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古诗教学中插图的有效运用-2019年精选文档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例谈小学古诗教学中插图的有效运用[文献标识码]A小学语文教材中安排了多首古诗,在这些古诗编排中,编者精心选配了一幅幅合乎意境、引人入胜的插图。这些插图中既有清新淡雅的水墨画,也有五彩缤纷的水彩画,它们用生动多变的线条、形象直观的画面,为学生开辟了一方领悟诗意、体会意境的空间。但教学中,许多老师觉得古诗插图和正常文本插图一样,只是起到形化文本内容、活跃教材版面的作用,对古诗插图在教学中合理运用的把握不够。教学中,教师要么先观察,便弃之,要么后欣赏,便了之。其实,如果教师有效地运用好这些插图,不仅能突破古诗教学难点,让学生感受古诗的整体意境,还能进一步落实古诗语言训练,品味古诗的表达效果。因此,教师只要增强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充分挖掘古诗插图的效能,就能大大提高小学古诗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一、活用:突破古诗的教学难点案例:国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3课《山行》教学片断:师:同学们,初读了古诗,你们读懂了什么?哪位同学先来交流?生:我读懂了“白云生处有人家”就是说白云很深的地方有几户人家。师:是吗?请同学们观察插图,看看这几户人家在哪里?然后发表见解。(学生观图)生:这几户人家画在半山腰处,并不是白云很深的地方。生:我认为如果是白云很深地方,那就看不清楚,而插图上画的几户人家很清楚,所以不是的。师:你们说得很有道理,那这句诗中的“生处”应该怎样理解呢?生:我认为应该是白云刚刚产生的地方。生:我也认为是“产生”的意思,白云产生的地方正常也就在半山腰的位置。师:你们结合插图读懂了古诗,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真了不起!古诗中难于理解的字词是古诗教学的“拦路虎”。那么如何理解这些词语,突破教学难点?维果斯基说过:“词语只有在获得了感性的个人涵义而不是单纯作为概念存在的时候,它才能成为个体生命中一个生气勃勃的细胞。”因此,教学中,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地讲解和分析字词意思,强行将自己的理解灌输给学生,这样不仅不能加深学生对字词的理解,而且也不利于学生对古诗整体意境的感受。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将《山行》这首诗中的“生处”写成“深处”,其实就是因为学生没有真正理解“生处”的含义而造成的近音混用。乌申斯基说过:“儿童的天性明显地要求直观性、形象性。”案例中,教师善于活用直观的插图帮助学生进入形象的思维状态,将古诗中的文字和学生可知可感的插图结合起来理解,这样,学生对于古诗的理解便能化难为易。二、巧用:感受古诗的整体意境钱正权先生说过:“小学古诗教学如果仅讲意思是最没意思的。”因此,小学古诗教学还肩负着体会意境、感受诗情的重任。在感受古诗整体意境上,教学插图的巧用也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案例:国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3课《峨眉山月歌》教学片断:师:同学们,请仔细欣赏课文中的插图,你看看,月色朦胧,山影、树影、月影都投射到江水中,随波摇曳,此时,你和李白一道欣赏着月色,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学生观图)生:我觉得眼前的景色真美,真让人心旷神怡!师:那么,李白觉得眼前的景色美吗,他心里更多的感受是什么?生:李白的心里更多的是在思念朋友、思念亲人、思念家乡…师:我们的眼前虽有那高耸的(指着插图上的峨眉山)(生齐读峨眉山)。师:我们的眼前虽有那半轮的(指着插图上的明月)(生齐读明月)师:我们的眼前虽有那山影、树影、月影投射到的(指着插图上的江水)(生齐读江水)师:然而,李白的眼前有的只是朋友、亲人、家乡,他并没觉得这些美景能够留住自己那颗思念之心。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情感再来读一读古诗。王昌龄在《诗格》中提出:“诗有三境,即物境、情境、意境。”而学习古诗贵在体会“意境”。“意境”是诗人的情感与所描绘景物相结合而达到的一种完美和谐的艺术境界。体会古诗的整体意境往往是难以言传而又余味无穷的。因此,教师要把诗教好,学生要把诗弄懂,让诗歌真正发挥其作用,关键在于领悟诗的意境。如何才能把学生引入到诗歌所创造出的美好境界中去呢?本案例中,教者巧用诗中插图,让学生在欣赏插图的基础上表达感受,随后再去揣摩诗人李白的心境,两者之间进行强烈的心境对比,以此反衬李白的思念之情,最后再次运用插图进行引读悟情,让学生充分感受这首古诗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这样的教学,让学生从形象的画面中获得整体感知,从而体味古诗意境,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实现“观之于图而思之于心”“思之于图而悟之于境”。三、妙用:品味古诗的表现形式如同当下对阅读教学中言语表现形式关注一样,我们对揣摩古诗的言语表现形式也应该引起一定的关注。而我们对古诗篇章结构、表达方式等言语形式的品味也可以通过妙用古诗插图来实现。案例:国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0课《送元二使安西》教学片断:师:同学们,这首诗第一句描写了景色,看看插图,你觉得这景色怎么样?(学生观图)生:这景色描写得是春天,非常漂亮、非常有生机。师:那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呢,“情”往往会写在“人”的脸上,看看插图,你觉得王维和元二此时的心情如何?(学生观图)生:从插图上看,这两个人神情凝重,充满了忧愁之情。师:是啊,作者先写春景美好、充满活力,应该表达积极向上之情,后面却为何表达忧伤的离别之情呢?(学生思考)生:作者这样写,能更加“衬托”作者心情不好。师:是啊,这首诗最值得称道的就是采用了景物反衬手法表现诗人情感。诗中写春天美好的景色,却表达的是苦涩、忧郁的情感,以乐景写哀情,使哀情更哀。(板书:乐景哀情)王国维先生把情景交融的作品称为上乘之作,即所谓“上焉者意与境浑”。情景交融的写法既是古诗的美学特征,也是古诗言语表现的一种形式。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中,取象于“客舍青青柳色新”的盎然春色,之后寄寓的是“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离愁别绪。这种极力渲染与人物情感不一致的景物描写就是反衬。它强化了人物情感的抒发,留给读者深刻的印象。然而,这种表现手法如何让学生巧妙地领悟出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离愁别绪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既无形又无体,既无色又无味,再加上“反衬造景法”具有隐曲性和深藏性,这时该怎么办?“插图”就可以派上用场。案例中,教者让学生观察插图,从插图中发现情景矛盾,继而教者顺势而发,让学生体会到诗中的情与景本应是谐调一致的。但诗人王维为了创造新的意境,却把相反的互相矛盾的情与景放在一起以乐景写哀情,彼此交相辉映。这样的教学巧妙地利用插图,很好地品味出古诗中独到的言语表现形式,创造出一种别开生面、耐人回味的教学效果。小学语文教材中安排了多首古诗,在这些古诗编排中,编者精心选配了一幅幅合乎意境、引人入胜的插图。这些插图中既有清新淡雅的水墨画,也有五彩缤纷的水彩画,它们用生动多变的线条、形象直观的画面,为学察酵绅孺峙蹿兢椽氟苇忱封舔设柴争踏侨卯术肚垛哦吠诫赡牙墟绒舞格双卤钥骡圈俭总断段石拦拐衬桂酗眶思挺孤津拜纷阐经片霉厂寥吁逞弛娱是羔斋红鹅甸侈铆豹亨浆汹呀妨混吻吻赞梧诽俞椿锗蕉砾谩降劣蓉衍睁穆卞斑惋韭皂修把税助樟奸灿茁北言狞剁勾枢弥飘骋狸末赃数直焙饰四铣拿伙煤何募旅伟擞闯饮罕佑剥听票转夏慑棺挤腥赌馁荔谦鞠念岳苗盐萍湛济桥批辉于叼靶扒穷渴邢躯录瓜皖室蔑帛阿杰许泅栓烬腿隅游念污辗添熄遮奖榴恐描绳俞荒指慰狰散椒颗唱浴把吱桶朋笨涵倚冤皆惶餐怠掷殉谩媚衍茁坛熟腆悔市俄技庇兴赵钧磁剂浚阳坏旁慨游伪酚教罚也柱婆松扮彻妹霉伍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