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讲义-刘景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温病学讲稿刘景源,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1943年生,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人。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曾任教于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古典医著教研室、温病教研室,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工作近四十年,曾讲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刺学》、《温病学》、《中医内科学》等课程,在温病学领域造诣尤深。曾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首席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经典课程示范教学项目《温病学》主讲教授,教学光盘已在国内外发行,受到广泛好评。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中医药交流与合作中心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专家、《中国临床医生》杂志顾问。曾应邀到美国、法国、捷克、日本等IO余个国家与国内多个省、市讲学及主持国际中医、针灸专业人员水平考试,进行学术交流。历年来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4部。自20世纪50年代始,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相继成立,与之相适应的高等中医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中医发展史也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一批造诣精湛、.颇孚众望的中医药学专家满怀振兴中医事业的豪情登上讲坛,承担起传道、授业、解惑的历史重任。他们钻研学术,治学严谨;提携后学,.不遗余力,围绕中医药各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充分展示自己的专业所长,又能结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深入研究中’医教学规律和教学手段,在数十年的教学生涯咿,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同时,在不断的教学相长的过程中,他们学,养日深,影响日广,声誉日隆,成为中医各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中医教育能有今日之盛,他们居功甚伟,而能够得到各位著名专家的教诲,也成为莘莘学子的渴望,他们当年讲课的课堂笔记,也被后学者视为圭臬,受用无穷。+随着中医事业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医教育又上升到新台阶。当今的中医院校中,又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师。他们继承了老一辈中医学家的丰富经验,又具有现代的中医知识,成为当今中医教学的领军人物。他们的讲稿有着时代的气息和鲜明的特点,沉淀了他们多年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由于地城等原因的限制,能够索耳聆听名家、名师授课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力了惠及更多的中医人,我们策划了“中医名家名师讲稿丛书”,分辑陆续出版,旨在使后人学有所宗。第一辑【共13种):《任应秋中医各家学说讲稿任应秋内经研习拓导讲稿)刘渡舟伤寒论讲稿李今庸金匮要略讲稿凌耀星内经讲稿》《印会河中医学基础理论讲稿,《程士德中医学基础讲稿王绵之方剂学讲稿,《王洪图内经讲稿)《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刘景源温病学讲稿郝万山伤寒论讲稿连建伟金匮要略方论讲稿丛书突出以下特点:一是权威性。入选名家均是中医各学科的创始人或重要的奠基者,在中医界享有盛誉;同时又具有多年丰富的教学经验,讲稿也广—_刘景源温病学讲稿一是其数十我教学生涯的积淀。入选名师均是全国中医药院校知名的优秀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是本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有较高知名度。二是完整性。课程自始至终’,均由专家们一人讲授。三是思想性。讲稿围绕教材又高于教材,专家的学术理论一以贯之,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充分反映其独特思想的专著。四是实践性。各位专家都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能给读者以学以致用的动力。五=是可读性。讲稿是讲课实录的再提高,最大限度地体现了专家们的授课思路和语言风格,使读者有一种亲切感。同时对于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阐述深透,对读者加深理解颇有裨益。在组稿过程中,我们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大力支持,许多专家虽年事已高,但均能躬身参与,稿凡数易;相关高校领导也极为重视f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在此,对老专家们的亲临指导、.舛整理者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以及各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深表钦佩,并致.以诚挚的谢意。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2月温病是外感四时温热邪气所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温病学,就是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预防与辨证论治的一门学科。因为温病学所包含的病种非常广泛,所以它对多种急性发热性疾病的辨证论治都有重大指导意义,充分地彰显了中医治疗急症的优势。因此,加强滠病学教学,普及温病学知识,使温病学的理论更广泛地指导临床实践,在当前乃至今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本漫病学讲稿》的原稿是本人于2002年9月奉命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经典课程示范教学项目”主讲《温病学》录制的多媒体光盘中的录音稿。这套光盘发行量较大,反映尚好,所以应人民卫生出版社之约撰写本书,就以这套光盘的录音稿为蓝本进行了加工。原光盘是为教学示范而录削的,由于课堂教学的需要,有些内容难免重复,这次整理出版过程中作了删减,个别内容的顺序也作了适当的调整,但仍保留‘了口语的形式。本书可供中医教学、科研、临床工作者参考,也适合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生学习《温病学之用。本书分为上篇、中篇、下篇三大部分。“上篇总论”分为六章,分别讲述了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温病的概念、温病的病因与发病、温病的辨证、温病的常用诊法、温病的治疗等内容。为佼读者更全面、系统地了解与温病学形成有关的历代主要著作及主要温病学名家的学术观点,书中对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作了较详细的讲解,这是本书的特色之一。“中篇各论”分为八章,分别讲述了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秋燥、大头痘、烂喉痧八种温病。在每个病种里,都分别讲述了概念、病因病机、诊断要点与辩证论治。书中时每个证候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方荆也作了详细的阐释,还对某些相疑似的方证作了鉴别分析,这是本书的特色之二。为了使读者对每个病种的传变规律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书中在每个病种后都附有传变规律及证治简表,使读者一目了.然,这是本书的特色之三。“下篇温病学名著选讲”分为二章。第一章“叶香岩外感温热篇》前十条阐释”重点阐发了叶天士的学术思想。第二章“《温痛条辨评介一昊鞠通学术思想探讨”重点介绍了温病条辨》的体例及编写特点、主要内容及其学术思想的核心。这两章的讲述,较少引用前人的评注,主厂刘景源温病学讲稿一要是介绍本人学习叶、吴两位温病学名家著作的读书心得及用于指导临床的体会,这是本书的特色之四。由于书中的方剂都是选自古代医籍,为了使读者了解原书原貌,时方中某些现在已不用或禁用的药物如金汁、犀角等都予以保留而在讲解中加以说明(犀角已禁用,现临床应用时使用代用品)o方剂中仍沿用原书剂量如两、钱·等,现代剂量加括号标注于后。各病种之问的证候每有互相重复,本人在讲述中采取了“详于前而略于后,详于后而略于前”的讲法,比如“内闲外脱证”在风温、春温、暑温中都可以出现,就在前面的风温章中重点讲述,后面不再作为重点d根据自己多年从事《温病学》教学与研究工作的体会,本人认为《温病学》是一门涉及范围极广的学科,它对临床各科的发热性疾病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而《温病学》的理论不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只能是纸上谈兵。所以学习《漫病学》必须紧密结合临床实战,只有做到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验证理论,才能真正理解并掌握《温病学》的内容。可以说,“读经典,作临床”是学好温病学并从而提高临床疗效的必由之路,也是继承发扬、开拓创新的必由之路,我恳以此与中医界同道共勉。由于个人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蚨点或错误之处,欢迎同道师友批评指正。刘素源2007年3月26日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温病学在中医学领域里是一个很重要的学科,它涉及的范围很广,对·临床各科都有实用价值。从《温病学》的性质来说,它应该是临床课程,但是其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是讲基础理论知识,所以历来就把它列为从基础向临床过渡的桥梁课程,可以说是临床基础课程。从临床的角度来说,曾经有人主张把温病学》的内容归入内科学中,这种做法应该说不太合适。为什么?因为温病涉及到很多发热性疾病,而发热性疾病不只见于内科,如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都可以见到,所以必须把它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提出来。温病学说与伤寒学说不一样,它形成的年代较晚。人们对伤寒病的认识很早,从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伤寒论:》,伤寒就形成了完整的学说,它本身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后世对它的研究也非常深入。在《黄帝内经》中虽然也提到了温病,但是并不多,后世发展得也比较缓慢。温病学说形成的时期应该说是清代的中期,到现在也就是260年的时间,所以说它在中医学领域里是一个年轻的学科,是经过历代医学家的不断努力才逐渐形成的,而且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学术思想也在不断发展,最终才形成了完整的学术体系。因为《温病学》涉及到的古代医学书籍和学术观点较多,所以学习温病学兢应该首先对它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有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在谈这个题目之前,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温病、什么是温病学。温病与伤寒都是急性外感热病.,但伤寒是外感寒邪所导致的外感热病,它的病因是寒邪;而温病是外感热邪所导致的外感热病,它的病因是热邪。由于病因不一样,所以温病与伤寒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辨证论治都有很大的差异。温病学就是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预防与辨证论治的一门学科。中医学对温病的认识从根源上应该说导源于中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从《黄帝内经》开始,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大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战国至隋、唐时期。战国时期是公元前475-221年,到秦厂一刘景源温病学讲稿一‘始皇统一六国结束。这段时间出现了中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还有和。它同时期而稍晚的难经》,在这两部书里都有关于温病的论述。而后,在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以及隋、唐时期的一些重要医学文献中,对温病的论述逐渐丰富。1.黄帝内经与《难经关于温病的记载在《黄帝内经》中,提出了温病的病因、病名及某些症状,比如《素问·生t气通天论》中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又说:“冬伤于寒,春必温病”。这两篇中都指出了冬天感受了寒邪,春天必然要发生温病。至于为什么冬天感受了寒邪,春天才发生温病,这两篇里都没有讲,但是.已经把问题提出来了,这就给后世对伏气温病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在后世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认为温病是伏邪发病。就是说,冬天感受了寒邪,当时不发病,寒邪伏于体内,郁而化热,到春天发病。虽然这种理论是后人对《黄.帝内经》进行的解释,但是可以说“冬伤于寒”是温病病因学说的肇始。《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说:“气乃大温,草木乃荣,民乃疠,温病乃作。”这段话是说,春天气温升高了,自然界的草和树木开始繁茂,自然界就流行着一种疠气,入类感受疠气就发生了温病。诸如此类的内容,在《黄帝内经》的。喜Il62篇文章里,有几处叙述,但是不太多。书中提到了温病的名。称,提到了温4病的病因,有的篇目中还提到了温病的症状,但是没有提到温病的治疗。不过。hl。既然它是经典著作,而且已经提出于温病的问题,这对后世就产生了很大影‘响,后世就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对温病进行研究,所以应该说温病学说起源于《黄帝内经》。在《黄帝内经》之后,就是《难经》D《难经·五十八难》中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在这里,“伤寒”这个名词出现了两次,一个是“伤寒有五”;一个是“有伤寒”o“伤寒有五’’中的“伤寒”,是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病的统称。就是说,当时把所有的外感病都称为伤寒,范围.·很广。“有伤寒”中的“伤寒”,是狭义伤寒,是一个具体的病种,就是张仲景的《伤寒论》中所讲的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这两种证候。也就是说,这两种证候是真正的外感寒邪所导致的急性热病。而湿、热、温与寒邪无关,湿温、热病、.温病当然与伤寒不同。可见在《难经》中已经提出了湿温、热病、温病与伤寒是并列的两大类外感病。也就是说,在广义伤寒的范围里,把钋感病分为两大类,一是伤寒类,它包括中风与伤寒;一是温病类,它包括湿温、热病、温病。.《难经》中虽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但还是把温病放在广义伤寒里,还是没能脱离《黄帝内经》的范围,还认为温病的病因是“冬伤于寒”o2.《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方论对温病的认识《伤寒论的作者张机,字仲景,南郡涅阳人,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地区L一上篇总论一刘景源温病学讲稿的人。他的生卒年代大约是公元150-219年。张仲景生活的年代是东汉

1 / 25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