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情分析与优化教学我们为上好一堂课,必须认真、精心地备课。而备课如何做到真正的有效,除了深入分析课程标准和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内容,还应备学生。学生的情况制约着学习的开展和深入,分析学情是我们教学设计时必须关注的方面。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心理特点,才能确定出教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策略、评价方法等,才能优化教学。针对学情分析与优化教学,本人谈几点粗浅的见解。一、分析学生的知识点,确定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1.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点,确定教学内容教师要根据学生情况来灵活变通书本上的教学内容。即分析学生已经具备的与本节内容学习相关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等,明确这点很重要,它决定着学习内容的选择。2.根据本节课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点,确定教学目标要掌握的知识点就是通过这节课教学,所教班级的学生能达到的目标,它决定了学习重点的定位。二、找准学生的“三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我们应多考虑学生的注意点、兴趣点、兴奋点及优点,采用对比、观察、讨论、演示、实践、拓展、评价等各种灵活多样的策略展开教学。1.找准学生的“注意点”,抓住学生的“心”老师上一节课下来,经常抱怨某个学生今天太不听话了,整节课注意力都不集中。可能是这个学生实在是不听话,老师都没有办法,可从学生的角度想一想,老师这节课有没有让他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的动力呢?特别是我们信息技术课堂,不管学生是上机实际操作还是理论知识时能认真听,老师在设计时就要认真分析学生,让学生有“心”听,用“心”听,全“心”听。2.找准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产生动力学生“兴奋”了,才有学习的动力,我们的课堂才有活力。3.找准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变成学习的主动参与者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兴趣,形成了内在的需要,他才有达到目标的主动性,教学目标的实现才有保证。如在本课的评价手段上,我回忆了一下平时我教学时使用的评价反馈情况,了解这个班其他学科老师评价的方式,要想让本节课一个个知识点都掌握好,只有不断地吸引学生注意,刺激学生的参与热情,并形成一个你追我赶的热烈课堂氛围,我采用竞赛的方法。三、分析学生“特色”,及时调整教学设计,使“预设”在课堂上精彩“生成”这里所说的特色包括“班级特色”和“个体特色”。教师应该认真分析学生的这两大特色,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制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设计。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及时调整自己的设计呢?我总结了以下四点:1.多巡视观察教学中,教师面对的不是流水线上没有生命力的产品,而是一群群有思维、有个性的孩子。有时候个别学生的行为并没有按教师的设计意图来进行,教师要多巡视、多观察发现富有创意的闪光点,从而及时给予挖掘。2.多倾听了解倾听,了解学生的原始理解,对知识掌握的程度,让学生思维推着老师走,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老师既不扼制学生的看法,又不搁置学生的问题,而是顺着学生的思维探究下去,时时刻刻都体现“心中有人”的教学理念,适时调整教学目标、教学问题、教学流程,完成第二次备课。3.多实战演练信息技术教师常犯的毛病就是生怕学生这个知识点掌握不了,那个知识点掌握不好,就锁定学生机一直在“传道授业解惑”。殊不知,学生听了什么时候用呢?相信学生,多让他们动手“实战”,一定会取得不一样的教学效果。4.多思考反思教学后的反思是对课堂教学过程及结果的理性分析。重点做好反思的有效性,从三方面去反思:生成与预设的差异以及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活动中的精彩片断,理性思考……从反思入手,增强教学研究的意识,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这种反思,可以指导以后的教学行为,可以使教学经验升华为理论,促进教师自身的成长,因而是非常可贵的。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好比一位导演,只起导的作用,具体表演要看我们的主角——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充分调动起来,演出一部好戏,从而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作者单位新疆兵团农五师八十三团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