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一合格性考试考点汇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2018年合格性考试考点汇总必修一一、天体系统(1)、概念: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2)、组成和级别:天体系统的由大到小的排列:1.总星系2.银河系,河外星系3.太阳系4.地月系(见下图)二、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宇宙环境(1)、太阳系的组成以及八大行星的位置特征(2)、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宇宙环境1、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安全的宇宙环境);2、日地距离适中(据图做题)三、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为地球提供光和热,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主要能源2、太阳辐射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素。(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黑子和耀斑,分别发生在光球层和色球层,活动周期都是11年。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地球气候的变化与黑子的活动有一定的相关性)②太阳活动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③太阳活动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磁暴”和“极光”)。四、地球的圈层结构(1)地球的内部圈层1地震波:横波(S波)和纵波(P波)及特点。纵波:传播速度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2、两个面:莫霍界面33km古登堡界面2900km的含义及岩石圈的范围(见下图)2(2)、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可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各个圈层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并共同促进地球外部环境的演化。生物圈的含义及特点(见课本28页)五、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首先大气直接吸收部分太阳辐射受热升温;剩余大部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使地面温度升高,地面又会向外辐射能量,大气吸收大部分地面长波辐射从而受热升温。(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反射、散射、和吸收(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原理):近地面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大部分能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了保温作用。六、热力环流(1)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2)原理:近地面空气的受热不均,引起气流垂直方向上的上升或下沉运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引起大气的水平运动,从而形成热力环流(3)热力环流的实际应用: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城市的热岛效应),并能用相关原理解释这些现象的成因。七、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地理意义(1)水循环的概念及主要环节31、概念: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2、主要环节及分类:主要环节,水循环环节主要包括: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径流(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下渗等。水循环类型:海陆间循环(大循环)以及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小循环)3、水循环示意图4、水循环的意义(1)维护全球水量平衡,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2)促使自然界物质的运动,从而使地球表层各圈层之间,以及海陆之间实现物质的迁移和能量的交换;(3)水的循环运动还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八、常见的地貌(1)、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褶皱和断层岩层褶皱构造的基本形态是背斜和向斜,新形成的褶皱,背斜是山岭,向斜是山谷。背斜的特点是岩层向上拱起,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一般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作用,常被侵蚀成谷地,它在地质构造上属背斜构造,在地形上称为山谷。向斜的特点是岩层向下弯曲,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向斜槽部受到挤压作用,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反而常常形成山岭。它在地质构造上称向斜构造,在地形上称山岭。(2)、外力形成的地貌:侵蚀和沉积地貌1、侵蚀作用:产物离开原地,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如:流水侵蚀:V型谷,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喀斯特地貌(溶蚀);风力侵蚀:风蚀蘑菇,雅丹地貌;冰川侵蚀:U型谷2、堆积作用:流水沉积如:冲积扇(河流出山口),冲积平原(河流中下游),三角洲(河流入海口),;风力沉积如:沙垄、沙丘,黄土高原的形成。4九、常见的自然灾害及防避措施(1)、地震的危害及防避措施1、地震的危害:强烈地震可以造成建筑物倒塌和损坏,设备和设施损坏,交通、通讯中断和其他生命线工程设施等被破坏,以及由此引起的火灾、爆炸、瘟疫、有毒物质泄漏、放射性污染、场地破坏等重大造成人畜伤亡和财产损失。2地震的防避措施:地震时,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钟,此时要保持冷静,能撤离时,迅速有序地疏散到选定的安全地区,不要拥挤在楼梯和过道上。来不及撤离,应就近避震,震后再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避震时,要注意保护头部,如用枕头顶在头上,用脸盆顶在头上,用书包顶在头上用双手护住头部。(2)、寒潮的危害及防避措施1、寒潮的危害:寒潮引发的大风、冰冻、雨雪等灾害对农业、交通、电力、航海、以及人们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见课本91页)2、寒潮的防避措施:重要的是发布准确的信息和预报,做好防寒准备。(3)、台风的危害及防避措施1、台风的危害:台风的破坏力主要由强风、暴雨和风暴潮三个因素引起,强风可以颠覆海上船只,摧毁房屋,折断树木,刮断电线;暴雨可以导致巨大的洪涝灾害;风暴潮常冲破海堤,引起海水倒灌。2、台风的防避措施:及时发布台风准确的信息和预报对于减少台风危害极为重要。台风来临前,应准备好手电筒、收音机、食物、饮用水及常用药品等,以备急需;关好门窗,检查门窗是否坚固,取下悬挂的东西,检查电路、炉火、煤气等设施是否安全。出海船舶要及时回港、固锚,船上的人员必须上岸避风;船舶在航行中遭遇台风袭击,应主动采取应急措施。52018年合格性考试考点汇总必修二一、人口密度及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1)、人口密度:人口密度是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人口数量。通常使用的计量单位有两种:人/平方公里,人/公顷。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分布状况的重要指标。我国人口密度分界线,一般来说,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2)、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自然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是通过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及自然资源等各种因素实现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包括社会生产方式和生产发展与布局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此外,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扩大了人类活动的空间范围,并促使交通沿线的人口日益稠密。还有一些其他社会因素,诸如重大人口政策和经济政策的变动、战争、灾荒、疫病、传统观念等。二、人口迁移及影响因素(1)、人口迁移的概念及标准(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见课本)三、区域环境承载力与合理容量主要区分两个概念及影响因素(见课本)四、城市空间结构及主要功能区(1)城市空间结构概念(2)、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及特点五、地域文化及城乡景观(1)地域文化含义及代表性事物(2)城乡景观差异乡村和城市所呈现出的景观差异,是由于生产方式的不同造成的.乡村的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城市的居民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非农业生产活动.乡村:因地理位置,多从事农业等(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副产品、渔业等),人口稀疏,交通不发达,建筑分散,低层建筑居多。城市:因地理位置优越,有较多人居住,从事非农业,如服务业等人口密集,高层建筑居多,建筑也很密集.六、城市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的含义及主要标志(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见课本)七、工业、农业区位因素及工业集聚(1)、农业、工业区位因素(见课本)(2)、工业集聚(见课本)八、常见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对区域的影响(1)、常见的交通运输方式:五种及各自的优缺点(2)、交通运输方式对区域的影响:一个是聚落一个是商业网点九、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大气污染和酸雨原因及现状1、全球气候变暖主要原因:自然原因:地球处于间冰期,人为原因: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而使温室效应增强。产生的后果:冰川消融,沿海低地和一些岛屿被淹没,海水受热膨胀,海平面上升,风暴潮和洪涝灾害加剧,海水倒灌导致土地和农田盐渍化2、臭氧层.破坏现状:南极上空破坏最严重原因:氟氯烃化合物的大量排放危害:影响人类健康、农作物和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63、大气污染:污染源—燃煤和汽车尾气污染物—燃煤中的硫氧化物和烟尘等、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铅等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降水。酸雨成因——硫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进入大气层后,与水汽结合形成硫酸、亚硫酸、硝酸,使降水呈现较强的酸性危害——毁害森林,使湖水酸化;腐蚀建筑物、塑料和金属设施;使土壤酸化,导致农作物减产(2)、可持续发展含义及原则(见课本)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