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如何“以人为本”?人们经常把“经营”和“管理”这两个词汇联系在一起,很多人也因此认为“企业经营”就是“企业管理”。全世界第一个把“经营”同“管理”概念明确区分开来的是法国的法约尔。他在1916年出版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一书中指出,经营不同于管理。经营是以顾客为核心,充分满足市场需求甚至创造需求,以追求企业最大效益为目的;管理是以员工为核心,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追求企业最优效率为目标。总的来看,经营和管理,一个眼睛向外、一个眼睛向内;它们好比是企业的两只手、缺一不可,完整构成企业家工作的全部。随着并购重组浪潮的风起云涌,在追求最大效益这个目的下,经营又逐渐分成产品经营和资本运营两种截然不同的形式。产品经营仍然致力于如何满足顾客需求、如何创造产品品牌、如何提高技术含量、如何降低生产成本,在最大限度获取利润的同时也实现企业规模扩张;而资本运营则是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其手段包括在资本市场上不断融资、包括不断兼并收购企业、甚至包括不断重组或者卖出手中的企业,最终在实现资本扩张的同时也实现企业规模扩张。与前者相比,它买卖的不是产品而是企业,走的是一条外延扩张的路子,规模扩张的速度自然就比前者来得更快,或者说更容易就“做大”。正因如此,人们也把“资本运营”称为“做乘法”,而把“产品经营”称为“做加法”。当然,另一方面,“做乘法”的风险也比“做加法”要大得多,因为“乘法”做得不好就会变成“除法”、而“加法”做得不好也只不过是变成“减法”而已。为了不让“乘法”变成“除法”,或者“加法”变成“减法”,其关键就在于“管理”。事实上,当很多企业家为了产品经营或资本运营方面的事情忙得焦头烂额、穷于对各种危机进行管理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其实自己面临的是一场管理的危机。很多人都知道,通过加强管理,在提升企业效率的同时,也同样会带来企业效益的提高,这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管理出效益”。但当企业真的面临市场拓展不力或者兼并重组不顺的时候,很多人却又常常“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忘记了应该跳出经营的范畴,回到“管理”或者说回到“人”这个根本问题上去找原因。对此,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在《管理实践》一书中是这样阐述,“利用资源组成一家企业,若仅仅将资源按逻辑顺序汇集在一起,然后打开资本的开关,是不够的。需要的是资源的嬗变。而这种变化是不可能来自于诸如资本、原料之类无生命的资源的。它需要管理。”在所有的资源中,可以发生嬗变的只有人力资源;所谓管理,最重要的也就是对人的管理,或者说是“以人为本”的管理。“以人为本”这几年几乎已经成为一个和“禁止吸烟”一样的流行语了,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词汇在很多地方都被作为标语到处悬挂。可是,当某个理念一旦成为口号或者标语以后,是否能得到执行就不得不让人表示怀疑。相较而言,“禁止吸烟”至少在概念上还是明确的,而“以人为本”,当很多人把它作为标语悬挂在办公室的墙壁上或者作为口号写进企业文化手册的时候,恐怕都还没有真正明白它的含义。经过考证,中国古代最早提出“以人为本”应该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据西汉刘向编辑的《管子》“霸言”篇记载,管仲对齐桓公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而在中国历史上,“以人为本”最有名的则是刘备。当年曹操攻打荆州的时候,襄阳地区有很多的人跟着刘备逃跑,大概难民有十几万,辎重有数千辆,日行十几里,走得非常地慢。曹操派出轻骑,日行一两百里,在后面疯狂追赶。眼看曹军就要追上,手下很多人都劝刘备丢弃百姓先行逃难。据陈寿的《三国志》记载,刘备当时说了这样一段话,“夫济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据说当时感动得很多人热泪盈眶。但是,我们认为,即使是刘备的“以人为本”也还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当企业家嘴里念叨着“以人为本”的时候,心中大概会有这样三种情况。一种事实上是“以人为成本”,着眼点往往是低工资、少福利、慢增长、少用人,也就是如何节约成本上;一种是刘备式的“以人为资本”,用各种办法让人力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以创造更大的效益甚至是帮助自己得天下。关心也好、爱护也罢,在这里都仅仅是手段,而决不是目的。真正的“以人为本”应该是“以人为根本”,也就是一切都要以人为根本前提、以人为根本目的。以人为根本前提,是指以人的需求为根本前提;以人为根本目的,是指以满足人的需求为根本目的。所以,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的需求为本,就是要认真研究不同的人的不同需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去满足不同的人的不同需求。马斯洛提出过著名的“需求金字塔”,将人的需求层次从低到高划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受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其中自我实现是最高的需求。这五种需求好象五级由低到高的台阶,人只有首先满足较低台阶的一种需求后,才谈得上去追求更高一级的需求。很多人常常认为只有“企业文化”才需要以人为本,却忘记了如果工人连工资收入得不到保障,甚至无法养活自己和家庭的时候,你在企业里搞一些诸如员工联欢、文体比赛的“企业文化”活动想去满足他的“社交需求”,只能是缘木求鱼,自然也谈不上“以人为本”。因为现在的他连“生理和安全需求”都得不到满足,企业首先应该做的是要通过薪酬考核系统的改善,让员工通过努力可以获得让他满意的报酬。这种薪酬考核系统的改善和“企业文化”好象没有关系,但它同样是“以人为本”。或者说在这种情况下,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如果薪酬问题没有解决好,员工会不满意;但反过来,薪酬问题解决了,员工就满意了吗?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告诉我们,答案是否定的。赫兹伯格于1959年通过在匹兹堡地区11个工商业机构对200多位工程师、会计师调查研究发现,受访人员举出的不满的项目,大都同他们的工作环境有关,而感到满意的因素,则一般都与工作本身有关。据此,他提出了今天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十分著名的“双因素理论”(全名叫“激励、保健因素理论”)。传统观念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不满意;而根据双因素理论,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相应地,影响职工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可分为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这两种因素是彼此独立的并且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人们的工作行为。所谓“保健因素”,就是那些造成职工不满的因素,它们的改善能够解除职工的不满,但不能使职工感到满意并激发起职工的积极性。它们主要有企业的政策、行政管理、工资水平、劳动保护、工作环境以及各种劳资关系处理等。如果组织能满足这些外部因素,组织成员也不会因此而得到激励,只是不会觉得不满意而已。所以,“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所谓“激励因素”,就是那些使职工感到满意的因素,惟有它们的改善才能让职工真正感到满意,给职工以较高的激励,调动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这些真正对人有激励作用的内部因素,包括成就、认可、工作本身、责任、进步和成长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企业文化因素”。如果组织能够满足成员的这些内部因素,就能使他们感到满意,并达到激励组织成员的目的。如果组织没有满足这些激励因素,组织成员也不会觉得不满意,但失去了激励作用。所以,“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所以,真正的“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应该包括这样两个方面的工作:一个是对保健因素的改善,这包括改善工作环境、加强劳动保护、调整人事政策、改善薪酬待遇等,以让员工没有不满意的地方;另一个是对激励因素的强化,主要是让员工从工作中获得使命感、归属感、责任感、成就感,以真正让员工满意。后者就是属于真正的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工作。需要强调的是,虽然两者都是“以人为本”,但只有后者,才能给予员工真正的激励,也才能把员工真正凝聚在一起。这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