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与孩子沟通追求家庭的和谐发展上海市延河中学2005/5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青春期,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短、快、多、大”。“短”是指这个时期时间上很短促;“快”是指生理、心理发展急剧、变化快;“多”是指矛盾多;“大”是指对人的一生影响大。心发展的特点:“短、快、多、大”。“短”是指这个时期时间上很短促;“快”是指生理、心理发展急剧、变化快;“多”是指矛盾多;“大”是指对人的一生影响大。什么是沟通沟通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对话和交流”,它应该是“双边互动”,是心与心的交流和碰撞。父母与孩子的沟通要避免居高临下的说教、不痛不痒的劝解,就事论事地当“裁判”。而是要关注细节,对孩子的感受无条件地全盘接受,设身处地地进行“换位思考”,只有将心比心,才能读懂孩子这本“书”孩子如是说:“青春期碰到更年期,话不投机半句多。”“父母太烦太罗嗦,老生常谈饭泡粥。”“父母保守、老土,不懂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父母有作业强迫症,期望狂想症。”“我对父母的尊敬度、信任度、依赖度递减。”“我们想要了解的,父母不能给予满意的答复。”父母如是说:•“我们只要从物质上给予关心就可以了,孩子学习很忙,不要浪费时间。”•“我们工作太辛苦了,真是无暇顾及。”•“我们工作太累了,有时忍不住会对孩子说:改天再说吧。”•“我们碰到孩子提出的难题,有时应答不了。”•“我们很少与孩子共同探讨问题,认为这是学校的事情。”你经常和孩子沟通吗•沟通,一般情况下分三种:“思想沟通、情况沟通、情感沟通”。•平时,我们所热衷的是“情况沟通”,孩子汇报,家长点评。缺乏对“情感沟通”的认识。•然而,“情感沟通”却是一把金钥匙,因为,有了“情感沟通”,“情况”就会自然了解,“思想”就会豁然开朗。•“情感沟通”的原则就是:遇事先明白孩子的感受,快乐着他的快乐,忧伤着他的忧伤。你经常和孩子沟通吗•人们常说:“当下三年一个代沟”,加之实行“晚婚晚育”,父母与子女之间实际跨越了“十个代沟”,所以,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思维来教育21世纪的孩子,注定是行不通的。•“我们不能用昨天的知识去教今天的孩子,说是为了孩子明天的发展”。•父母要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多和孩子沟通和交流,了解孩子的需要,满足孩子的需要,实现“供需平衡”的良性发展。否则,一味采取简单粗暴的态度,把意愿强加给孩子,只能导致孩子痛苦地生活在无形压力地阴影中。第一步:“明白感受”•父母要无条件地接受孩子的感受,既无条件接受孩子的喜怒哀乐。因为明白感受远比明白真相更重要。尊重孩子的情感,就是要给孩子以情感上的安慰和支持。第二步:“倾听倾诉”•父母要认真倾听,鼓励孩子倾诉。其间,不要随便插问,打断思路;不要主观解释,分析对方的想法;不要过早表态,避免主观臆断,给孩子一个“说错与说对”的机会,切忌“父母一言堂”,注重互动交流。第三步:“重视过程”•不急于求成,遵循孩子的接受性,让他有思考、改正、完善的时间和空间。父母静观其变。真诚的沟通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让紧闭的心门在“金诚所至,金石为开”的感动下渐渐开启,“心好,一切都好!”第四步:“强调自助”•引导孩子勇敢地面对问题,不代替孩子解决问题。鼓励欣赏孩子,唤起孩子的自信。千万不要拿自己孩子的缺点去和别家孩子的优点比,不要做“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傻事。敏锐的感受能力•用心观察十二口诀:•1困难时——我与你同在,但不包办代替你。•2错误时——我帮助你,但不全盘否定你。•3困惑时——我引导你思考,但结论由你得出。•4进步时——我为你高兴,但眼睛盯着下一个目标。•5默不作声时——我注意你的存在,使你感到自身的价值。•6与你交谈时——以亲切、平等的态度,把我自己放进去。•7苦闷时——我更多地接近、关心、倾听你的想法。•8你的学习——我感到兴趣,但不是唯一的兴趣。•9你的生活——我很关心,却不使你产生依赖。•10你的情感——我十分尊重,绝不伤害你。•11你的个性——我十分了解,并提供机会使它得到发展。•12你有意见——我鼓励你大胆说出,不轻易责怪你。•由你得出。•进步时——我为你高兴,•但眼睛盯着下一个目标。•默不作声时——我注意你的存在,使你感到自身的价值。•与你交谈时——以亲切、平等的态度,把我自己放进去。(7)苦闷时——我更多地接近、关心、倾听你的想法。(8)你的学习——我感到兴趣,但不是唯一地兴趣。(9)你的生活——我很关心,却不使你产生依赖。(10)你的情感——我十分尊重,绝不伤害你。(11)你的个性——我十分了解,并提供机会使它得到发展。(12)你有意见——我鼓励你大胆说出,不轻易责怪你。•。准确的表达能力•如果父母在表达时“不尊重孩子”,会导致孩子羞愧、自卑、不思进取。•如果父母在表达时“不信任孩子”,会导致孩子委曲、失望、说谎。•如果父母在表达时“不宽容孩子”,会导致孩子无助、失落。•如果父母在表达时“不理解孩子”会导致孩子疏远、逆反。寻找恰当的途径•定期召开“家庭民主学习会”•与孩子成为“笔友”•留言交流•结伴交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父母要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先要让自己健康起来,要想改变孩子就先试着改变自己。•碰到某些特殊情况,要“以柔克刚”、“以退为进”,要以保住孩子为底线。•家长要学着做一个有自控能力的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失态,要知道“纠正别人态度最快的方法是纠正自己的态度。”家庭教育的新理念•“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家长。”•“孩子是一个独立的、有尊严的、有权利的个体”•“对孩子要像捧水银”。•“要学会竖拇指赞赏,不伸食指指责。”•“爱的本质不是牺牲,要为爱注入力量。”一位初三女生给家长的一封信(节选):•爸爸,妈妈:•我希望我和您们之间有更多精神上的互相给予,情感上的互相支持,当我失败的时候,您们可以对我说:“孩子,你要坚强地走过,明天是个艳阳天。”当您们失落的时候,也请允许我安慰您们:“放心吧,天无绝人之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我难过的时候,您们为我递上擦泪的纸巾。当您们伤心的时候,我也会为您们沏上香浓的热茶,我会学着体会您们的艰辛,分担您们的忧愁,理解您们的唠叨,缓解您们的压力。爸爸,妈妈,敞开心扉吧,让我们的心在苦乐相伴中维系得更紧。谢谢收看请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