角,为重新审视和观照历史与现状提供了新的认知图式与话语资源。•女性主义通过对传统哲学基础的反思和强调差异性、重视话语与权力的关系来颠覆男权主义秩序,并根除传统女性主义中受父权思维影响的复杂产物。由此建构了一套关注差异、强调多元的女性话语体系。特点一:质疑“宏大的法则和原理”本身的合法性•后现代女性主义指出:贬斥女性不擅长于任何理性的认识,这是父权制社会的专制与阴谋。如果不动摇父权制的这个基础,任何女性主义的努力都是徒劳的。•它抨击甚至颠覆传统女性主义所赖以存在的一统的、凝固不变的、没有内在矛盾甚至带有宿命意味的“女性主体”概念,强调女性的动员整合及集体行动只能通过既凸显女性之间的差异和多元性、又坚持性别在女性主体中的重要作用来完成,而不应依靠传统女性主义的思路来进行。特点二:批判二元对立的分析方法•揭露以男性中心主义为特征的二元认识论把世界划分为代表理性、主体、文化、心灵的男性世界与代表情感、客体、自然、肉体的女性世界,且赋予它们高低价值的不公,指出这是启蒙理性二分法认知模式的逻辑,是等级制和父权制顽固存在的思维基础。•只有彻底摆脱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思维习惯,解构二元对立的逻辑,建构以多元差异为特征的女性世界,才能摧毁男性中心主义,进而在两性社会地位真实平等的基础上获得社会结构的有序运行与良性发展。续前•后现代女性主义认识到:在基本关系模式为支配形式的社会里,根本无法实现妇女解放,因此它要求改变社会基于权力的关系及其等级结构,重建社会的基础价值和文化,发展以相互尊重为基础的伦理观,用相互依赖、互惠互利的关系模式取代现代社会的等级制关系模式。•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后现代女性主义实际已远远超越了性别理论的层次,进入到更深刻的哲学理论层次。特点三:重视权力与话语的关系•从重视事实到关注话语。提出:权力不会被静态占有而是处于动态运作之中,不是只能自上而下而是也可以同时自下而上地流动,不是只能集中而是也会分散…•它认识到父权制强大的奥秘在于它的“惩戒凝视”:“用不着武器,用不着肉体的暴力和物质的禁止,只需要一个凝视,一个监督的凝视,每个人就会在这一凝视的重压之下变得卑微,就会使他成为自身的监视者,于是看似自上而下的针对每个人的监视,其实是由每个人自己加以实施的”(福柯语,李银河《女性主义》P68)。小贴士:福柯的权力——知识形成说•权力的实施创造了知识,知识本身又产生了权力,权力是由话语组成的,话语是权力的产物,在话语的实践中潜藏着权力的运作。话语即权力。话语的争夺实际上即权力的争夺,话语的拥有意味着权力的拥有。•但话语并不仅仅是权力的附庸,话语一旦由权力生产出来,其本身又具有能动地生产权力的功能。因此话语与权力之间有着复杂的互动关系。•(福柯《性史》1999年版P98-99)续前•福柯指出,标准化或正常化是控制和自我规范的深化,社会通过纪律管束着人的身体,通过话语来定义何为正常、何为反常;通过标准化或正常化过程来要求人对规范的遵从。•后现代女性主义借用福柯关于标准化、正常化的思想,说明女性就是生活在这样一种社会压力之下,不仅要服从纪律,而且要遵从规范,自己制造出自己驯服的身体。由于社会对于女性特征的认识已经根深蒂固,甚至女性自身亦不加怀疑,女性不自觉地按照社会既有的定位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而这种自律反过来又强化了社会对女性的认识,如此循环女性便不断陷入对自己的约束之中,不会再对自己所承担的责任产生怀疑。特点四:对性别刨根究底的“拷问”•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思路。在性别差异问题上,传统女性主义以可以确定的男性和女性的存在为前提,探求改变性别形象和提高女性价值的途径。而后现代女性主义则认为:除了生物指标以外,人们对某一个体或群体进行性别识别时,依据的往往是某一社会文化对性别的角色行为之规定。如今,性别划分的标准已变得模糊不清。•它提出:没有确定的“女性”和“男性”,因此也没有必要区分男性和女性。特点五:强调尊重女性内部的个体差异•认为:人的特质既不应划分为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两大类,也不该有所谓统一的女性特征。真实存在的是来自种族、阶级及经济地位各异的女性个体。•当争议存在时,解决的路径通常有两个:一是彼此妥协,达成共同的行动纲领;二是彼此之间不调和,各自为政,分别解决各自认为重要的问题。它采取了后者。•它拒绝发展出一个无所不包的解释和解决方法,这种拒绝态度推动了女性主义去发展多重性、多元性和差异。后现代女性主义的重大贡献1)通过对“理性”和二元对立的批判,摧毁男女不平等的根基。它不再重复传统女性主义以“女性主体化”取代“男性主体化”的理论思考模式,而是试图通过“去中心”的理论思考程序,彻底取代作为男性父权主义和整个传统文化的哲学理论基础的“二元对立主客体模式”。2)因承认女性间的差异客观存在而容忍理论上的分歧,由此呈现出宽容和前瞻性。从自己的切身感受出发、以重视女性利益为切入点,关注所有弱势群体的权利,以对异己者的包容提升整个社会的宽容度。续前3)话语权的剖析明确了:女性要获得彻底解放就必须发展出一套属于自己的话语,必须改变男性制定的“标准化、正常化”模式,摆脱“惩戒凝视”,发出自己的声音,通过话语去获取权力。如后现代女性主义思想家伊丽加莱所做:打破男性气质与理性、普适性的联系;号召女性以自己的语言写作自己的故事,并将个人的经验与政治的问题联系在一起写作。后现代女性主义如何本土化的思考•应清醒地看到:女性话语的产生只能是在社会结构性(包括男性霸权)的体制下进行巧妙地“解构”,在“微观”层次上对男权话语进行个人层面上的“抵抗”。•正如女性主义者格洛兹指出的那样,要改变男性霸权话语不是通过改革主义,而是对权力话语最脆弱的地方进行策略性的、局部的打击。只有在多元化话语并存的情况下,才能够动摇男性话语的霸权地位,才利于女性话语的创造与生存小贴士:“后现代女性生存方式”•伴随着后现代思潮的侵入,许多女性的思想和行为中已有了(尽管并不纯粹)今天能称之为后现代的东西,或曰“后现代女性生存方式”。它是一种建立在女性主体意识与主体能动性长足提升基础之上,鼓励“叛逆”和“另类”,推崇多元和差异,带有抵制、抗争传统哲学思想与自我、不羁、浪漫情怀的整合性生存方式。后现代女性的生存方式之特色1.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