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学习指南参考答案第一章四、简答题1、简述企业的概念与特征。企业是依法设立的从事营利性的商品生产、流通或服务性经营活动,进行独立核算的社会基本经济组织。具有如下特征:(1)企业是依法设立的经济组织。(2)企业是社会基本经济组织。(3)企业是从事营利性经济活动的组织。(4)企业是实行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2、试述组织的含义与特征。组织是指由复数的人所组成的、具有明确的目的和系统性结构的社会实体。组织的特征:每一个组织都有其存在的目的;组织都是由人所组成的;组织都存在着一种系统性结构,用以规范、调节和限制组织成员的行为。3、为什么说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1)管理是一门科学,是指它以反映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2)管理是一门艺术,是指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有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技巧的技能和诀窍。3)有效的管理艺术以对它所依据的管理理论的理解为基础,因此二者之间不是互相排斥,而是互相补充,是有机的结合。书本:1.简述管理的基本特征。1)管理是一种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3)管理的“载体”是组织;4)管理具有明确的任务、职能和层次;5)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2.管理学的特点:一般性、综合性(边缘性)、实践性、历史性。五、论述题1、什么是管理职能?管理有哪些主要职能?各个层次的管理者在履行职能时有何异同?管理的职能就是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所从事的活动或发挥的作用。管理的主要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计划职能就是要明确组织的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途径或方法。组织职能就是对组织结构进行安排和设计以实现组织目标。领导职能就是运用各种适当的方法,对组织的成员施加影响,努力营造出一种使组织中的成员能够全心全意、士气高昂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奋斗的气氛或氛围。控制职能包括监督、比较以及对工作执行过程进行纠偏。不论是哪个层次的管理者,其工作的性质和内容都不外乎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几个方面。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工作上的差别,不是职能本身不同,而是履行各项管理职能的程度和重点不同。高层管理人员花在计划、组织和控制职能上的时间要比基层管理人员的多些,而基层管理人员花在领导职能上的时间要比高层管理人员的多些。即便是就同一管理职能来说,不同层次管理者所从事的具体管理工作的内涵也不完全相同。如,就计划工作而言,高层管理人员关心的是组织整体的长期战略规划,中层管理人员偏重的是中期、内部的管理性计划,基层管理人员则更侧重于短期的业务和作业计划。2、管理者有哪些技能要求?它们与管理者所处的层次有何关系?管理者需要具备三种基本的技能,即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技术技能指对于某种特定专业领域的知识的熟悉和掌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业务方面的技能。人际技能指管理者在与人沟通、激励、引导和鼓舞人们热情和信心方面的技能。概念技能指对复杂事物的洞察、分析、判断、抽象和概括的能力。这几种管理技能的相对重要性随管理者在组织中的层次不同而有所不同,对于基层管理人员而言,技术技能最为重要,人际技能也是非常有益的,但概念技能的要求则相对较低。对于中层管理人员而言,技术技能的重要性有所下降,人际技能的要求变化不大,但概念技能的重要性有所上升。对于高层管理人员而言,概念技能和人际技能最为重要,技术技能的要求则相对较低。3、试论管理的二重性及其现实意义。管理的二重性是马克思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一方面,管理是由于有许多人进行协作劳动而产生的,是由生产社会化引起的,是有效地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需的,因此它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管理又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具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了解和掌握管理的二重性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1)有利于总结我国管理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二重性理论是我们认识和掌握管理的特点和规律,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的指导思想。(2)有利于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二重性原理是我们正确分解资本主义管理和社会主义管理的共性与个性,大胆学习外国先进管理经验的理论依据。(3)、有利于结合国情、企情学习、运用及探索有特色的管理模式。由于管理具有社会属性,因此,学习外国经验不能照搬照抄,必须结合国情、企情,兼收积蓄,为我所用,自成一家。六、案例分析案例1管理工作的特性二人都有责任,A的主要责任是用人不善;B的责任是负直接领导责任,是一种失职行为.案例2、升任总裁后的思考1、变化趋势:一开始担任基层管理者,主要起到带领员工完成既定任务,起模范带头作用;继而担任中层管理者,即装配部经理,首先应该了解高层管理者的思路和想法,然后按照自己的工作办法和工作思路去带领基层管理者及员工开展自己的工作;最后担任副总裁、总裁,要能给中层以及基层和员工们带来一个发展的思路,保证企业平稳的前进。随着他职位的升迁,管理职责在不断扩大,从管理一个团队到一个部门,从部门之间的协作到整个企业的进步,反映了三个层次之间关注目标的差别。2、对于总裁而言,首先要有战略发展眼光,能判断出企业今后将要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其次要有良好的财务素养,最后要有很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和用人能力。目前来看,财务方面比较欠缺,战略规划方面略有基础,用人能力根据现有材料难以评论,但其沟通能力应该足够,不然很难做到总裁这个位置。3关注财务、市场以及战略发展。另外就是寻觅合适的人才第二章管理思想的演进三、简答题1、简述泰罗科学管理的基本原则。答:(1)确立每项工作的科学的工作方法。(2)合理地选择工人,做到人适其事。(3)教育、培训、强化工人以使他们按照科学方法来工作。(4)管理当局与工人精诚合作,共担工作和责任。2、简述法约尔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答:(1)企业的六种基本活动: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2)管理的五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3)14条管理原则:劳动分工、权利和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人员的报酬、集权、等级制度、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3、简述理想行政组织理论的特点。(马克思韦伯,组织理论之父))答:(1)明确的分工;(2)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3)正规化的人员任用;(4)职业管理人员;(5)遵守规则和纪律;(6)非个人的人员关系。4、简述霍桑试验的结论。(人际关系学说的内容)答:(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单纯追求金钱收入的“经济人”。(2)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这种非正式组织是企业成员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具有共同的社会感情而形成的非正式团体。这种无形组织有它特殊的感情、规范和倾向,左右着成员的行为。(3)新型的领导在于通过对职工“满足度”的增加,来提高人们的“士气”,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4)存在着“霍桑效应”。书本:1.简述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要点: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2)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是怎样在管理者和工人之间建立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3)挑选和培训第一流的工人;4)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在标准化的工作环境中操作;5)采用刺激性工资报酬制度激励工人努力工作;6)把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区分开来,以科学工作方法取代经验工作方法;7)提出管理中的分权、授权与例外原则;8)主张实行职能工长制。四、论述题1.现代管理理论包括哪些主要学派,试论述其主要观点。1.答案要点:(1)管理过程学派。这一学派的创始人是约法尔。其主要特点是把管理学说与管理人员的职能联系起来。他们认为,无论是什么性质的组织,管理人员的职能是共同的。(2)经验学派。代表人物是德鲁克和戴尔。他们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管理学问题。不少学者认为,经验学派实质上是传授管理学知识的一种方法,称为“案例教学”。实践证明,这是培育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很有效的途径。(3)系统管理学派。该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它是由目标和价值、结构、技术、社会心理、管理等五个分系统组成。它提出,必须以整个组织系统作为研究管理的出发点,应该综合运用各个学派的知识,研究一切主要的分系统及其相互关系。系统管理学派突破了以往各个学派仅从局部出发研究管理的局限性,从组织的整体出发阐明管理的本质,对管理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4)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是西蒙。该学派认为,管理就是决策。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都是决策的过程,管理是以决策为特征的;决策是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管理人员应该集中研究决策问题。(5)管理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主张运用数学符号和公式进行计划决策和解决管理中的问题;经营管理是管理科学在管理中的运用;信息情报系统就是由计算机控制的向管理者提供信息情报的系统。(6)权变理论学派。该学派认为,由于组织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外界环境的影响,组织的管理并没有绝对正确的方法,也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理论,任何理论和方法都不是绝对有效也不是绝对无效,采用哪种理论方法,要视组织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环境而定。(7)社会系统学派。该学派创始人是巴纳德,主要理论观点是:一切组织都是由一个相互协作的个人“自觉地、有意地、有目的地”组成的协作系统,是一种人的相互关系的体系;任何协作系统,无论级别高低、规模大小,都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信息的交流;经理人员的职能是在一个信息交流系统中作为相互联系的中心;领导者必须有某种道德规范,具有承担责任的能力,能够在别人身上创造出一种道德力量。(8)管理文化派第三章计划职能概述四、简答题1.简述目标的作用。答:(1)为管理工作指明方向;(2)激励作用;(3)凝聚作用;(4)目标是考核主管人员和员工绩效的客观标准。2.简述计划工作中的政策与程序及规则有什么关系。答:规则与程序的区别在于规则指导行动但不说明时间顺序,可以把程序看做是一系列规则的总和,但规则可能是也可能不是程序的组成部分。规则与程序本质都是抑制思考。规则也不同于政策。政策的目的是指导行动,并给执行人员留有酌情处理的余地;而规则虽然也起指导行动的作用,但是在运用规则时,执行人员没有自由处置权。3.简述计划工作的基本步骤。答:(1)估量机会;(2)确定目标;(3)明确计划的前提条件;(4)确定实现目标的备选方案;(5)评价备选方案;(6)选择方案;(7)拟定派生计划;(8)用预算将计划数字化。4.计划有哪些具体作用?答:(1)应对变化和不确定性;(2)使组织集中全力于目标;(3)使组织的活动经济合理;(4)为控制奠定基础。5.简述目标管理的特征。答:(1)目标管理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2)强调自我管理、“自我控制”;(3))促使下放权力;(4)注重成果第一。书本1.计划工作的基本原理:(1)限定因素原理;(2)许诺原理;(3)灵活性原理;(4)改变航道原理。2.简述计划工作与其他管理职能的关系。(1)计划工作相对于其他管理职能是处于首位的,因为不仅从管理过程的角度来看,计划工作先于其他管理职能,而且在某些场合,计划工作是付诸实施的唯一管理职能。(2)计划工作影响和贯穿于组织工作、人员配备、领导工作及控制工作之中。计划工作对组织的影响是,可能需要在局部和整体上改变一个组织和结构,设立新职能部门或改变原有的职权关系。计划工作对人员配备的影响是可能导致需要调整部门主管,调整和充实关键部门的人员及培训员工等。组织结构和员工构成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领导方式和激励方式的改变。未经计划的活动是无法控制的,没有计划知道的控制是毫无意义的,计划工作为控制工作提供相应的标准,之间是连续不断的循环关系,新的计划是连续进行控制工作的基础。五、论述题1.试述计划工作的重要性。(意义)(1)应对变化和不确定性。未来的不确定和瞬息万变使得计划成为管理的必不可少的活动,周密的计划和科学的预测将使得未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被降到最低限度;(2)使组织集中全力于目标。周密的计划有利于使各部门的努力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