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青岛闻一多像清华大学校园内闻一多像4、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的精神和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3、抓住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1、掌握文中的生字词,认识臧克家、闻一多两位名人,了解他们的事迹。2、通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文章内容。闻一多先生简介闻一多(1899—1946),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899年生于湖北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五四时即参加学生运动。1922年赴美国留学。•1925年留学回国后,曾先后在青岛大学、清华大学等校任教。•抗战开始后,随清华大学南迁昆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中文系主任。•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抗战不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在李公朴追悼大会上,横眉怒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讲演,1946年7月15日在回家途中,遭国民党反动派特务暗杀,用鲜血和生命写完了自己历史上最壮丽的一页,时年47岁。毛泽东赞扬闻一多:“……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别了,司徒雷登》臧克家简介臧克家(1905-2004),诗人,是闻一多的学生和知己,两人友情深厚。1933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烙印》,这是他最具影响的作品。此后,他陆续出版的诗集。被誉为“农民诗人”。2004年2月5日去世,享年99岁。我们学过了他的诗作《有的人》。云南大学的闻一多塑像自己朗读一遍课文,揣摩语言生动形象,精练含蓄,富有感情和音乐美的特点.地壳校补赫然函寄漂白衰微卓越深宵钻探锲而不舍兀兀穷年警报迭起潜心贯注迥乎不同慷慨淋漓气冲斗牛无暇顾及目不窥园仰之弥高炯炯目光沥尽心血wùjiàojiǒngjiǒngpiǎoxiáxiāo读一读qiàomíhándǒuqiánzhuóqièzuānlìhèkuīdiéshuāikǎi眼睛从不暗中看一看家里的园圃,即专心致志。窥,从小孔或缝隙里偷偷地看。写诗的兴致不起、不发。“作”,起的意思。与过去完全不一样。既,已经。既往,过去。词语积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出自《论语·子罕》,是颜渊赞美孔子的话,意思是“老师之道,越抬头看,越觉得高;越用力钻研,越觉得深”。弥,更加。目不窥园:诗兴不作:一反既往:(国家、民族等)衰落,不兴旺。形容令人惊讶的事物突然呈现的样子。用心专注而深刻。形容情绪、语调十分激动,说法十分畅快。出自韩愈《进学解》辛辛苦苦的一年到头这样做,兀兀,劳苦的样子。穷年,终年,一年到头兀兀穷年:衰微:赫然:潜心贯注:慷慨淋漓:整体感知: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2.由此来看,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有何作用?1.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2.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有何作用?第一部分(1-7):记述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第二部分(8-20):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两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段落过渡。第七段承接上文小结,第八、九段开启下文。(用这些高度概括的话过渡,它的好处在: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方面的情况用极其简明的语言并列地提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1.作为学者和革命者的闻一多,在“说和做”上表现出的主要特点各是什么?为了表现这些特点,作者各选取了哪些事例来证明?他这样做的目的各是什么?小结:结构第一部分(1—7)第二部分(8—18)内容特征具体表现目的作为学者的闻一多的说和做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的说和做“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说”了就“做”,言行一致写作:1《唐诗杂论》2《楚辞校补》3《古典新义》1起草政治传单2最后一次演讲3参加游行示威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争取民主,反对独裁。2.闻一多作为学者时的“说”和“做”,与作为民主战士时的“说”和“做”有哪些不同?彼此有无关联?试根据课文内容做简要分析。•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潜心学术,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作为民主战士的闻一多敢于为人民讲话,对敌人无所畏惧,是“说了就做”。这反映了闻一多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以及对不同道路的选择。他的“说”和“做”相互贯通,正是他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伟大的爱国者、大勇的志士的体现。反馈检测地壳校补赫然函寄漂白衰微卓越深宵钻探锲而不舍兀兀穷年警报迭起潜心贯注迥乎不同慷慨淋漓气冲斗牛无暇顾及目不窥园仰之弥高炯炯目光沥尽心血wùjiàojiǒngjiǒngpiǎoxiáxiāo读一读qiàomíhándǒuqiánzhuóqièzuānlìhèkuīdiéshuāikǎi2、指出闻一多先生钻研古代典籍的目的。(用原文回答)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药方。3作为学者和革命者的闻一多,在“说和做”上,作者各选取了哪些事例?•学者方面•写作:1《唐诗杂论》•2《楚辞校补》•3《古典新义》•革命者方面:•1起草政治传单•2最后一次讲演•3参加游行示威第二课时青岛的闻一多塑像第一部分一、闻一多身上有着怎样的精神?这一部分对闻一多先生的叙述中,穿插了生动细致的描写,试用横线画出来并加以分析,说说体现了他哪些精神和品格。我从(句子或词语)看出闻一多具有的精神。1.“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2.“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零乱”“睡得很少”。3.“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突出了闻先生的研究学问目的是在于救国。这些细节,表现了闻先生的刻苦精神。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4、“你们站出来”,“昂首挺胸、长须飘飘”•具体再现闻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从而突出了闻一多先生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这部分的“说”有哪几种含义?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者告白自己干了什么的意思。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有吹嘘、自诩的意思。这部分的没有“说”主要是赞扬闻一多先生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这部分的“说”有什么含义?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他“说”了,跟着的是“做”。他“说”了就“做”。“说”的含义:对革命的宣传和动员,对反动派的揭露和斥责。作用:赞扬闻一多先生的斗争精神,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品德。品析语言:(课后题三)下列语句读起来像诗,能引发丰富的感受与思考。试揣摩并体会其表达效果。1.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语句化用典故,句式整齐,富于感情,表达了对闻一多钻研精神的赞美之情。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这是比喻的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自20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3、“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灯火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的四壁”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4、“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引用别人所称“何妨一下楼主人”,更是说明他用心之专。夹叙夹议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作为学者作为民主战士总领本部分第1、2段总结本部分第7段第8、9段总结本部分及全文第19、20段过渡总领本部分议论对课文结构所起的作用。形成多种形式的呼应,使文章的结构严谨,而且形成了一种旋律,一种气势,加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夹叙夹议的作用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人物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外貌有许多具体描写。这些描写都能起到具体再现闻一多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历历在目,触手可及,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记叙与描写相结合有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闻一多先生的形象:小结通过学习本文,我们知道:闻一多先生是一名卓越的学者,一位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一位大勇的革命烈士,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他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他是“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光辉典范,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传颂他,学习他!做一个生动的人,大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