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学汉语的语法偏误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外国人学汉语的语法偏误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1期鲁健骥本文以偏误分析理论为依据,探究初学汉语的外国人的语法偏误在各种语法形式上的表现,以及学习策略—母语干扰、过度泛化等—与教学失误对语法偏误产生的影响。我们的做法是,直接或间接搜集到的以英语为母语的初学汉语的学生的偏误做形式上的归纳,共得192项,并按偏误的性质把它们分为遗漏、误加、误代、错序四大类。对外汉语教学的语法项目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词语的使用,也包括各种词类的使用,尤其是副词、连词、助词等虚词的使用,也包括各种短语(如介宾短语)、结构等的使用。另一类是句法项目,包括各句子形式(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则主要表现为句型的教学)。这两大类语法项目都会有遗漏、误加、误代、错序的偏误,所不同的是,前者是与词语的意义、用法有关的偏误;后者是由词语充当句子成分使用上的偏误。下面我们将以偏误的四种类型为基本框架,对外国人学汉语的语法偏误,进行一些分析。一遗漏偏误顾名思义,遗漏偏误指由于在词语或句子中遗漏了某个/几个成分导致的偏误。遗漏偏误常常出现在下列情况下:1.某些意义上比较“虚”的成分比较容易被遗漏。这包括某些副词、连词,特别是复句或结构中某些起关联或呼应作用的副词、连词。在我们的资料中有遗漏偏误的复句结构有:不管⋯,[都]⋯(注:[]中的成分为被遗漏者,下同。)宁可⋯,[也]⋯另如:结构:除了⋯以外,[都]⋯除了⋯以外,[也]表示强调:一点儿[也」不⋯疑问代词活用:谁[都/也]⋯以上这些起关联或呼应作用的副词、连词之所以容易被遗漏,原因就在于它们的意义比较“虚”。卜丁是关联词语,处于句首的那些,地位突出,说话人要说这些话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些词,二般(实际上我们没有发现一例)不会漏掉。与学生的母语对比,这些词语(除“而且”外)都是不出现的。就复句结构说,虽然也有对应的成对词语,但是在英语的复合句中只能出现其中之一,两个都用是典型的偏误。至于“beside”,“except”,“notintheleast⋯,“anyone/noone”这些与“除了⋯以外,都⋯”,“除了⋯以外,也⋯”,“一点儿也不⋯”等相对应的词语,使用时根本没有与“都”,“也”等对应的成分。这些都构成了对外国人使用这些结构的干扰,而造成遗漏偏误。再如外国学生在使用某些动词一结果补语词组时,常常遗漏一个成分(动词或结果补语),如:(1)记[住]听[到]听[见]看[见]跑[到]寄[给](2)[听]完(了)[看]完(了)[做]完(了)[学]完(了)在汉语中,这样的动补词组的两个成分,在语义上一般都是一主一次,次要成分往往是比较“虚”的。以上第一组是前为主,后次;第二组是前为次,后为主。外国学生的偏误恰恰是遗漏了次要成分。这不是偶然的。从思维过程说,他们常常只想到主要成分,而没有想到次要成分。再就是在学习这些词组之前,他们往往已经学了前边的动词,在他们还不熟悉或者还没有掌握这种新的结构形式的时候,还不能自觉地把两个成分联系起来,或者还不能从意义上把已经学过的动词和新学的动补词组区别开来,因而造成遗漏。2母语的干扰也是造成这种遗漏偏误原因之一。上面第二组中各词组的意思在英语中可以用一个词“tofinish”(完)表示。虽然我们可以把这一组中的四个词组分别译为“tofinishlistening”,“tofinishreading/watching”,“tofinishdoing”,“tofinishstudying”,但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并不常这样说。这种情况造成了对学习汉语这一类动补词组的干扰。2·同类词语中用法特殊者容易被遗漏。如“天、星期、月、年”是一个表示时段的时间名词系列,其中“天、星期、年”被认为具有量词性,直接跟数词:“一天、一(个)星期、一年”;“月”是这个系列中的特殊者,在与数词连用时,中间一定要像普通名词一样用量词,说“一个月、两个月”,量词“个”不能省略。但是外国学生不知道“月”在这个系列中的特殊性,说出*“我在北京语言学院学中文三[]月”这样的带有遗漏偏误的句子。按照一般规则,容词作定语时,都可以直接修饰(有时后边要加“的”)中心语,但“多”作定语时前边必须加“很”。正因为学生没有掌握这一特殊情况,所以才出现遗漏“很”的偏误,说出诸如“我们学校有[]多学生”这样的句子。3.需要重复的成分容易被遗漏。如:(1)*打球[打]了三个钟头(2)*看小说[看]累了(3)*他有照相机,也[有]录音机。(4)*李老师教文学,也[教]历史。前两句话在结构上需要重复动词;后两句因为“也”是副词,只能修饰动词和形容词。这里应该重复“有”和“教”。造成这类偏误的原因主要是母语的影响。前两例是因为英语中没有汉语这样的形式而造成遗漏。后两例的偏误是学生把英语的“also”的用法套用在“也”上造成的。4.附加成分,如词尾、结构助词等,容易被遗漏,如:(1)*他们打[得]很好。(2)*他们看[的]木偶戏非常有意思。(3)*上星期日下午玛丽看[了]三个钟头小说。造成这种遗漏偏误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是这些附加成分都是学生母语中所没有的,在他们还没有掌握的时候,往往采取初学外语的人经常采取的策略—简单化。再者,就例(1)来说,也有母语影响的间题。英语中,一般用状语表达汉语的状态补语(对外汉语教材中通常称作“程度补语”)的意思。学生实际上是把想好了的一个英语句子(Theyplayedwonderfully.)逐词翻译成汉语。5.汉语中是复合成分,英语中是单纯成分时,常常受母语影响出现遗漏偏误。例如:(1)*从他[那儿/家/左边/身上⋯](2)*往嘴[里/边⋯](3)*在河[里/上/边/对岸⋯]从上面的例句可以看出,偏误都出在介词“从、往、在”的宾语上。“从、往、在”的宾语必须是表示处所的名词、代词或方位词,一般名词和代词(即不表示处所或方位的)必须加上表示处所的名词、代词或方位词,才能作“从、往、在⋯的宾语。英语中与“从、往、在”相对应的“from,towards,at(in,on⋯)”对宾语没有这个限制,只有表示人所在地方的时候,才用“his,Tom’s”之类的形式。把英语介词的用法用在汉语上,就出现遗漏偏误。实际上,这种偏误还发生在“到、来、去”等动词的宾语上,道理一样。6.表达中需要,但还没有学到,或学到了还没有掌握时,会出现遗漏。我们的学生是成年人,他们具有健全的、完全的思维,他们要用学到的有限汉语去表达复杂的思想,就必然会遇到一些表达不出来的东西,这时候就会形成遗漏偏误。例如:(1)*左边(的)[那〕张床是我的。3假如要说“那张床是我的。”学生是不会漏掉“那”的,可是又加上了“左边”,形式就复杂起来了,初学者表达起来就困难了。而漏掉“那”,也可以从母语方面找原因。“左边那张床”在英文是“thebedontheleft”,学生已经正确地把“ontheleft”,译作定语,放在“床”的前边,而且他知道“床”的前边还应该有量词,就是不知道如何处理“the”,因而出现了偏误。(2)*你不[要]做那件事。这里学生想说的是“Don’tdothat,”我们一般把“don’t”译作“别”,可是在没出“别”的时候,学生已经有表达“别”的意思的需要了。但他们只学过“不”,而全教材中又没有把“Don’t”跟“不要”对应起来,学生只好用“不”代替“不要”,造成遗漏。二误加偏误比起遗漏偏误来,误加偏误的情况比较单纯,多发生在这样一些语法形式上:在这些语法形式中,在通常情况下可以/必须使用某个成分,但当这些形式发生了某种变化时,又一定不能使用这个成分。这时,初学汉语的外国学生就常常由于不了解这种条件的变化仍然使用这个成分,因而出现偏误。这里所说“通常情况”下的语法形式,往往是比较简单的常用形式,也是学生最先学到的形式。比如,形容词谓语句一般是基础汉语教学阶段最早学习的几种句式之一。关于形容词谓语句有一条规则:在肯定形式中,谓语形容词前要用一个意义弱化的“很”,如果不用“很”,则句子有比较的意味。这一条规则也适用于形容词作状态补语的情况。但是,如果作谓语或状语的形容词前边受其他表示程度的状语修饰,就不能再用“很”;形容词谓语后边带状态补语时,它前边的“很”也不能再出现。教学中比较强调弱化的“很”的使用,而在学到其他程度副词修饰谓语或状态补语(由形容词充任)的时候,却没有同时说明这时应该去掉“很”,引起学生的误会,以为“很”总是跟着形容词的,于是便出现了其他副词状态与“很”并用,或者状态补语与“很”并用的偏误。例如:(1)*她非常[很]高兴。(注:[]中的成分是误加的,下同。)(2)*你[很]非常好。(3)*啊,你的房间多么[很]干净啊!(4)*这本小说多么[很]有意思啊!(5)*小明[很]高兴得直流眼泪。(6)*老大娘[很]感动得直哭。(7)*她变得越来越[很]爱生气。“了”是一个带有语法标志性质的词尾,但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标志,使用起来有很大的灵活性。但也有一定要用或一定不能用的情况。外国学生常常把它看成一个完全的语法标志,并且把它与英语中的某个语法范畴等同起来。这样,在某些情况下就会造成误加偏误。例如:(1)*从前我每星期都看[了]一个电影。(2)*50年代每到国庆节天安门广场都举行[了]游行。(3)*我是一个星期以前来[了]的北京。(4)*我们是在国贸大厦看见[了]谢利的。(5)*我们是跟老师一起去[了]颐和园的。例(1)(2)都是表示过去发生的经常性行为,例(3)一(5)是用“是⋯的”结构强调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的句子,动词后边都一定不能用“了”,学生在这里用“了”,一是不了解“了”的性质和用法,过度泛化了“了”的使用规则,二是把英语一般过去时态的用法套用在“了”上,造成了偏误。4“的”和“地”分别是定语和状态的标志,但也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要用。有时候一定不能用。下面各例都是过度泛化造成的偏误:(1)*我们买了许多[的]瓶啤酒。(2)*我朋友是德国[的]人。(3)*我常常[地]看电影。(4)*他决心[地]克服困难。“被”的情况类似。“被”只适用于一部分有使动意义的动词。汉语中有为数不少的动词,表示被动意义时,不能使用“被”,用了反而成了误加。如:(l)*他的作品[被]展览在大厅中间。(2)*房间[被]扫干净了。(3)*那篇文章[被]修改完了。再如,汉语的否定形式一般是在动词、形容词前加“不”或“没(有)”构成的,但这一点不适用于可能补语。在学生学过了大量其他句子的否定形式之后再学可能补语的否定形式时,也造成了误加偏误,如:(1)*吃[得]不了(2)*搬[得]不动总之,误加偏误可以从两个方面找到根源,一是学生把某些语法规则过度泛化,二是把母语的相近形式的规则套用在汉语上。三误代偏误误代偏误是由于从两个或几个形式中选取了不适合于特定语言环境的一个造成的。这两个或几个形式,或者是意义相同或相近,但用法不同;或者只是形式上有某种共同之处(如字同),而意义和用法不同;或者是用法相同,意义相反。总之,这些都是很容易使初学者发生混淆而出现偏误的。1.词语的误代:我们从中找出发生误代的成对词语有:或者/还是(意义相同,用法不同)一点儿/有一点儿(意义相同,用法不同)二/两(意义相同,用法不同)不/没(有)(意义相同,用法不同)分/分钟(意义相近,用法不同)刚/刚才(意义相近,有一个相同的字)还/还有(意义相近,用法不同)来/去(意义相反,用法相同)才/就(意义相反,用法相同)对于/关于(意义不同,词性相同,有相同的字)举行/进行(意义不同,用法不同,有相同的字)什么/怎么(意义不同,用法不同,发音相近,有相同的字)次/下儿(意义相近,用法不同)2.语法形式的误代:这种情况多由于母语干扰造成。汉语的两种语法形式有时在英语中是用一种语法形式表达的。也就是说,其中有一种是英语中所没有的,学生常用英语中有相应形式的那种来代替,于是就出现了误代。例如:英语的状语在汉语中有时是状语,有时是状态补语;学生说汉语时,该用状态补语的地方就常用状语代替:(1)*[太晚]来(2)*[迅速一点]发展(3)[很多地]应用这三个例子说明,学生虽然选错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