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看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看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发展摘要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从历史发展外在空间的特定视角表明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原理和趋势,是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用来把握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尺度和方法论原则。它立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这一事实,突出强调了世界性的相互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意义,揭示了文明的相互借鉴和效仿对历史进程的加速作用,从而说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以来,人类历史有可能跳跃性发展的历史趋势。这就为分析当代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动力、机制和最终的方向以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当前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种客观事实,实际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己联为一个整体,任何一个民族国家所发生的任何一个问题都是一类的问题。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信息电子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问题不仅深刻影响着人类的实践活动,也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理论思维,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当代的全球化虽然在经济、政治以及人们的价值观上呈现出新的特点,但在本质上,它依然没有超越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视域。当代中国发展同样是在世界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它与近代以来的中国发展一样也面临着现代化与西方化的二难选择。这种历史性选择的启示是我们既要向西方学习,又要弘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并对二者的结合做与时俱进的理解。关键词:世界历史;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基本概念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在德国思想家赫德尔、康德、歌德、黑格尔等“世界历史”观点基础之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轨迹做了深入、科学的分析,创立了科学的“世界历史”理论。这一理论最早体现在他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并分别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中较为系统地加以展开。他以唯物史观为根源,在批判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世界历史”理论,并用这一理论来分析和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的问题。这一理论的实质是:世界历史作为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产物,虽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并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形态,而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基本前提。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内容(一)“世界历史”成因论“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根本动因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有本性—机器大工业、日益扩大的世界性交往与资本的矛盾运动,而不是黑格尔所谓的“自由意识”。(二)“世界历史”时代双重后果论随着世界历史的形成,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人类社会前进的脚步骤然加快。与此同时,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了资本的世界体系。(三)“世界历史”性个人论作为“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的伴生物,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个人的发展获得了广阔的空间。然而,在资本统治的时代,“世界历史性个人”的发展始终受到异己力量的支配。这种状况只有到了共产主义世界历史时代才能够得到根本的改变。(四)“世界历史”整体与各个国家的关系论世界历史是各个民族和国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作为一个系统整体,它有着超越于各民族和国家之上的“系统质”,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其运动方向和规律的影响。但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形式上或顺序上的特殊性,反而以此为前提。(五)“世界历史”时代论从严格意义上讲,世界历史分为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和共产主义世界历史时代,而在前资本主义时期,世界历史只是以萌芽状态存在。可见,世界历史理论并不等同于唯物史观的全部内容,而是集中反映着马克思主义对近代以来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同时兼具历史认识方法论的功能,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也是如此。实际上,这一理论一经创立就成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分析和研究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工具。三、“世界历史”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同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揭示以及整个唯物史观的制定结合在一起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通过对世界历史的探讨,从总体上弄清了社会形态的内在联系及其演进序列,从而发现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另外,世界历史形成后所产生的国际生产力、国际生产关系等诸多范畴对于丰富唯物史观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然,科学的“世界历史”理论的建立始终是鼎立在唯物史观这一坚实的基础之上的。这说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唯物史观是高度统一的,世界历史道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外在表现,唯物史观揭示的是社会发展的内在机制。所以,一方面,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于创立、发展唯物史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另一方面。唯物史观又是马克思分析世界历史现象的理论基础。四、世界历史发展的新阶段—经济全球化(一)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一般认为,“全球化”一词最初是1985年由经济学家T。莱维于提出的。他用该词形容此前20年间国际经济的巨大变化,即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的扩散。因此,当人们讲到全球化时,其原意应是经济全球化。目前,最权威的定义是1997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的:“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l'5】此定义描述了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和表现形式,揭示了各国或地区间在这个过程中所联结起来的紧密的相互关系。但其中没有强调一体化的作用结果,表明全球化只是一种微观活动的作用过程。该定义较全面地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现象和本质。使人们可以了解到:第一,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它的产生与发展由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所决定,是自发的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第二,经济全球化是一个经济微观活动的作用过程,是由各国或地区通过微观经济主体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经济活动的过程。第三,各国或地区或其微观经济主体是以在全球实现资源配置优化为目的、按照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要求,开展经济活动的过程。第四,生产要素、货物、服务和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在速度、广度、深度和密度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发展。第五,在这一过程中,各国或地区的依赖关系加强,相互交织,相互制约。总之,经济全球化内涵非常的广泛,一般意义上,资本、商品、服务、劳动及信息超越市场和国界进行扩散的现象都被认为是经济全球化。(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与特点经济全球化是在当代资本主义的主导下进行的,是由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动起来的。在此进程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控制的国际经济和金融组织制定有利于它们自己的全球规则,强迫发展中国家遵守,以推行其经济霸权主义,谋求最大利益。然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必然性、必要性、可能性。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属性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要求,是科技进步的结果。另一方面,它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意识地推动的结果。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方式的全球化,特点如下:第一,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是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第二,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体系的全球化。第三,经济全球化是世界范围内经济运行规则的全球化。第四,经济化是全球利益结构重新调整的过程。(三)经济全球化的表现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传统的国际分工正在演变为世界性的分工。第二,贸易自由化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第三,国际资本流动达到空前规模。第四,金融全球化的进程明显加快。第五,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第六,国际经济组织的协调作用不断加强。五、世界历史背景下中国社会的发展抉择(一)在经济全球化冲击下我们对社会主义理论和制度创新中仍然存在的问题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制度的创新,仅仅20多年的历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存在不足之处和需要完善的地方。目前,突出的问题是理论创新和制度安排的不平衡性。首先,理论层面的不平衡性。我们在理论层面上,还缺乏在经济全球化冲击中对这一价值目标的有力证明:社会主义价值目标是如何在经济全球化冲击下优越于新自由主义价值目标的?社会主义这一价值目标如何在当代中国理论层面上展开,并且怎样筑起防止新自由主义理论冲击的“防火墙”,从而使社会主义沿着自身既定价值目标的方向前进?我们需要深化理论的创新以解决这种矛盾。其次,制度层面的不平衡性。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与新自由主义所推行经济私有化、贸易自由化和政府非控制化的制度性措施截然相反,中国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建构进行了根本的创造,在坚持公有制的基础上,共同发展多种所有制结构,实施多种分配方式;在借鉴市场经济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坚持政府的宏观控制等,但是,这些制度层面的创新,在内部仍然还缺少体制性、机制性层面的制度与之相配套,即在这些创造中如何运用具体制度性措施保证根本制度的体现。再次,制度层面与理论层面的不平衡。可以说,当前我们在理论和制度层面的平衡问题上,突出的表现为重理论而轻制度,面对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使人眼花缭乱的思潮,我们引进了许多最新和最前卫的理论,但是对它们的制度背景的了解却是片面的。对于中国而言并不缺少知识经济的理论,而真正缺少的是激励产生知识经济的制度。那种热衷于理论表层的论道,而疏忽于制度深层的建构和对理论相应的制度层面的营造,集中反映了我们制度建设与理论层面建设的矛盾。(二)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趋向对中国社会主义未来必然选择的挑战1、经济市场化的挑战经济全球化的市场化与中国的市场化都是一种客观大势所趋,而且在字面的“市场化”上也很难区别两种市场化的实质。但是,中国市场化的未来无疑具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涵,从它与经济全球化的市场化的关系来看,两者具有意识形态层面的对立和技术操作层面的兼容等双重关联,如果对当前和今后一个长期发展的趋势展望,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市场化必然在面临着意识形态和市场建构能力的长远挑战。2、政治民主化的挑战经济全球化冲击下的“政治民主化”的强势语言,直接的政治内涵就是针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所谓失败,证明西方的价值观和民主制的优越性和在世界范围内的胜利。如何在经济全球化的政治民主化浪潮冲击面前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如何在西方越来越咄咄逼人的所谓世界主义民主大棒面前维护自己起码的民主—国家的主权和人民的生存权,这是走向21世纪去争取实现基本现代化的中国面临的极其重大考验!3、思想文化多样化的挑战思想文化的多样化,在中国面向经济全球化挑战中的内涵与一些国家推行经济全球化的思想文化多样化的内涵是不同的。面向世界的中国,思想文化的多样化是为了更多地了解这个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地繁荣我们的科学文化,更快地赶上先进的国家和民族,但是,这从来不是或者不等于在指导思想上的多元化。经济全球化时代,新自由主义作为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极其霸气的一面,同时,也道出它时代经济的市场化、政治的民主化浪潮,同化一切国家和民族的企图。从长远来说,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中国,面对思想文化的多样化的实践,挑战是极为严峻的!(三)现代中国在理论和制度创新中迎接挑战社会主义理论和制度的创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我们今天不是仅仅停留在一般意义上来认识这个长期性,而是真正着眼于“长远”来认识它的长期性,就必须为这个长远未来确立理论和制度创新的根本原则。为了国家和民族的长远生存和发展,有些抽象的原则,有些脱离改革开放现实的意识形态的框框,有些眼前的争论,是可以超越的;为了国家和民族长远繁荣和兴旺,有些陈旧的思维方式,有些历史的包袱,有些习惯的偏见,是可以抛弃的。全球化的一个长时段进程,为中国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学习机会。从长远未来出发进行理论和制度创新的中国,不仅要反思自己五千年文明的,哪些是仍能滋养我们的“精华”,哪些是阻滞我们实现现代化的糟粕?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同时与国际接轨,不断实行理论与制度的创新,从而在全球化世界体系中使我们能够拥有站在世界前列的资本。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