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史中国政治史中国政治时期约前2070(夏朝建立)—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奴隶制社会时期约前221年(秦统一六国)—1840(南京条约签订)封建社会时期1840(南京条约)—1895(马关条约签订)(半殖民地封建社会前期)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期)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开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期)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开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末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953年(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开始)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时期1953年(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开始)——1956年(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结束)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社会主义探索时期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1976年(江青反革命集团覆灭,文化大革命结束)文化大革命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徘徊时期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转折时期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今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专题1中国君主专制政体的演变一、君主专制政体的初期(一)、具体内涵:1、专制主义:中央的一种决策方式,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各项权力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2、中央集权:在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绝对服从中央,接受中央的管理和控制。(二)、秦、汉初时期的君主专制政体特点表现:郡县制(行政方面)1、内容:以“郡”作为直属中央的行政区划,设郡守、郡尉、监御史分管行政、军事、监察等职责,“县”隶属于郡,与之同级的“道”为设置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的行政机构。县以下有“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还有负责地方治安兼公文传送的“亭”。2、特点: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行政体制3、评价: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消除了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使“大一统”政体更为巩固。官僚制度:①内容:在中央设立丞相(左右二员,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太尉(主管军事)和御史大夫(丞相的助手,负责监察),另有“九卿”(奉常、郎中令、太仆等)共同构成中央的官僚体制,采用“朝议”的方式讨论军政大事,以便皇帝决策。汉初承秦制。二、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一)皇权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集行政权、司法权、军事指挥权于一身,国家的政策、法规都由皇帝的意志决定,皇权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的特点。君主主宰国家政治而没有其他任何力量可以对他有所制约,这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定律。(二)、君权和相权1、汉代:汉初丞相实际权力较大,汉武帝时期开始频繁更换丞相,从地位低下的贫寒士人中选官,形成“中朝”(由皇帝的亲信近臣构成,对重要政事优先决策)制度。2、唐代:设立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以及隶属于尚书省的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工部、刑部、兵部),门下省设政事堂,广泛分散相权。3、宋代:设中书门下(行政机构,长官为“同平章事”)和“参知政事”一职,分别担任宰相和副宰相的职责,后设军事机构枢密院(长官为枢密使)和财政机构三司(长官为三司使)。4、评价:君权和相权的斗争表现出封建帝王权力集中的趋势,防止宰相专权、加强统治、提高行政效率和弥补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是其主要目的。(三)、监察体制1、西汉时期: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称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监察地方政治(武帝时),中央行政机构的监察主要有御史大夫及其手下官吏负责。2、唐、宋、元:唐代设御史台,其定期到京都各监狱巡视执法情况,宋代的提点刑狱司专职监察和刑狱,元代监察御史负责复审人命重案,在纠举官吏时可以采取拘捕、审讯甚至先斩后奏等手段。※3、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评价(1)、积极: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贪污腐败,维护封建统治的稳定。(2)、消极: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其实际效能是有限的,监察官员并不代表社会履行职责,而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监察官员和机构贪赃枉法的情形司空见惯。(四)、选官制度的变迁1、世官制: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2、察举制: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最后由中央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1)、汉武帝时,诏令中央和地方的主要行政长官向朝廷举荐道德学问优异而又有议政能力的人,随后又强调重申了这一制度,并规定了郡国必须选举的人数。(2)、魏晋南北朝时期,以“九品中正制”为依据选拔官吏。(3)、评价:虽然看起来较完善,但是无论从考选的对象和内容,还是从考选的方式和程序来看,都体现出封闭的特征,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3、科举制:隋朝创立的一种考试选官的制度。评价:①积极: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同样,这种制度也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另外,以严格的考试制度来选拔官吏也是公平公正的一种合理体现。②消极:内容单调,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从而导致选拔出来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精神的人,它的实质是一种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并被最高掌权者控制的制度。(五)、行省的设置1、内容:元代确定了以行中书省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的制度,全国分设十个行中书省,此外有中书省直辖的“腹里”和由宣政院管辖的青海部分地区、四川和西藏两个特别的行政区划。2、特点:①行省作为最高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各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要呈报枢密院。没有中央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度,也不得调动军队,同时要定期觐见皇帝述职。②为了保证行省官员尽职尽责,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采取省官互迁等制度加以控制。3、意义:行省的设置,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三、专制制度晚期的政治形态1、内阁制度(1)、确立: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使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虽然达到了中央集权的目的,却又导致繁重的政务集于皇帝一身的弊端,在明成祖朱棣的时候,设立了内阁制。(2)、内容:内阁是帮助皇帝处理国政的机构,起初以官位较低的官员入午门内的文渊阁当值,后来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3)、特点:无法定地位,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职权范围不明朗,不能正式统帅六部百司,由于担心内阁地位上升威胁皇权,皇帝使司礼监的太监予以牵制,导致宦官当政,最终使得明朝吏治黑暗。2、军机处(1)、确立:清朝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始设军机房,不久改名军机处,选亲重大臣协办军务,后来又逐步扩大到处理其他政务。(2)、概念: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3)、特点:军机大臣由皇帝钦定,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①机构简单,人员精炼,大臣都是亲近皇帝的重臣。②皇帝独揽行政大权。③因为地处内廷,政治决策封闭性强,保密性强,办事效率高。3.、密折制:雍正命令地方大员在通常奏章以外,还要密奏折事,以加强中央对地方行政的控制,4、意义:清代军机处和密折制的推行明显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中央的政治权力也由此高度集中。总之,明清以来的政治趋势是中央集权逐步加强,而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则越来越受到压抑。5、清朝的边疆政策(1)、原则: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2)、重要机构:理藩院。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地位与六部相同,起初只是负责蒙古事务,后来也负责新疆和西藏的行政、赋税、兵刑、户口、宗教等事务。(3)、具体内容:对边疆地区的交通建设和军事防卫给予特殊重视。(4)、元代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到明代开始出现废除土司改设流官统治的做法,到清代尤其是雍正年间,实行大规模的“改土归流”,乾隆时期,大多数土司被废,改为流官统治,这极大强化了中央政府的统治。四、单元拓展※1、中国古代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原因?(1)、这是由中国古代具有分散性的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的社会经济形态决定的。(2)、法家和儒家两大学派为之提供理论基础。(3)、出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和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2、中国古代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1)、积极:巩固封建统治,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了封建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2)、消极:实行君主专制,皇帝的决策具有随意性和独断性,官吏唯上是从,主张官场因循守旧之风,导致官僚主义和贪污腐败严重,地方无自主权,人浮于事,难以实行有效治理,导致地方行政效率低下,从而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和科技文化进步。3、贯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矛盾?①君权和相权的矛盾;②中央和地方的矛盾;③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④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专题2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列强对近代中国的侵略以及暴行(一)、1840——1900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简表战争名称时间发动国家主要结果及其影响鸦片战争1840--1842英英国强迫中国签订《南京条约》,首先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英、法英法攫取了更多在华的利益,俄国侵占中国东北和西北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进一步加深。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日日本强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允许日商在华开办工厂,标志着列强的经济侵略的开始和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德、奥、英、法、意、日、俄、美中国被迫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列强瓜分狂潮和民族危机(1)、开始: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日本获得的极大利益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三国干涉还辽是其开始的标志。(2)、过程:日本割占辽东半岛影响俄在华扩张,俄纠集法、德两国出面干涉,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但日本向清政府勒索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此后俄国在胶州湾取得军舰“过冬权”,随后各国列强争相在中国抢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中国陷入空前的民族危机之中。(3)、本质:列强在华的新一轮资本扩张。(4)、结果: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协调列强在华关系,使列强取得在华激烈争夺的表面一致,共同宰割中国。(三)、侵华日军的罪行(1)、日本侵华战争的开端:1927年,日本在东方会议上确定了“征服满蒙”的武装侵略方针(2)、过程:①1931年,受世界性资本主义危机的影响,日本陷入极端困难的境地。为了摆脱危机,日本于1931年9月18日发动了“九一八”事变。②1937年,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拒后炮轰宛平城,挑起全面侵华战争。七月底,平津相继沦陷,日军向华北、华东发动进攻,妄图在3个月之内亡华(七七事变)。③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发动“八一三”事变,上海失守后,日军进攻南京。④1937年12月,南京沦陷,日军在南京城内进行了长达六周的抢劫和杀戮,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至少有30万放下武器的中国军民被杀害。⑤在侵华过程中,日军违反国际法,在中国土地上研制使用化学武器,惨无人道地用活人进行细菌试验,在20多个省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⑥为了扩大和巩固占领区,实行所谓的“以华制华”政策,日军利用汉奸,扶植傀儡政权,实行殖民统治,进行经济掠夺和奴化教育。(四)、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的危害?(1)、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他们的烧杀抢掠使数百万计的中国人民流离失所,严重践踏了中国的主权;(2)、列强在侵华战争中大肆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丧心病狂地毁坏中华民族文化遗产;(3)、破坏中国领土、领海和司法等方面的主权;(4)、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通过政治贷款和勒索赔款、在中国设厂修路等方式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