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规范》试卷2007-03-0420:28一、填空(每格1分,共42分)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2、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3、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4、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5、数学教案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6、学生是数学学习的评价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7、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案,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8、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9、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10、《数学课程规范》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四个学习领域。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20分)1、数学教案是数学活动的教案,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③)的过程。[①交往互动②共同发展③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案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②)。[①教教材②用教材教]3、算法多样化属于学生群体,(②)每名学生把各种算法都学会。[①要求②不要求]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③)[①联系生活学数学②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③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5、根据《数学课程规范》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案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不再单独出现(①)的教案。[①概念②计算③应用题]6、“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数学思考②过程与方法③解决问题]7、《数学课程规范》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①)的动词。[①过程性目标②知识技能目标]8、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开展(③)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够反映出学生发展与进步的历程。[①自我评价②相互评价③多样评价]9、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②)的过程。[①单一②富有个性③被动]10、“用数学”的含义是(②)[①用数学学习②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③了解生活数学]数学课程规范考试试卷与答案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1、数学教案是数学活动的教案,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过程。①交往互动②共同发展③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案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①教教材②用教材教3、算法多样化属于学生群体,()每名学生把各种算法都学会。①要求②不要求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①联系生活学数学②培养学习数学的爱好③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5、根据《数学课程规范》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案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不再单独出现()的教案。①概念②计算③应用题6、“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数学思考②过程与方法③解决问题7、《数学课程规范》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的动词。①过程性目标②知识技能目标8、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开展()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够反映出学生发展与进步的历程。①自我评价②相互评价③多样评价9、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的过程。①单一②富有个性③被动10、“用数学”的含义是()①用数学学习②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③了解生活数学11、下列现象中,()是确定的。A、后天下雪B、明天有人走路C、天天都有人出生D、地球天天都在转动12、《规范》安排了()个学习领域。A)三个B)四个C)五个D)不确定13、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案理论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C、经常撰写教育教案论文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阅和分析教案理论与教案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14、新课程规范通盘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分为()个阶段。A)两个B)三个C)四个D)五个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规范》并不规定内容的呈现顺序和形式B)《规范》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C)《规范》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D)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制订了中小学各学科的“教案大纲”,以逐步取代原来的“课程标(二)多项选择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A、基础性B、科学性C普及性D、发展性2、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A、动手实践B、自主探索C、合作交流D、适度练习3、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A、组织者B、引导者C、合作者D、评价者4、符号感主要表现在()。A、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B、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C、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D、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5、在各个学段中,课程规范都安排了()学习领域。A、数与代数B、空间与图形C、统计与概率D、实践与综合应用二、是非题1、内容规范是内容学习的指标。指标是内容规范的全部内涵。()2、提倡有教育价值的数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和富有挑战性的。()3、《规范》提倡让学生经历“数学化”与“再创造”的过程,形成自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4、新课标只提倡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不提倡关注获得知识结果。()5、《规范》提倡采取开放的原则,为有非凡需要的学生留出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6、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拟和练习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7、教师应由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转变为知识的传递者和合作者。()8、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不需要转变为数学学习的主人。()9、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10、数学学习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个性倾向。()11、新课标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12、课程规范认为,“数学教案是数学活动的教案”。()13、《课标》中,对于应用问题,选材强调虚拟性、趣味性和可探索性。()14、新课程从第二学段(4——6年级)开始使学生接触丰富的几何世界。()15、在内容的选择上,课程规范刻意追求内容的完整性和体系化。()16、课标对教案要求有所提升的内容有:估算、算法多样化、各类知识的应用等。()17、合理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也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18、课程规范在数学学习内容的结构上,将“量与计量”的内容并入“统计与概率”或“数与代数”等领域。()19、课程规范在数学学习内容的结构上,将“应用题”拆分到加、减、乘、除等基本的运算中,结合“数的运算”抽象和理解数量关系。()20、经验既是知识构建的基础,知识是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填空题1.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2、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和发展性,新的数学课程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和一般能力的发展。3、内容规范是数学课程目标的进一步()。4、内容规范应指关于()的指标5、与现行教材中主要采取的“()——定理——()——习题”的形式不同,《规范》提倡以“()——()——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6、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模拟和()转变为()、()与实践创新;7、改变课程内容难、()、()的现状,建设浅、()、()的内容体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8、从“规范”的角度分析内容规范,可发现以下特点:()()()()。9、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和客观世界中的()。10、在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部分,学生将熟悉简单的()和(),感受()、()、(),建立初步的()。11、课程规范中增加的内容主要包括:()的有关知识,()的有关内容(如位置与变换),(),()的初步应用等。12、数学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和合作者。13、数学教案应该是从学生的()和()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把握基本的()、()。14、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15、“数与代数”的内容主要包括:数与式、()、(),它们都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16、课程规范抛弃了将数学学习内容分为“()、()、()、()、()、()”六个方面的传统做法,将传统的数学学习内容充实、调整、更新、重组以后,构建了“()、()、()、()”四个学习领域。17、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学()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18、数学教案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和已有的()基础之上。19、《规范》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20、“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熟悉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21、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包括()、()、()()22、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信息技术教育和劳动与技术教育。23、“实践与综合应用”在第一学段以()为主题,在第二学段以()为主题。24、与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相比,课程规范在内容的知识体系方面有(),在内容的学习要求方面有(),在内容的结构组合方面有(),在内容的表现形式方面有()。25、数学是人们对()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26、“数据统计活动初步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27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28.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29.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30、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地发展。四、简答题1、与现行教材中主要采取的“定义——定理(公式)——例题——习题”的形式不同,《规范》提倡以什么样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2、数学课程规范规定课程的总体目标包括那四部分?3、新课标设置了那四个领域的学习内容?4、“空间与图形”主要涉及哪些内容?5、内容规范的基础性体现在哪两个方面?6、第二学段(4—6年级)的空间与图形部分,将学习那些知识?7、第一学段(1—3年级)中,学生将熟悉哪些常见的量?8、课程规范中教案要求有所降低的内容有哪些?9、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学习评价应怎样转变?10、怎样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呢?11、从“规范”的角度分析,内容规范有哪些特点?12、课程规范主要删减了哪些内容?13、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学习评价应怎样转变?14、怎样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呢?15、怎样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呢?16、对于应用问题,《规范》是如何进行改革的?17、“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哪些内容?18、课程规范对教案要求有所提升的内容有哪些?19、新课标理念下如何定位学生的角色?20、新教材为什么要引入计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