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十七章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Insulinandoralhypoglycemicagents滨州医学院药理教研室王超云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目前全球有DM病人1.7亿,中国超过4000万,发病率2.5%。每20个死亡者就有一人是患DM。世界糖尿病日——11月14日定义:糖尿病是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长期的高血糖及伴随的蛋白、脂肪代谢异常,会引起心、脑、肾、神经、血管等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异常,甚至会造成器官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概述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病理生理改变: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脂肪、蛋白质以及继发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临床表现: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病因: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DM(diabetesmellitus)Characteristics:hyperglycemiametabolismdisturbanceMainsymptoms:PolydipsiaContinuoushungerPolyuriaWeightloss诊断标准1999年WHO公布,同年得到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的认同,并建议在中国执行具有典型症状空腹血糖≥126mg/dl(7.0mmol/l)餐后血糖≥200mg/dl(11.1m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成人75g葡萄糖,儿童1.75g/kg体重,总量不超过75g,2小时血糖≥11.1mmol/L(200mg/dl)诊断:空腹血浆葡萄糖≥7.0mmol/L(126mg/dL)1.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nsulindependentdiabetesmellitus,IDDM1型2.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on-insulindependentdiabetesmellitus,NIDDM2型90%美国糖尿病协会(ADA)1997年提出了新的糖尿病分类标准糖尿病的分类1型,IDDM2型,NIDDM1.三多一少吃得多、喝得多、排尿多,体重减少2.并发症糖尿病临床表现常见的并发症1、糖尿病性心脑血管病2、糖尿病性肾病3、糖尿病性眼病4、糖尿病性神经病变5、糖尿病性的性功能障碍6、糖尿病下肢坏疽病变7、感染的机会增多: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皮肤感染,伤口不易愈合。糖尿病性溃疡Thisisanexampleofadiabeticfootulcer三道防线预防糖尿病;预防糖尿病并发症;降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引起的残废和早亡五架马车(1)饮食控制(vegetables,fruit,lowinfatandcarbohydrates)(2)运动疗法(atleastwalkfor30min.mostdays)(3)糖尿病自我监测。(4)糖尿病教育及心理治疗。(5)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如磺脲类、双胍类、阿卡波糖、胰岛素及中医药。糖尿病治疗原则第一节胰岛素历史结构体内过程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糖尿病的治疗1、胰岛素的使用常规注射剂吸入剂、口腔喷剂研制胰岛素泵2、口服降血糖药物3、健康人胰岛细胞移植到DM患者的肝脏中已成功InsulinHistory1889:去胰腺犬1921:胰腺浸膏1922:胰腺中分离提取1960:搞清基本结构1965:结晶牛胰岛素1980:重组DNA技术生产胰岛素(Insulin,Ins)[来源]1.由胰岛B细胞分泌,由两条多肽链组成的酸性蛋白质,分子量为58080Da,含有51个氨基酸,其中A链21个aa,B链30个aa2.药用:来自猪、牛的胰腺;人工合成;基因重组人胰岛素的化学结构1.吸收普通制剂胰岛素口服无效,皮下注射,部位2.代谢肝脏、肾脏灭活谷胱甘肽转氨酶、蛋白水解酶、肾胰岛素酶3.排泄10%由尿液排出体外[体内过程]Pharmacokinetics1.Absorption:subcutaneousinjection(S.C.).(前臂外侧和腹壁)2.Metabolism:Halflife:9-10min3.PreparationsInsulinpreparations分类制剂给药途径起效h高峰h持续h给药时间、次数短正规胰岛素皮下/静脉0.3~0.72~45~8餐前0.5h,3-4次/日,急症效半慢胰岛素锌混悬液皮下0.5~1.02~812~16餐前0.5h,3-4次/日中低精蛋白锌混悬液皮下1~26~1218~24早餐前1h,1或2次/日效慢胰岛素锌混悬液皮下1~26~1218~24早餐前1h,1或2次/日长精蛋白锌胰岛素皮下4~614~2024~36早/晚餐前1h,1次/日效特慢胰岛素锌混悬液皮下4~616~1820~36早/晚餐前1h,1次/日一、对代谢的影响1.糖代谢:①↑糖的利用:②↑糖原的合成和贮存:③↓糖原的分解和异生:[药理作用]2.脂肪代谢:↑脂肪的合成,(-)脂肪的分解游离脂肪酸与酮体生成↓3.蛋白质代谢:↑Pr合成,(-)Pr分解,氨基酸的转运↑4.促进K+进入细胞内,降血K+5.其他:心率↑、心肌收缩力↑、肾脏血流量↓长时间作用:刺激细胞增殖促生长Ins+InsR-α→InsR-β磷酸化→激活β-TPK→细胞连续磷酸化→血糖↓[作用机制]一.糖尿病1、1型DM(IDDM)2、NIDDM(2型)经饮食或用口服降糖药未能控制者3、DM急症如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临床应用]4、DM伴有合并症重度感染、消耗性疾病、高热、妊娠、创伤、及手术等。二.细胞内缺钾胰岛素+氯化钾+GS极化液防治心肌梗死时的心律失常[制剂]1、短效制剂:正规胰岛素2、中效与长效制剂:胰岛素+碱性蛋白(珠蛋白,精蛋白)+微量锌3、单组分胰岛素(高纯度)1.低血糖症:最常见、最严重表现:饥饿,昏迷,出汗,心跳加快,休克,脑损伤处理:饮用糖水或摄食(轻),静脉注射(重)注意:教会病人熟知反应,及早发现区分低血糖昏迷与酮症酸中毒性昏迷、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2.过敏反应一般轻,偶尔引起过敏性休克(结构差异;纯度较低)[不良反应]3.胰岛素抵抗:①急性抵抗原因:拮抗物质↑、pH↓、游离脂肪酸↑、酮体↑处理:正确处理诱因;调整酸碱、水电平衡;加大胰岛素剂量②慢性抵抗:指用Ins200U以上,且无明显的低血糖反应原因:受体前异常受体水平变化受体后失常4.脂肪萎缩:见注射部位,女性>男性急性抵抗:诱因:并发感染、创伤、手术、情绪激动等应激状态所致机制:1、血中抗Ins物质↑;2、血中FFA↑、酮体↑妨碍葡萄糖的摄取与利用3、PH↓引起Ins与Ins-R结合↓处理:处理诱因+加大Ins用量慢性抵抗:无并发症者用Insulin200U/d机制处理产生抗InsulinR抗体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InsulinR↓换用其它Ins/高纯度Insu1in靶细胞膜Glucose加口服降血糖药转运系统失常PathwaysofinsulinPortablepeninjectionContinuoussubcutaneousinsulininfusiondevices(CSII,insulinpumps)InhaledinsulinInjectionpen一、胰岛素增敏药临床常用药物:噻唑烷酮类化合物: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吡格列酮(pioglitazone)曲格列酮等第二节口服降血糖药一、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高血糖特点:1.降低骨骼肌、脂肪组织和肝脏的胰岛素抵抗2.罗格列酮可降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浆Ins、游离脂肪酸二、改善脂肪代谢紊乱:罗格列酮可↓2型糖尿病甘油三酯、增加总胆固醇和HDL-C[药理作用]三、对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防治作用:特点:1.抑制血小板聚集、炎症反应、内皮细胞增生产生抗A粥作用2.延缓蛋白尿的发生,减轻肾小球的病变四、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特点:1.罗格列酮可增加胰岛B细胞面积、密度和胰岛中胰岛素含量2.抑制胰岛B细胞的凋亡3.降低高胰岛素血症和血浆游离脂肪酸水平激活过氧化酶增殖体受体γ1.提高和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2.增强胰岛素受体数量和信号传递3.降低脂肪细胞瘦素和TNF-α的表达,降低胰岛素抵抗4.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5.增加外周组织葡萄糖转运体1、4等的转录和蛋白合成[作用机制]治疗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不良反应]1.副作用有嗜睡、肌肉和骨骼痛、头痛、消化道症状等2.曲格列酮对极少数高敏人群肝脏毒性较大,可引起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临床应用]主要药物第一代:甲苯磺丁脲(tolbutamide,D860)、氯磺丙脲(chlorpropamide)第二代:格列本脲(glyburide,优降糖)、格列吡嗪(glypizide)格列美脲(glimepiride)第三代:格列齐特(gliclazide)二、磺酰脲类[作用及机制]1.降低血糖:特点:↓正常人血糖,对胰岛功能尚存在的患者有效,对严重糖尿病或切除胰腺患者无效机制:①刺激胰岛B细胞产生和释放胰岛素②降低血清糖原水平;③增加Ins与靶细胞的亲和力[体内过程]磺酰脲类促进胰岛素释放机制2.对水排泄的影响:格列本脲、氯磺丙脲有抗利尿作用机制:与促进抗利尿激素(ADH)的分泌,增加其作用,尿量↓3.对凝血功能的影响:第三代磺酰脲类药物可使血小板粘附力↓,刺激纤溶酶原的合成1.用于胰岛功能尚存在的2型糖尿病且经饮食控制无效的轻、中型糖尿病2.尿崩症:仅选氯磺丙脲[临床应用]1.消化道反应(胃肠不适)2.过敏反应(皮肤过敏)3.低血糖反应(药物过量)4.CNS(嗜睡、神经痛)5.造血系统反应(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不良反应]1.竞争血浆蛋白与保泰松、水杨酸钠、吲哚美辛、青霉素、双香豆素等合用可↑降糖作用2.乙醇的影响饮酒的同时服该类药,可引起低血糖3.氯丙嗪、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药、口服避孕药可使降糖作用↓[药物相互作用]甲福明(二甲双胍,metformin)苯乙福明(苯乙双胍、phenformin)[作用及机制]1.对糖尿病有降糖作用,对正常人无降糖作用2.对胰岛功能完全丧失的糖尿病患者仍有效三、双胍类3.降糖作用较甲磺丁脲快而强4.↑糖摄取,↓糖吸收、糖原的异生、↑I与R结合,(-)胰高血糖素释放5.具有调节内分泌,↑脂质代谢作用1.用于轻、中型糖尿病患者2.尤其适用于肥胖、控制饮食无效、胰岛素耐受的糖尿病3.与胰岛素合用治疗1型糖尿病患者4.试用于内分泌代谢紊乱引起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临床应用]1.可引起乳酸性酸血症、酮血症等2.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有金属味、低血糖等3.严重肝肾功不良,严重心血管病、严重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禁用[不良反应及注意]-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acarbose特点1.(-)小肠粘膜的α-葡萄糖苷酶活性,↓葡萄糖吸收2.↓空腹血糖和尿糖3.↓甘油三酯和减轻体重4.可单用或与其它降糖药合用治疗糖尿病,尤其是肥胖型糖尿病5.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低血糖发生率低四、其他类胰岛素促释剂瑞格列奈(repaglinide)商品名诺和龙(novonorm),1997年12月经美国FDA批准进入临床,它是世界上第一个餐时血糖调节剂,那格列奈(nateglinide)1999年12月获美国FDA批准上市进入临床机制:抑制ATP敏感的钾通道,促胰岛素释放进餐前用药,可调节用餐时血糖。适用于2型糖尿病复习题:1、胰岛素的作用,应用和不良反应及防治。2、各类口服降血糖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应用。

1 / 5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