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重读《曾国藩》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毛泽东世间已无曾文正我自己也说不清,这个题目在我心里埋藏了有多久,从冬到春,又从夏到秋,花开了又谢,草荣了又枯,而我却一直未敢下笔,总担心自己这支秃陋的笔纵然能画龙画虎,却画不出曾国藩的风骨;而今终于横下心开了头,才觉着心里揣着的一团火总算释放出来了,这一霎那真觉得如释重负,可下一秒钟马上又觉得如履薄冰……记得好多年前,风传这样一句话:为官要读《曾国藩》,经商要读《胡雪岩》。当时我读高中,正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年龄,哪里谈得上什么阅历,只是抱着跟风、好奇的心理从图书馆借了关于这两位的一些书,其实只是看看故事图个热闹,结果自然是书里的精髓一点点也没领会,而书里的故事倒一天天忘得差不多了。转眼六七年过去了,好多书名、作者我都记不清了,却清晰记得《曾国藩情事》扉页上的一首词:“无情未必真豪杰,生前功业,成就了圣人之名,却有多少情,多少事,不为人解。”当时记住,是因为它字里行间所散发的既深情又苍凉的韵味;而今难忘,则是由于它表象内里所流露的既坚忍又无奈的情怀。我很喜欢梁启超评论曾国藩的一段话,“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以有寸功……”我第一次知道这句话,是我高中最好的一个朋友背诵给我听的,当时就觉得醍醐灌顶、如遭雷击。后来,这位朋友的音讯断了许久,而这句话我却越来越“爱不释口”了——有时候是说给别人,有时候是说给自己。某些时刻,我甚至觉得,或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注定吧:这句梁任公对曾国藩的评语,莫非也是对我张振玉的寄语么?因为这句话,我不敢轻言放弃;因为这句话,我不会妄言圆满;因为这句话,哪怕前方是荆棘密布、万丈深渊,只要我坚信自己是对的,也要毫不犹疑地走下去!不为圣贤,便为禽兽在商汤的洗澡盆上刻着这样一句话:“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说,假如今天有一点进步,明天又有一点进步,这样天天都有进步,总有一天你将被所有人瞩目。这话说来容易,可又有多少人是“晚上睡时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呢?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胡雪岩说“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别人”,而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写日记。日记这东西,你真要能坚持一辈子,就肯定不会庸庸碌碌。而曾国藩,就是这些坚持到底的为数很少的人之一。32曾国藩出生于湖南农村。从古到今,对农村的孩子而言,考试几乎是唯一的出头之路:只不过以前叫科举,现在叫高考罢了。应该说曾国藩的科举之路还是很顺畅的,年纪轻轻就高中了进士。进士虽然荣耀,可从隋炀帝到道光帝的一千多年来,中国历朝历代的进士何其多也,青史留名者有几人哉?如果他只是像其他进士那样“红袖添香夜读书”,优哉游哉地混日子,中国历史上只会多一个官至总督、大学士的一品大员,却要失去一个五千年来唯一做到“立功,立德,立言”的士大夫。年轻时的曾国藩,其实跟大部分少年得意的书生一样,既有青年才俊的才气与豪情,也有天下书生都有的毛病。君不闻唐诗有“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之句吗?而曾国藩的成功就在于他能够不断地批判旧我、完成新我。这应当归功于他人生中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物——唐鉴(镜海先生)。在唐氏的启发下,他开始广泛涉猎经世致用的学问,立誓不再做埋首书堆的酸儒,而要成为一名务实能干的干吏。更重要的是,自从跟唐鉴研究义理之学后,他开始对自己的一言一行严加修饬,并且制定了每天的修身计划,分为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写日记、记茶余偶谈、日作诗文数首、谨言、保身、早起临摹字帖、夜不出门十二条,严格执行,决无逾越。在此仅试举几例,证明曾国藩写日记时是多么严肃认真,而他对自己的批判又是多么不留情面。贪睡恋床,不能黎明即起,他就骂自己“一无所为,可耻”;喜欢吟诗作赋、寻章摘句,而没有把精力用于经史等有用之学,他认为症结在于好名,同样“可耻”;喜欢侃大山,占口头上的便宜,那是妄语,若再犯,“神明弃之”;跟人说荤段子过嘴瘾,“闻色而心艳羡”,是“真禽兽”。还有一则轶事,可以说明曾氏的严于律己达到了什么样的境界。同治十一年(1871年),曾国藩在视察江南制造总局的威靖号炮船时,迈着大步从船头走向船尾,众人不知何故,默默注视。到了船尾,他问炮船设计师:“威靖号大概有二十丈长吧!”这个数字与实际尺寸相差无几,众人很诧异他何以猜得如此之准。。曾国藩笑道:“哪里是猜!我是用脚步量出来的,我走六步为九尺,刚才走了一百三十步,估计在二十丈左右。”众人忙问:“您平时走路都这样吗?”“我从道光二十三年跟着镜海先生读《朱子全书》以来,便为自己的行坐起居制订了一套规矩,二十多年里,只要不生病,都基本遵守了。”“不为圣贤,便为禽兽”,正是对自己抱着这样决绝的态度,曾国藩才一步步从平凡走向卓越,最终达到了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好汉打掉牙和血吞我常常想,曾国藩或许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人,他曾经大开杀戒,因此得了个“曾剃头”的恶名。可他也确实不是一个坏人,他一生食不甘味、居不重席、兢兢业业、夙兴夜寐,对清王朝忠心耿耿,一心想平定叛乱,醇化风俗,实现大清的中兴。那么,我为什么会对这样一个既非好人又非坏人的历史人物如此推崇备至呢?起先我自己也不解,后来渐渐认识了许多形形色色的人,经历了许多曲曲折折的事,便渐渐想明白了:其实世间大部分人都既非好人,也非坏人,而是不好也不坏的人;毫无瑕疵的圣人固然可敬,而我却更喜欢那些愿意实干的人,那些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人,那些明知山有虎却偏向虎山行的人。所以,33我对伯夷、叔齐、柳下惠这些道德楷模虽然尊敬,但内心深处崇拜和喜欢的却是商鞅、王安石、张居正、曾国藩、毛泽东...一个好友的个性签名说:最好的和最坏的创造了历史,中间的平庸之辈繁衍了种族。这话未免太过刻薄,不过却鞭辟入里。是呀,大家都浑浑噩噩地过日子,你又何必跳出来添乱子、瞎起哄呢?祖宗之法不挺好的吗?太阳不还没掉下来吗?看看古往今来那些改革家的下场吧:商鞅被五马分尸,王安石被罢相革职,张居正被抄家问罪...而这些,仅仅因为他们想做些实事呀!为什么想办些实事就这么难呢?!我想,这种办事难的情形大概是古今皆然、举世皆然(不知是不是于中国为甚呢?)吧。如果不想庸庸碌碌地活下去,如果真的想成就一番事业,不知要经历多少凄风苦雨,不知要冲破多少艰难险阻,不知要穿过多少明枪暗箭。如果你不能坚忍不拔,如果你不能忍屈受辱,如果你不能韬光养晦,你会死在别人的白眼里,死在别人的唾沫星子里,死在别人的笑里藏刀里。所以,欲成大事者,必须得有“唾面自干”胸怀,得有“打掉牙和血往肚里吞”的韧性,不见黄河心不死,不达目的不罢休,不见棺材不掉泪,不撞南墙不回头……这方面,曾国藩无疑是所有愿意实干之人的楷模。1851年1月,金田起义爆发,太平天国以星火燎原之势席卷长江以南。咸丰皇帝严令各地督抚严厉镇压,同时派了好几个钦差大臣前去剿灭,结果非但没有平定太平天国,反而损兵折将,一时间山雨欲来、人人自危。曾国藩此时正在湖南老家守母孝,本可不必去接手这件苦差事,但基于自身以天下为己任的夙愿,再加上镜海先生“世无艰难,何来人杰”的激励,便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出山。他不知道,他从此踏上了一条使自己一步步走上顶峰的荣誉之路;他更不知道,为了走完这条路,他要经受多少次挫折,忍受多少人奚落,承受多少回打磨……初到长沙,曾国藩即着手办团练。曾国藩此时虽官居兵部右侍郎,是朝廷的二品大员,但并无地方实权,而中国官场自己碌碌无为、又不让别人有所作为的人却比比皆是,用曾国藩自己的话说,与太平军对战只花费了三四分力,剩下的六七分力都用来应付自己的同僚了。由此可见,办团练一事在朝廷只是一道上谕,对曾国藩而言却是处处受制、千艰万难。此时的湖南,一来由于太平军刚刚过境,二来由于吏治原就腐败,因此社会动荡、人心不稳、盗匪横行、民不聊生。曾国藩认为乱世需用重刑,采取了非常严厉的镇压措施,一时间凡是与太平军或民间帮会有联系的人都被处以极刑,尽管其间有许多案件并无确凿证据。这些高压措施很快使湖南的社会秩序得到恢复,却受到其他一些墨守成规的大臣的非议。与此同时,团练受到长沙绿营的处处牵制,双方矛盾日益加深,以至于后来竟然爆发了绿营官兵闯进曾国藩大营的动乱,最终逼得曾国藩出走长沙、远走衡州。这还不算,团练虽是受朝廷之命而办,却不属于朝廷正规编制,因此并无稳定的军饷来源,只能东拼西凑、左支右绌。最艰难的时候,曾国藩甚至不得已为已逝的贪鄙巡抚杨健奏请入先贤祠以换取银两——可以想见,这对于极为注重道德修养的他来说,是一个多么艰难而无奈的决定!咬咬牙、狠狠心,这一切都挺过去了,然而从此就可以放开手脚施展抱负了吗?正在曾国藩誓师出征、准备大展拳脚之时,却传来被降二级留任的圣旨,起因是他为贪官杨健奏请入先贤祠。这件事本身自然有欠妥当,但降两级的处分34显然超出常情。究其根源,这次处分还是来自于满洲贵族对汉族大臣根深蒂固的防范心理。大清二百年来,除了初期的三藩之外,并没有汉人执掌重兵的先例。因此,咸丰皇帝的这道上谕主要还是敲山震虎,警告曾国藩天威难测,不可造次。凡此种种,曾国藩都扛过来了。他马上就要出师了。他要亲眼看着他自己一手带起来的军队在战场上建功立业,他要看着他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在疆场上实现,他要看着他在官场上受到的屈辱在沙场上被洗雪......可战事的进展果真会如他期望的那样吗?初战靖港惨败,湖南官场冷嘲热讽者有之,幸灾乐祸者有之,却没有几个人肯雪中送炭,送来哪怕是一点点的安慰和鼓励。所幸另一路大军十战十捷,才很大程度上扭转了形势。之后,曾国藩办水师、进江西,不料屡战屡败于石达开,九江城久攻不下,又因为筹备军饷与江西官场闹得不可开交,而父亲又不幸在此时离世,种种压力之下他一度病倒,陷入了人生的最低谷......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你肯定听过这个故事吧?春秋时候,孔子带着几个门生去拜访老子,此时的孔子正当盛年,而老子已白发苍苍。相见之后,老子端坐着一言不发,孔子和门生毕恭毕敬地守在堂下。这样过了好久,老子还是一言不发,孔子依旧毕恭毕敬。等到孔子告辞的时候,老子用手指了指自己的牙齿,又指了指自己的舌头,然后马上恢复端坐的姿势。孔子千恩万谢,满面笑容。告别老子之后,孔子的弟子都追问老师,咱们辛辛苦苦站了半天,老子没说一句话,您为什么还那么高兴呢?孔子笑着说:“老子今天告诉咱们的是世界上最智慧的道理呀。你们想,老子八十多岁了,他的牙齿本来是最坚固的,现在反而脱落得不成样子;而素来最柔弱的舌头呢,却依然有活力,还能消化东西。老子这是告诉我们,刚不能久恃,柔才能长久,也就是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刚啊。”然而,即使我们听过这个故事、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年轻的时候也肯定会对“以柔克刚”这句话嗤之以鼻的。谁年轻时不是豪情万丈、挥斥方遒?又有谁年轻时曾想过人情淡漠、世事艰难?须得摔过无数次跟头、受过几百次委屈、撞过上千回南墙之后,才能明白:一个人要想做成一件事,要走的路比自己预想的要曲折的多,要克服的阻力比自己预想的要顽固得多。如果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如果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如果锱铢必较、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只怕是还没到终点自己就活活累死,或不明不白地倒在别人的报复之下了。这个蜕变的过程,不但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要经历,就连被称为一代圣哲的曾国藩又何尝不是如此?曾国藩离开江西之后,湘军在部将的带领下,陆续从太平军手里收复了江西大部。自己在九江数年,江西的局势一天天山穷水尽;自己无奈离开江西还不到一年,江西的情形却柳暗花明起来。难道自己真的没有统帅之才么?曾国藩开始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再加上之前的诸多不顺,终于病倒在家里。在家的日35子里,他不但身体有恙,而且因为心境不顺,动辄对家人发脾气。他自己深深自责和羞愧,家人对此也是心急如焚。后来弟弟曾国潢打听到附近不远的碧云观里新近来了个游方道士,医术高明,能妙手回春,便恳请曾国藩前去拜访。那道士对曾国藩的事迹原本非常清楚,待到曾问药之时,他并没开什么特别的方子,只是赠给曾一本《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