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杨淑荣)分解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8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作者:杨术荣性别:女工作单位:利通区马莲渠乡陈木闸小学邮编:751100电子邮件地址:荣荣()2/8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利通区马莲渠乡陈木闸小学杨术荣[摘要]: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是学生学习、研究、探索知识的有力工具。在日常的教学中,我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查阅资料,进行电子备课,为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语文教学的形式,创设形象生动的情境,营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进行“口语交际”教学,以说促写,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课外延伸,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利用信息技术这个工具的同时,我注意把握“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为教育教学带来了的生机和活力。[关键词]:电子备课教学形式(兴趣、情境)课外延伸[正文]: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在日常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极大地促进了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启发性、互动化的学习已经步入师生的日常教学活动当中,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工具,它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不足,寓教于乐,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为学生学习、研究、探索知识的有力工具。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查阅资料,进行电子备课,为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3/8备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熟悉教材、钻研教材、考虑教法、学法,提高教学实效的基础。开学初分析教材,我利用powerpoint这个软件制作知识树,改变了以往那种手写条纹缕析式的分析,并与同仁交流,更加明晰了教材的重点、难点,课后练习的设计意图,教材之间的前后联系以及应采取的教学策略。在备课时先熟悉钻研教材,上网查阅与教学有关的教辅资料并运用到自己的备课中。比如:我在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雨后》这课时,利用了网上的六种教学设计,备出了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案。导入用插图,学文用投影,朗读用录音,在学生基本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借助课件,让学生体会雨中孩子的欢乐,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电子备课,既提高了备课的水平,又为课堂教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在课堂教学中,我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语文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获取知识是通过各种感官(口、耳、舌、鼻等)将外界信息传递给大脑。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有效运用可以大大提高眼、耳、脑的学习功能,强化学习效率。教课堂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它不仅需要教师、学生的互动来完成,更要借助其他媒体才能提高信息传递的有效性。教师在发送信息时,不仅通过语言和手势,还要借助录音、录像、计算机等媒体,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多渠道获取信息,并且相应地多渠道反馈信息。1、有效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推动学生去探索新的知识、挖掘新的潜能。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要靠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去引导、启动和发展起来的。而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充分刺激多种感官实现多渠道传递信息,加强学生对知识认知的透明度,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消化。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指出了学习兴趣对学习的4/8重要性。小学生天真、稚气,好奇心强,喜爱艳丽、动态的景物。在教学新知识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用适当课件,配以教师得当的体态、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我在教学《曹冲称象》一课时,我制作了幻灯片演示曹冲称象的过程不仅使学生知道了曹冲称象的步骤并且明白了其中的科学道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达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又如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首先,从学生最喜爱的雪景动画引人新课:大雪纷飞后的雪地上,一片白茫茫,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伴着优雅的音乐走来了,身后留下一串串形状各异的小脚印。学生立即就被这美丽的雪景、活泼的动物形象和动听的音乐所吸引,激发起了学习课文的欲望。接着,让学生来说一说看到的雪景和动物,带着感情读一读课文中描述的语句。然后,再随课文的学习相机演示竹叶、梅花、枫叶、月牙等实物图与小动物脚印图进行对照,通过对比自悟文意。这是本课的重点,再一次利用多媒体电脑形象、生动、具体的特点吸引了学生注意,引导学生自我领悟。使课文中的文字立刻在他们的脑海中“活”起来了,成为自己脱口能说的语言了。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了语文知识,同时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在课堂上有效运用教育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儿童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喜欢形象直观的东西,乐于接受各种新的事物。多媒体课件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课件中优美的音乐,抑扬顿挫的语言环境,加上动静结合的图画,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示出知识的变化与形成过程。教学我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这一优势,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让学生通过事物的声、形、色去获取知识。如《春晓》一课是一首古诗,这首诗包含了丰富的信息:有雨、有花、有小鸟等等。运用多媒体正好适合表现这些丰富的信息。通过多媒体动画的展示,有闻、有感,有花、有鸟,有风、有雨,描绘出一幅清新自然,情景交融、声色并5/8茂的春天特有的景致,让学生很容易就能体会到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思想感情。它通过“声”传递师生心灵深处的语言,通过“形”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通过“色”描绘师生所要描绘的五彩图。一首悦耳动听的乐曲,配以色彩鲜明生动的画面,同时辅于丰富的语言描绘,不仅使学生产生了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感,沉浸于诗人所描绘的诗境之中,而且能从中领悟到诗人的思想感情,受到美的熏陶。同时,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延长了信息在头脑中停留的时间,增强了学习的有效性,使学生掌握得更牢。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注意力的稳定程度和对象本身的特点有关,如果注意对象新颖、丰富而又富于变化,注意力和兴趣就比较稳定和持久。因此,小学教学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动态感知的优势,创设形象生动的直观情境,以开拓学生的思路。在《可爱的西沙群岛》一文的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显示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播放有关西沙群岛的风光、物产,使学生对西沙群岛有一个总的感受和认识,为理解课文内容做铺垫,接着进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在学习《可爱的西沙群岛》第二自然段时我利用多媒体呈现海水景色,让学生体会颜色多,有光泽,而且各种颜色交错在一起,同时理解“交错”一词。又如,在学习《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一课时,我从电子课本中下载课文,剪出课文中的四幅插图,制成幻灯片,在感悟课文的时候呈现出来,使学生形象直观的认识到波斯猫靠主人生活,而燕子、蜜蜂、青蛙是靠自己的辛勤劳动生活,所以他们是快乐的,我又利用VCD播放了歌曲《劳动最光荣》既缓解了学生的疲劳,又加深了对课文容得理解。因此多媒体的运用既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启发了学生情感的投入,达到了求知和愉情的双丰收,优化了教学。一部优秀的教学影片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培养会起到促进作用,这些正面效果远比枯燥的说教要好得多。例如,在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这篇课文时,我先从网上下载了这部影片,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播放给学生看,学生被影片中王二小的机智勇敢,为掩护几6/8千群众和八路军的后方机关,把敌人带进八路军的埋伏圈的行动而深深的感动了。当看到王二小被敌人挑起摔死在大石头上时,学生流泪了,握紧了拳头。使学生感受王二小的英雄形象。3、有效运用教育信息技术,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学习效果。教育教学信息的利用可以有效的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刺激强度和频度,启发思维,培养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有些地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或者有些地方是“妙不可言”。这时,单纯凭借语言就显得无能为力了,教师可把不能言明的“妙处”,通过多媒体传授给学生。例如教学《称象》一文,教学初,如果在学生读了前面的部分课文后,就让他们说说怎样能称出大象的重量。这时,学生往往无话可说。这是因为大部分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利用多媒体电脑,使课文中静止的画面“动”起来,展现曹冲“称象”的全过程。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学生在接受来自视觉、听觉、运动感觉的信息的同时,激活了思维,了解了“浮力”的特点和规律。学生的思维便很快进人了知识迁移的认知过程中。最后,教师再利用多媒体课件显示用跷跷板称象、绳索悬梁称象等其他有趣的办法,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在这种生动的情与景的作用下,学生的思维极其活跃了,当教师“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呢”这一问题一提出,学生便争先恐后各抒己见,课堂上能听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高见”。多媒体电脑教学创设了一个良好情境,它带来了积极的思维,点燃了创造的火花。总之,多媒体能刺激学生感官,以其超越时空限制,化远为近,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等许多优势而大有用武之地。4、有效运用教育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在教学中,我多次适时地用磁带录音的播放替代教师的范读,让学生跟着试读、复读、跟读,收到了熟读成诵的效果。7/8三、有效运用教育信息技术进行“口语交际”教学,以说促写,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出示多媒体为学生的说话创设了的情境。如看图写话《森林服装店》我利用多媒体出示图片,演示动物买衣服的过程,让学生练习说话。又如在指导学生写“寻找春天”为例,当学生到大自然观察了春天后,教师很自然地用一句话导入:“同学们,春天已向我们悄悄地走来了,她生机勃勃,清新可爱,你们瞧见了吗?”顿时,学生纷纷发言.“你们还想看看吗?”“想!”一按键,屏幕上显示出各地春天的美景。顿时,教室里安静下来,陶醉在其中.“呀!怎么有这么多漂亮的地方呀?”“真美呀!”教师紧接着问:“想不想给大家介绍?”“想!”学生的表现欲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个个跃跃欲试。这时教师再因势利导:“请你按老师讲的观察方法加以观察,然后选一只你最喜爱的景色向大家介绍,比一比谁描述的最美。”鲜明生动、声情并茂的画面,把学生的思维紧紧地凝聚在小小的屏幕上,学生想说的愿望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这时教师再让学生同桌对说,小组讨论,大家交流,学生的话匣子一下打开了,个个说得开心,这也为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四、有效利用教育信息技术进行课外延伸,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文学习完了,并不代表这一课的任务完成了。课外延伸是对课文内容的有效补充。《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讲述小蝌蚪出生后寻找妈妈的经历,通过这篇文章可以使小学生认识和了解小蝌蚪的成长过程。课文提出两个问题。1.“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2.“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收,我们该怎样保护小蝌蚪和青蛙?”。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有必要加大知识容量,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青蛙的生长繁育规律和青蛙是如何捕捉害虫的,告诉学生们,青蛙是有益的动物,要保护它。同时介绍鲤鱼、乌龟的基本常识。教师在互联网上能很容易的找到这些知识,再通过制作课件又能很8/8直观的展现给学生,从而有效地增大了语文课堂的信息量,有效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激光的话》、《鲁班造伞》、《听诊器的由来》、《能干的钟点工》涉及到了科学常识和发明的故事,仅凭课本上那点知识是不够的。在课后,我利用网络查找了课外补充材料,打印出来,贴在班级的学习园地,让学生阅读欣赏,拓展了探究的空间,放飞了学生的思想,展示了学生的个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质。总之,教育教学信息技术为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但是,我们应该明确多媒体永远只是辅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效果的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教育教学信息技术必须把握“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并以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为中心,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最大作用。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