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调研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改革开放四十年”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学生姓名及学号马聪梦2018015835所在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年级专业班级2018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3+4)指导老师郝红卫目录一.调查目的3二.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三.调查方式四.调查时间五.调查内容六.调查问卷说明七.调查结果(一)问卷整体分析(二)问卷具体分析八.调查结论与建议九.调查体会附录一:参考文献附录二:调查问卷一.调查目的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种全会做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在这四十年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时期。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有质的飞跃,目前为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经济体。可见,改革开放的成果是非常显著的,涉及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本次关于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调查目的是充分了解改革开放带来的深刻变革。二.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本次调查涉及的对象主要是学校的学生及老师,也涉及到农村的一些自然人。三.调查方式调查采用实地调查、互相交流以及网络查询的方式,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调研,并对调研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四.调查时间2019年五.调查内容改革开放涵盖的面比较广,通过网络以及实地调查和相互交流的结果,了解改革开放在家乡经济、教育的发展状况以及社会民生问题等方面的成效,人们对改革开放四十年间的建议与看法。六.调查问卷说明(1)本调查共有9个问题,问题采用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和简答的方式。(2)此次调查问卷以匿名方式填写。(3)当有超过50%的题目不做回答时,本问卷将做无效处理。七.调查结果(一)问卷整体分析(二)问卷具体分析八.调查结论与建议九.调查体会。1978年举行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后来被称为改革开放的起点。在这次中央工作会议的闭幕会上,邓小平同志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这个讲话实际上是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在这篇讲话中,针对当时特殊历史时期的社会沉闷状况,邓小平同志一针见血地指出:“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他特别强调:“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邓小平同志还讲到,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大家认为进行这个争论很有必要,意义很大。正是这次全会,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的伟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航程。一场思想大解放,给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领域带来了全方位的大解放大发展。包产到户推向全国,人民公社悄然解体,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文艺领域佳作迭出,广大人民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我们完全可以说,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前提,改革开放40年就是不断解放思想的40年,就是恢复和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40年。回想起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改革既有春风浩荡,也有跌跌撞撞。这之后,九十年代初思想理论界依然争论不断,“极左”思潮一度有所抬头,一时间姓“社”姓“资”争论导致人们思想困惑,工作放不开手脚,甚至一些领域改革出现停滞。在这种形势下,1992年1月,88岁高龄的邓小平同志从北京一路南下,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考察,发表了廓清人们思想迷雾的南方谈话。南方谈话带来了新一轮思想解放,市场经济目标确立,股票开始在深圳发行,沿海、沿江、沿边开放的经济格局迅速形成。由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解放思想的过程。从思想解放到理论创新,从观念转变到政策突破,成为每一项重大改革出台与推进的内在逻辑。实践证明,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总开关。不解放思想,就没有40年前改革开放的启航;不解放思想,就打不破计划与市场的禁锢;不解放思想,也没有我们当下的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并大力提倡解放思想,他一再强调:“解放思想是首要的。”“要有新突破,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凝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力量,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解放思想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汇集起14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走出了一条超常规的快速发展道路,一条穷国办大教育的道路,其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发展品质史无前例。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小学教育的普及率在60%左右,现在接近99.9%;中等教育的普及率从6%上升至50%;高等教育也实现了大众化,整个教育发展速度非常之快。从实地调查和师生互动调查上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条:第一,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国家的战略。从十三大报告开始,每一次党的报告都明确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从未动摇。教育经费的增长速度也非常之快。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是改革开放40年教育发展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第二,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从免除农村学费开始,然后到城市,最后在进入新世纪后实现了义务教育的全免费。这也是改革开放40年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就。第三,大力推进教育公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曾面临区域之间教育差距较大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让这一现象得到了有效的扭转。我们增加的教育经费开始优先向农村倾斜、向贫困地区倾斜、向民族地区倾斜、向特殊困难的学生倾斜、向职业教育倾斜……这些措施都让教育公平有了很大的进展。第四,学前教育和高中段教育有了跨越式的发展。学前教育和高中段教育一直是我们国家教育的一个短板,2001年,我国幼儿园只有11万余所,在园人数近2000万。经过学前教育的三年计划及第二个三年计划,2016年,我国共有幼儿园23.98万所,数量成倍增加。高中段教育也进步明显。1990年,我国高中段的毛入学率是26%,2016年,这个数字变成了86.5%,提升了50多个百分点。一般来说,我们把这种在短期内大幅度提升的现象称之为跨越式发展,这也是中国教育一个很重要的特征。第五,全力推进素质教育。1999年,中央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颁布后,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在进行积极探索。国家层面的新课程改革、民间层面的新技术改革、新教育实验等等,大家都在从不同的角度推进中国的素质教育。第六,教师队伍建设有了很大发展。1985年,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1993年《教师法》通过,明确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且逐步提高。在教师培训上,先后有校长培训计划、国培计划等等,做了很多工作。总体来说,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教育无论是基础教育、职业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取得了超常规的跨越式发展。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的40年也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40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什么要解放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相信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的制度优越。它的优越性应该表现在比资本主义有更好的条件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相对于资本主义的优势首先在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初期,自行车曾被视为奢侈品,是年轻人结婚“三大件”之一。诸如“凤凰”、“永久”、“飞鸽”,曾是短缺经济年代人们普遍追求的响当当的知名品牌,而今已成为一个个记忆中的符号。自行车现在依然以共享单车的形式继续为人们日常出行提供方便,但各种样式、各种品牌、各种动力源的汽车作为私家车已经十分普遍地进入了我国普通居民的日常生活。改革开放的相关举措一桩桩、一件件,最终都会落实到每个人的衣食住行上,体现在老百姓的生活安稳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逐步提升上。改革开放40年是当代中国发生重大变革、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的40年。到底是什么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这样巨大的变化呢?就是不断解放和发展生活力。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首要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然而,经历过十年“文革”浩劫的中国人,对于是不是要通过发展生产来改善生活,虽然心有期盼但仍然顾虑重重,因为“唯生产力论”曾经让多少人受到过冲击、遭到了批斗。针对以阶级斗争为纲对全党的工作重心造成的长期严重扭曲,党中央重新科学地确定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针对“文革”余毒对干部群众思想上的严重禁锢,邓小平同志十分鲜明地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他还特别强调:“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这种着眼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改革,逐渐从农村推向城市。我们至今对“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口号记忆犹新。今天看来,这是一句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口号,在当时却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影响。可以说,改革开放40年就是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40年,也是极大解放和发展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40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目前,我国在装备制造、尖端技术等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相当差距,我国仍将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必然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十九大报告强调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新时代在更高层面实现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的一大发明创造;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协同推进各领域改革,努力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各方面体制机制。”改国改革开放发端于农村,开启于农民与土地关系的调整。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取消农业税,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管理体制和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一、农村改革解放了生产力,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以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标志的农村改革,拉开了中国改革的序幕,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主要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13亿多中国人彻底告别了长期的农产品“短缺经济”状态,农业的主要矛盾由产品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连跨新台阶,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解决好13亿多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国的头等大事。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粮食总产量接连跨上新台阶,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吃不饱饭的问题彻底成为历史。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中国的饭碗要装中国粮。(二)经济作物产量快速增长,保障了基本供给。随着市场经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