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明朝灭亡的政治及经济原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9.2.下MOTHERLAND论坛摘要:明朝是我国历史上封建皇权最为集中的时代,明朝的皇帝集行政、法律、军事、监察等于一身,形成了高度集权的政治局面。在明朝末年,受其本身政治因素的影响,加上外在社会经济、自然灾害等因素,从而造成了明王朝无法扭转的衰败局面,对此,下面就明朝灭亡的政治、经济等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关键词:明朝灭亡政治原因经济原因浅谈明朝灭亡的政治及经济原因文/孟祥麒关于明朝灭亡的原因,可以从政治、经济、自然等方面进行分析,由于政府腐败、党争严重,财政空虚、经济混乱、军事衰败,加上大规模的自然灾害,导致明朝流民四起,而明朝的各地官员赈灾不力,中饱私囊,还需要面对后金的侵略,无法有充足的时间、精力安排流民,造成了社会动荡、民心不稳,在内忧外患下,明朝走向了灭亡。一、崇祯皇帝的个人性格因素明朝的最后一任皇帝崇祯具有很强的政治智慧及操控力,与诸多开国皇帝一样,崇祯勤于政事、不近女色,且崇祯年轻力壮,不受他人控制,有着很强的敏锐嗅觉。但是这些因素也使得崇祯造成刚愎自用的极端,崇祯对个人能力十分信任,使得他对内阁大臣、地方官员都不信任,崇祯待人多疑,导致很多能挽救危局的文臣武将都遇到了悲观下场,在内忧外患下,崇祯过于急于求成,为此不惜对身边的大臣免职抄家。同时崇祯不能对自身的情绪进行有效掌控,其在执政期间,换了50多名首辅,只要是没有按期完成任务的,都会被免职,甚至还会被斩首,在这种高压政治局面下,很多大臣都变得谨小慎微。此外,崇祯本身也存在优柔寡断的性格,李自成即将进入北京时,要求崇祯封王赐银,甚至愿意抵抗后金,但是崇祯因为首辅大学士不表态,就放弃了最后挽救明朝的机会,崇祯本身缺乏作为皇帝应有的担当,使得本可以延续的明朝灭亡,加速了后面的朝代更迭。二、明朝灭亡的政治原因分析(一)两辅政系统斗争加剧政治内耗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设置两辅政制度是希望进一步加强皇帝的专制权力,保证自己掌握的军政事务不会被架空,内外廷辅政机构分解了以往的相权,通过内廷、外廷共同执掌,避免了一方过大而出现威胁君权的情况,这种制度在当时稳定了政治局面,保障了皇权统治。但是在明朝的中后期,特别是在明末时期,两辅政系统的弊端越发明显,带来了极大的政权不稳定现象。明朝初期的几任君主可以很好的掌握内外廷辅政系统,保证中央权力的高度集中,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家经济建设,但是在明朝后期的几任君主,要么消极怠政,要么顽劣无知,要么暴虐嗜杀,很难掌握内外廷权力平衡。内、外廷辅政系统为了争权夺利,不停的开展斗争,其血腥、残忍程度也是空前绝后,明末党争起源于1593年,也就是万历二十一年,首先是东林党与齐党、浙党的斗争,然后是魏忠贤宦官势力的阉党,斗争十分激烈,朝廷内部人员,甚至是在外督抚更替十分频繁。天启皇帝在登基后,首先任用东林党人员组成内阁,随后在很短的时间就信任魏忠贤,朝廷被魏忠贤带领的阉党把持,东林党受到了迫害,直至崇祯上位后,惩治阉党,东林党再次把控局面,但是到了崇祯二年,阉党再次反扑东林内阁,把持朝政,朝廷变化极快无疑对明朝来说是极大的打击。(二)两辅政系统并存严重干扰边关防务众所周知,所有的军事行动都需要在统一的指挥下进行,如果没有统一指挥,军队将会变得无所适从,必然会在战争中失败,而战争的成败往往会决定一个王朝的兴衰。在明朝末期,由于君主黯弱,两大辅政系统都想在边关防务、战守上获得控制权,导致边关防务干扰十分严重,如代表内阁、六部的总督、巡抚,代表宦官机构的有镇守太监、监军太监。太监监军可以说是明朝独有的,而这也显示出了两大辅政机构的严峻斗争,明朝末年,在山西、辽东、大同等军事重地,都有监军太监的存在,这些人不懂军事、不知战备,却要为总兵、巡抚发号施令,特别是在魏忠贤带领的阉党,派太监到宁远、山海关等地收揽兵权,严重的干扰到前线指挥,导致在后金入侵时,明军作战束手束脚,战争失败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三、明朝灭亡的经济自然原因(一)大规模贪腐造成财政枯竭在明朝末年,灾荒、瘟疫、战乱不断,流民四起,要想应对这些内外危机,就需要朝廷有充足的财政收支能力。而明朝末年,其财政收支存在“两条线”的情况,除了正常的国库外,皇帝自己有一个“内库”,其资金来源主要是盐税、矿税等,这些税收并不是进入国库,而是专门供皇帝享乐,由于皇帝“内库”的存在,使得各地藩王贵族都具有免税的权利,造成了国库支付能力逐渐减弱,朝廷的很多政策都受到了资金制约,而为了增加国库收入,就会加大税收征收力度,不断增加税种,普通民众的粮饷、税负不断加重,进一步引起了民愤。与此同时,明朝官员的贪污腐败程度空前严重,民众的税负越大,官员的贪污程度就越严重,即便是面对旱灾、洪水、蝗灾、瘟疫等情况,朝廷官员首先想的不是救灾,而是从中获取好处,这无疑加速了明朝的灭亡。(二)自然灾害频发引起农业经济受损农业经济损失与自然灾害的发生有直接的关联,我国古代是以农业立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明朝十分显著的经济特征,其稳定性可以为皇帝提供想要的财力、物力,但是这种小农经济十分脆弱,如果遇到自然灾害就会发生严重的损失。在明朝末年,极端天气十分常见,如暴雨、旱灾、罕见严冬等,导致明朝农业经济受到了极大影响,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其可以说是明朝的财富重地,而罕见严冬的出现,造成了极大的农业损失,与此同时,明王朝流民四起,地方官员及朝廷对流民处置不当,加上“三响加派”,造成了饥民激变,引起农民起义。以小农经济为主的明朝,面对自然灾害,会大规模减产,甚至会造成人口大量死亡,同时在灾害救济时,如果处置不当,还会引起一系列问题。在明朝末年,土地兼并现象十分严重,皇室贵族、地主疯狂的掠夺土地,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会极其民变,加剧明朝的灭亡步伐。(三)自然灾害降低赋税征收在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下,农业必然会减产,这也会对明朝的赋税收入带来极大的影响,崇祯上位当年,财政支付高达500万两白银,而国库却处于枯竭状态,加上后金崛起、入侵,87祖国2019.2.下一种交流方式,是人和人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媒介,是将人和语言文化形成一体的媒介。根据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变化而变化,根据社会生活发展而演变,从这个表面上能够充分看出语言具有一定社会属性。语言和文化在社会生活中是共同进步和发展的,语言文化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使得语言表现的更加全面和具体,语言是能够有效区分人和动物的有效方法。在生物层面上对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人和动物之间具有一定相同性,不过在社会生活发展中,人们通过不断交流逐渐形成了语言,而动物之间交流就并没有形成语言,使得人和动物在交流上出现不同。语言组成只要是通过符号形成的,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固定的格式,最终被人们表达出来。语言在社会活动中也展现了一些特殊的关系,可以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法展现给人们观看和思考。语言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有一定特殊性,语言能够通过不同形式和社会生活进行沟通和联立,再加上自身具有独立性和广泛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活的发展。四、结语没有语言,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会出现问题,同样,没有社会生活参与的语言是不全面的,所以将语言和社会生活充分融入在一起,使得语言和社会生活能够共同进步和发展。参考文献:[1]王媛.互动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浅析[J].知识经济,2014,(18):38-38.(作者单位:郏县第一高级中学)文化的神秘色彩。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慷慨大义;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巾帼豪气;张骞自请出使西域的开拓精神;陶渊明归隐田园的高雅淡泊;更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中错生帝王家的词人李煜;和一生坎坷波折却写出“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之”的旷达文人苏轼。中华民族之丰富人格尽含于此,正是历史中一个个传奇的人物,才赋予中华民族魅力而多元的人格特征。只有将历史人物的故事讲好了,中华文化的精彩才能被逐渐揭露在世界人民的心中。六、如何做好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首先从其形式外观上着手,将其设计成符合现代人审美的文化表层。再继续深入,辩证看待传统文化的内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真正正确的价值观导向融入传统文化的内涵。另外,在宣传传统文化时,也要注意将其适应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性别人的文化需求,同时也要进行文化教育方式的创新,以盘活文化市场资源;也要增强历史名人效应,向世界展示出色的中国传奇。七、结语由此看来,具有活力的新的中华文化,自然要从过去的传统中破茧成蝶。“破茧”需要我们打破文化的时代局限,筛选出精华,抛弃冗杂;而“成蝶”靠的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让中华文化如大鹏展翅,高飞于世界当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只有从古卷残书和繁文缛节中真正“活化”的中国传统文化,才具有远大的前途和强大的生命力。而如何让文化在万世传承中立于不败之地,是我们世世代代中国人需要探讨的永久命题。(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文化艺术|边关吃紧,崇祯皇帝想要集合物力、兵力与后金一战的条件都没有。自然灾害的发生不仅对农业带来极大影响,同时也引起了畜牧业的损失,在明末,每一次的自然灾害除了有人员伤亡以外,还有严重的牲畜损失,在明代,牲畜可以说是最主要的农业动力,牲畜的损失进一步加剧了农业损失,从而影响到朝廷征税。此外,在崇祯时期,自然灾害的发生还对杭嘉工商业发达地区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在自然灾害下,杭嘉工商业发达地区是缺乏生产原料,工商业发展难以维持下去,这就带来了严重的后果。频繁的自然灾害一方面对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带来困难,朝廷的正常征收难以进行,另一方面还需要朝廷进行赈灾,而朝廷本身缺乏充足的钱粮救灾,加上后金的入侵,朝廷又需要加重赋税,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四)极端天气使得明朝在战争中处于劣势努克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并起兵反明后,在明朝与后金的近30年斗争中,明朝都处于劣势,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极端天气的出现。明朝末年,极端天气频发,从而引起了大量流民、边军将士后勤不足、牲畜冻死等一系列问题,并且与后金军对相比较,明军更加不耐冻,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明军的战斗力。此外,明军在对付后金的起兵时,火器是最有利的手段,但是在极端天气下,火器难以发挥其作用,加上明朝政治腐败,后勤不足,很难与后金军队对抗,从而加剧了明朝的灭亡。四、结语综上所述,明朝的灭亡与崇祯皇帝的为人处世、明朝当时的政治、经济、自然等因素都有极大的关联,在实际中,为了更好的分析明亡时期的社会变化,并以此为鉴,就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这样才可以保证分析的全面、准确。参考文献:[1]王安达.浅谈明朝灭亡的政治与经济原因[J].名家名作,2018,(01):151-152.[2]宫厚醒.浅谈内阁制度在明代政治中的特点及地位[J].人间,2016,(23):114.[3]杨洋.自然灾害对明朝灭亡的影响[J].宿州学院学报,2016,(05):73-77.[4]张磊.明朝两大辅政系统对于明朝灭亡的影响[J].黑河学刊,2016,(06):101-102.[5]康威.法学角度浅析明朝的衰亡———读《万历十五年》有感[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04):117-118.[6]李凌煜,李沅格.浅析明朝东林党失败原因[J].牡丹,2016,(06):170-171.[7]刘洁君.浅析明朝监察制度及对当今的启示[J].史志学刊,2014,(02):57-59.(作者单位:内蒙古一机集团第一中学2016级7班)(上接第81页)(上接第82页)88

1 / 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