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天津市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教学教法考点系统复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2016年天津市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教学教法考点系统复习资料1.语文学科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整个语文教育现象。2.语文学科教学论的研究方法有观察调查研究法、历史文献研究法、哲学原理研究法、比较分析研究法、经验总结研究法、实验实证研究法等。3.中学语文教育学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门专业必修课。4.从纵向上看,语文教育是将伴随着人的一生的“终身教育”。从横向上看,语文教育是充盈于人的各个活动空间的“全方位教育”。5.1904年,《癸卯学制》颁行,确立了我国的近代学制,开始了分科教学,于是分科教授法应运而生。6.建议把“教授法”改为“教学法”的著名教育家是陶行之。7.1919年,从美国留学归来,时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的陶行知先生提出应对“教授法”课程进行改革。8.1924年黎锦熙先生的《新国语教学法》一书被认为是语文教育学的开山之作。9.中学语文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有观察调查研究法、历史文献研究法、哲学原理研究法、比较分析研究法、经验总结研究法、实验实证研究法。10.语文教育学的相关学科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普通教育学、语文专业理论、心理学、思维科学、评价科学、信息科学和系统科学。11.中学语文教育学的任务是①对师范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终生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奋斗的崇高理想,为将来从事语文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思想感情基础。②指导学生学习语文教育及相关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帮助他们尽可能多地了解基础教育和语文教育学科的理论和知识,为将来从事中学语文教学与中学语文教育研究奠定良好的理论、知识基础。③培养师范生实施语文教育、教学的基本能力,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语文教师职业技能,为将来从事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奠定扎实的专业能力基础。④培养师范生进行语文教育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帮助他们形成研究的意识和习惯,为将来从事光学语文教学育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12.学校语文学科教育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2①语文教育的性质与目标②语文教育的对象及语文学习的规律③语文教育工作者的素养及角色转变④语文教育的课程和教材⑤语文教学的过程与原则⑥语文教学的方法与手段⑦语文综合性学习⑧语文教育的测量与评价⑨语文教育的历史及发展趋势中学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目标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是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目标的。2.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3.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4.制定中学语文教学目标的依据:确定教育目标,要根据社会的需要、确定教育目标,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确定教育目标,要尊重教育自身的规律。5.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体现为:教学目标的多元性、教学功能的多重性、教学内容的广泛性、教学原则的复杂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6.语文能力落实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是指掌握语文工具(语言文字)的能力,中学语文教学要把向学生传授知识、进行思想教育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统一起来,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赫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中学语文教学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即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阅读能力包括认读、理解、记忆、速度等四个因素。写作能力分写作的一般能力和写作的基本能力。写作的一般能力主要是指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写作的基本能力根据不同的划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指各种体裁的文章的写作能力,如记叙文写作能力、说明文写作能力、议论文写作能力、应用文写作能力,即根据各种文体的特点,要求学生具有相应的写作能力。还有一类是写作各种体裁文章所共同要求的写作能力,主要包括审题能力、立意能力、布局谋篇能力、表达能力、修改文章能力。这些能力也是写作的基本因素,在写作活动中属于方法、技巧和技术活动的范围。听说能力主要有这样一些构成因素: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力;语音的鉴别力和运用力;3语义的理解和组织力;评价、判断力和反馈力。7.新课程改革的语文课程目标从以下三个维度来设计:(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目标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放眼世界的开阔胸怀、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培养高品位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二)过程和方法维度的目标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主体意识训练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三)知识和能力维度的目标语文知识目标包括:语音、文字、词语、语法、修辞、标点符号、文言文基础知识、文学知识和文化常识、读写知识、工具书使用知识等。语文能力目标包括:阅读能力目标、写作能力目标、口语交际能力目标、搜集处理信息与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等。8.语文学科性质的理解:(1)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以语言文字为主要载体,而语言文字是人类进行思维与交际的重要工具。语言的作用和中学语文科的任务决定,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语文学科还具有人文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标)。(2)综合性和实践性是语文科的重要属性首先,语文学科是综合性学科,这使它和中学的其它学科都鲜明地区别开来。它的综合性表现为:教学目标的多元性、教学功能的多重性、教学内容的广泛性、教学原则的复杂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其次,语文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要靠实际训练来形成。语文教育发展史1.我国古代到当代比较有影响的语文教育家有孔子、孟子、韩愈、朱熹、梁启超、蔡元培、叶圣陶、吕淑湘、张志公等。2.儒家经典著作《论语》,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3.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理论的是孔子。4.《奏定学堂章程》中规定设立中国文学课,是近代语文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45.所谓国语,指的是全国统一使用的共同语言,用切音、注音字母表示语音,用简字表示新文字,用白话文表示新文学,这就是国语的特征。6.1978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这个大纲,重新明确了语文学科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提出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原则要求。其中,首次提出了语文学科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读写训练,并分别规定了初高中两个不同阶段的目标。语文教师1.语文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2.无意注意往往是在刺激物的直接作用下不由自主的产生的,它缺乏个人的意志努力和积极性,与情绪、需要和兴趣有密切的关系。3.新课程改革后,师生关系发生了改变,教师的角色由“知识权威”变为“平等中的首席”。4.备课主要内容为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和学法。5.新课程中语文教师角色转变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由课程的实施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和实施者;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从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平等的交流者、合作者;从呆板的经验者转变为教学的创新者。6.语文教师素养包括:一、品德素养(一)思想进步,观念要新,这是语文教师的职业灵魂。(二)爱岗敬业,勇于奉献,这是语文教师的职业理想。(三)热爱学生,诲人不倦,这是语文教师的职业情感。(四)言传身教,为人师表,这是语文教师的职业品格。(五)谦虚坦诚,团结协作,这是语文教师的职业作风。二、知识素养(一)语文专业知识素养(二)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素养(三)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素养三、能力素养(一)语文备课能力(二)语文施教能力5(三)教学评价能力(四)科研能力四、心理素质(一)智能品质包括:高度的注意力、敏锐的观察力、清晰的记忆力、深刻的思维力、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强烈的情感、稳定的情绪、广泛的兴趣、乐观的性格等。(二)人格品质1.教师的自我意识2.教师的责任心3.教师对学生的期望4.教师的焦虑5.教师的挫折忍受力五、身体素质(一)体质建壮,耐受力强。(二)反应敏捷,精力充沛。(三)耳聪目明,口齿清晰。学生1.自主性学习具有三个显著特征: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的开放性、学习的建构性。2.注意是对刺激的有意识关注,是将心理活动指向并集中到某些刺激。3.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之外,影响智力活动和智力发展的个性心理因素。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气质和性格等。4.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它具有激发、指向、维持和调节三大功能。5.学生的个别差异主要是指学生学习心理的差异,即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智力、非智力因素的差异。6.有意后注意是在有意注意之后出现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一种注意。7.智力由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基本因素构成。其中思维力是核心。8.记忆就是人脑对有关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认知加工过程。9.“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它包含三方面的含义: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6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处于发展过程中,他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人。10.所谓汉语文学习的五个阶段即接受性学习阶段、发展性学习阶段、自主性学习阶段、研究性学习阶段、创造性学习阶段。11.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灵活性、深刻性、创造性和批判性12.在语文学习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方法:扩大知识视野,发展多种兴趣;把学生原有的兴趣迁移到语文学习中;增强语文教学的形象性;以感情带动兴趣。13.接受性学习:指学习者将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的时候,所学习的内容是以某种定论或确定的形式通过传授者传授的,不需要自己任何方式的独立发现。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教学法,学习者将传授者讲授的材料加以内化和组织,以便在必要时给予再现和利用。14.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在语文学习中都非常重要。智力因素与语文学习(1)注意力与语文学习:要巧妙利用无意注意、要依靠有意注意组织学习、要争取发展学生的有意后注意。(2)观察力与语文学习:善于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传授观察的方法、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3)记忆力与语文学习:充分利用无意记忆,增强记忆力;提高学生对材料的加工水平;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提高记忆效率。(4)想象力与语文学习:可以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或事件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要注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要注意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要注意丰富学生的语言。(5)思维能力与语文学习: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启发思维;要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促进思维力的发展;要特别注意创造能力的培养。非智力因素与语文学习(1)动机与语文学习: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矛盾,激发求知欲;提供成功的机会;引导学生正确归因。(2)兴趣与语文学习:扩大知识视野,发展多种兴趣;把学生原有的兴趣迁移到语文学习中;增强语文教学的形象性;以感情带动兴趣。(3)情感与语文学习:重视培养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要重视师生情感的交流,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师生间感情的交流有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体验,增进他们对教学活动的热情和参与意识;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道德感和美感。(4)意志力与语文学习:对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的教育;给学生提供独立活动、克服困难的机会,是培养意志的重要条件;增强意志品质的自我培养。715.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具体地说,这个表述包含了以下几层含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表明了学习活动中的师生关系。研究性学习是在学校教育和集体教学的环境中进行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的是“指导”或“帮助”,不仅仅是“传授”或“教导”。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创设一种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情境和途径。“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表明了学习的基本形式。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将模拟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研究性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对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学习运用,通过这样一种基本形式和手段,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表明了学习的基本内容。这包括学习如何收集、处理和提取信息;如何运用有关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在研究过程中与人交流和合作;如何表述或展示研究的结果;等等。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1.语文教材的内容由课文系统、助读系统、作业系统和知识系统四部分组成。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由前言、课程目标、实施建议、附录四部分组成。3.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