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意象》-读书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城市意象》读书报告作者凯文·林奇,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院建立城市规划系,写书于1959年,基于大量社会调查后完成的。本书讲述的内容有关城市的面貌,一级他的重要性和可变性。城市的景观,在城市的众多角色中,同样是人们课件、可忆、可喜的源泉。赋予城市视觉形态是一种特殊而且相当新的设计问题。城市在人们的记忆中或者印象中始终是部分的、片断的,城市的发展也是由一系列连续的片断组成的(我胡诌了一句“空间的时间过程”和“时间的空间记忆(录)”来描述这种过程)。作者引用了苏赞·格兰对建筑的简略定义:一切被创造的可见的环境。在作者讨论“环境意象”时,这个词语是指类似道路、标志物、边界、节点和区域这些东西,作者创造了“可意向性”这个概念来描述他们应该具备唤起观察者强烈意象的特点。作者认为环境意象具有可读性,城市是由一系列可认知的符号组成,是可以通过视觉领悟的相关联的形态,他这样描述“环境意象”:这种意象是个体头脑对外部环境归纳出的图像,是直接感觉与过去经验记忆的共同产物,可以用来掌握信息进而指导行为。环境意象被认为由三部分构成:个性、结构和意蕴:“一个可加工的意象首先必备的是事物的个性,即其与周围事物的可区别性,和它作为独立个体的可识别性,这种个性具有独立存在的、唯一的意义。其次,这个意象必须包括物体与观察者以及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空间或形态上的关联。最后,这个物体必须为观察者提供实用的或是情感上的意蕴,这种意蕴也是一种关系,但完全不同于空间或形态的关系。”第一章讲的是“环境意象”为此书增加了一个附录,这里面主要是讨论人们依照什么方式来确定自己的位置即与周围事物的关系,讨论方位感是通过什么参照物、参照系统来达成的,讨论景观的意义、意象的形成和形式的意义。这是非常有趣味的附录,它告诉我们五花八门的定位参照系统和不同人群的不同方位感,最关键的是,这些都和人类的思维或者是文化联系起来。1.可读性每段分别讲述了:组织并辨认环境是所有运动生命的重要本领;在探路的过程中,去决定作用的是环境意象。这种意象是个体头脑对外部环境归纳出的图象,是直接感觉与过去经验记忆的共同产物,可以用来掌握信息进而指导行为;一个整体生动的物质环境能够形成清晰的意象,同时充当一类社会角色,组成群体交往活动记忆的符号和基本材料;一处独特、可读的环境不但能带来安全感,而且也扩展了人类经验的潜在深度和强度。22.营造意象每段分别讲述了:环境意象是观察者与所处环境双向作用的结果;意象的聚合的几种方式:经过长期的接触熟悉之后,心中形成有个性和组织印象。第一眼能确认人并形成联系的物体,是因为它符合观察者头脑中早已形成的模式。新鲜事物的结构和个性通常十分鲜明,因为他们具有体现和影响自身形式的惊人物质特征;城市规划师感兴趣的问题:形成环境意象的外部动因,绝大多数人达成共识的群体意象;这项研究关注的是“公众意象”——大多数城市居民心中所拥有的共同印象,即单个物质实体、一个共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一种基本生理特征三者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希望可能达到的一致的领域。3.结构与个性每段分别讲述了:环境意象经分析归纳,由三部分组成:个性——与周围事物所谓可区别性,作为独立个体的可识别性;结构——物体与观察者,物体与物体之间空间和形态上的联系;意蕴——为观察者提供使用的或是情感上的意蕴;这项研究主要集中于城市意象的个性和结构;一个意象在生活空间中充当导向作用的意象,必须具备几个特点:实用性、安全性、开放性、传授性。4.可意象性每段分别讲述了:可意象性:有形物体中蕴含的,对于任何观察者都很可能唤起强烈意象的特性;一个高度可意象性的城市具有的特性:适宜、独特、能够引起视觉和听觉的注意和参与;城市形态的可意象性是这项研究的核心,即可感知世界的个性和结构的需求。第二章讲的是三个城市涉及的专业知识较强,但是仍有一些可以摘记,例如描述一个城市设计很劣质时可以用这样一句:“混乱、节点的不确定性、边界模糊、孤立、连续中断、含糊不清、分叉、缺乏特征与个性等等”,另外一个很嘲讽的句子是:“频繁的改建抹去了历史进程中形成的识别特征,元素自身,尽管(有时是因为)它们一遍遍地修饰,试图表现华丽,但在表面上它们常常缺乏特征。”、分别将三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进行有机的分析,并将他们的共同点纳入其中1.波士顿2.泽西城3.洛杉矶4.共同的主题3主要包括:人们能够适应环境,并从身边的材料中提取出环境的结构和个性;空间与景观广度的重要性;未经过加工的或是无定形的空间可能不会让人高兴,但很可能会十分显眼;城市的景观特征,植被或是水面,经常会被欣喜地关注和谈论;物质景观体现时间推移的象征方式。第三章讲的是城市意象及其元素该章节介绍了构成城市意象的五大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以及这些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它们是怎样构成城市意象的。在介绍元素时候十分细致,给我触动的是在“标志物”里谈到它很容易被识别而且被当作重要事物,这涉及到作者谈过的意象性包含的“象征”意味,因此纽约世贸大厦双子座高楼的摧毁,不仅仅是建筑的消失,而且是象征的消失,人们对城市的认同从此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空白,这一方面可以以“城市意象”的角度解释为什么纽约以及美国人在911后产生的更为深层次的失落,而且也可以为“重建世贸”增加理由——一个新的标志物的出现,不仅仅会相对摸平创伤,而且在填补空白的同时让建筑蕴涵很多的意味,坚韧?强大?或者其它。作者在这章用了大量篇幅对各个元素进行分析,但是也始终没有忘记,做这种细节的分析是基于经验,同时为了给讨论带来助益,然后在城市设计中需要整体考虑,同样,“城市意象”也是落在人们心里的整体素描。“意象自身并不是将现实按照比例缩小、统一抽象、精确缩微后的一个模型,而是有目的的简单化,通过对现状进行删减、排除、甚至是附加元素,融会贯通,将各部分关联、组织在一起,才形成最终的意象。”第四章讲的是城市形态讨论城市设计中如何应用前面的研究成果,因此专业性较强也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开始就有吸引我的内容:“城市形态首先必须具有它应该表达的最根本功能,即交通、主要用地划分和关键的焦点,普通人的愿望、欢乐和社区的感觉在此都能够表现得有声有色。更重要的是,如果环境组织清晰,个性鲜明,那么市民能够向它传达自己理解的含义和联系,这里因此才能成为一处真正的场所。”真正的一处场所,应该具备其基本功能,而且能够凝聚普通人的愿望、欢乐,具备交流的可能,而且因为其具有清晰的环境组织和鲜明的个性,能够让人们向它传达自己理解的含义的联系,从而能够承载“生活”。书中还记录这样几个句子:“无论是由于悠久的历史还是自身的体验,人们对这种清晰独特的形态渐渐产生了强烈的依恋,每一处景象都清晰可辨,引起人们潮水般的联想。”“但似乎正是依赖城市的景观,或是在城市街道漫步的机会,让人很容易不由自主4地感到高兴,这是一种满足、沉着、踏实的感觉。”“大多数人都能够回忆起几种自己喜欢的特殊场景,在生活环境中我们就在努力创造这些鲜明的结构和形状。”第五章讲的是新的尺度可以看作一个小结,讲述“城市意象”的概念提出及研究提供了一个城市设计的“新的尺度”。结束语“事实上,我们对环境的需要并不仅仅是其结构良好,而且它还应该充满诗意和象征性。它应该涉及个体及其复杂的社会,涉及他们的理想和传统,涉及自然环境以及城市中复杂的功能和运动,清晰的结构和生动的个性将是发展强烈象征符号的第一步。通过一个突出的组织严密的场所,城市为聚集合组织这些意义提供了场地。这种场所感本身将增强在那里发生的每一项人类活动,并激发人们记忆痕迹的沉淀。”这句话摘自《城市意象》的最后一章。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