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方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教案模板教学设计表学科物理授课年级八年级学校实验中学教师姓名章节名称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一节动能和动能定理计划学时2学习内容分析教材主要关注鱼的形态、运动、呼吸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安排更多的时间去进行探究活动,以达到重点认识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这一目的。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就是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通过两个观察与思考、一个探究实验、一个课外实践,让学生认识鱼类在水中是如何运动和呼吸的,进一步总结出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主要特征。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应侧重于指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动脑、动手,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教学资源应用1鱼的各个鳍的作用鱼在水中生活的视频通过观看鱼在水中生活的视频,了解与各个鳍的作用。2鱼的呼吸系统鱼的标本通过观看鱼的标本,了解鱼用鳃呼吸。学习者分析八年级学生在第四单元中已经学习了人体结构和生理的内容,所以本课简化了鱼的结构和生理方面的内容,着重让学生认识鱼类在水中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由于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所以要让他们通过探究和观察来得出结论,从而锻炼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作出的假设,可以教给他们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他们的科学素质。教学目标课程标准: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1、知识与技能(1)知道动能的定义式,能用动能的定义式计算物体的动能;(2)理解动能定理反映了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之间的关系;(3)能够理解动能定理的推导过程,知道动能定理的适用条件;(4)能够应用动能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1)运用归纳推导方式推导动能定理的表达式;(2)通过动能定理的推导理解理论探究的方法及其科学思维的重要意义;(3)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对比牛顿运动定律,掌握运用动能定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其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动能定理的归纳推导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2)通过对动能定理的应用感悟量变(过程的积累)与质变(状态的改变)的哲学关系。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动能的概念;动能定理的推导和理解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动能定理的理解和应用教学设计思路(一)引入新课1.问:什么是物体的动能?物体的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2.学生答: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物体的动能跟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系.3.引入那么,物体的动能跟物体的质量速度有什么关系呢?本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二)进行新课1.演示实验:(黑板画图)①介绍实验装置:让滑块A从光滑的导轨上滑下,与木块B相碰,推动木块做功.②演示并观察现象a.让同一滑块从不同的高度滑下,可以看到:高度大时滑块把木块推得远,对木块做的功多。b.让质量不同的滑块从同一高度滑下,可以看到:质量大的滑块把木块推得远,对木块做的功多。③从功能关系定性分析得到: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它的动能就越大。那么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之间有什么定量关系呢?2.教师活动:在以下简化的情景下求出力对物体做功的表达式。例1设物体的质量为m,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定外力F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l,速度由v1增加到v2,如图所示。试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推导出力F对物体做功的表达式。例题:如图所示,一个物体的质量为m,初速度为V1,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力F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s,速度增大到V2,则:(1)F对物体所做的功多大?W=Fs(2)物体的加速度多大?F=ma(3)物体的初速、末速、位移之间有什么关系?Vt2-V02=2as(4)结合上述三式你能综合推导得到什么样的式子?W=Fs=ma*(Vt2-V02)/2a=1/2mv22-1/2mv123教师分析概括:合力F所做的功等于这个物理量的变化;又根据功能关系,F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所以在物理学中就用这个量表示物体的动能.讲述动能的有关问题:a.物体的动能等于物体质量与物体速度的二次方的乘积的一半.b.公式Ek=1/2mv2c.动能是标量d.动能的单位:焦(J)(三)动能定理1.我们用Ek来表示物体的动能,那么刚才得到的表达式可以改写为:W=Ek2-Ek1(W总=Ek2-Ek1=ΔEk)2.学生叙述上式中各个字母所表示的物理量: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物体的末动能;物体的初动能。3.动能定理: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4.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分析讨论:我们知道合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这个结论叫做动能定理。5.动能定理解题的优越性。(1)动能定理不涉及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和时间,用它来处理问题要比牛顿定律方便。(2)用动能定理解题,必须明确初末动能,要分析受力及外力做的总功。(3)要注意:当合力对物体做正功时,末动能大于初动能,动能增加;当合力对物体做负功时,末动能小于初动能,动能减小。(四)实例探究动能定理的应用例2:如图所示,质量为m=2KG的铁球以5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到距离地面h处然后自由下落,在下落过程中距离地面1/4h处速度为4m/s,不考虑空气阻力,求铁球在上抛到地面1/4h处此过程中外力对它所做的功。根据动能定理。W=Ek2-Ek1=-9J从结果可看出整个过程中F对物体做了负功依据的理论依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大纲要求信息技术应用分析知识点学习水平媒体内容与形式使用方式使用效果一.动能1.内容: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2.表达式:EK=1/2mv23.标量,单位焦耳(J)探究、掌握多媒体课件幻灯片多媒体教学较好二.动能定理1.内容: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2.表达式:W总=Ek2-Ek1=探究、掌握多媒体课件幻灯片多媒体教学较好三.动能定理使用1.当合力对物体做正功时,末动能大于初动能,动能增加;当合力对物体做负功时,末动能小于初动能,动能减小。2.适用条件:恒力做功、变力做功、分段做功、全程做功等均可适用。3优越性:动能定理不涉及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和时间,用它来处理问题要比牛顿定律方便。课后分析探究、掌握多媒体课件幻灯片多媒体教学较好教学过程(可续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所用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区分生活环境5分钟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列出知道的动物名称。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汇总,列举数量最多的组在班上公布成果。活跃气氛的同时,使学生了解动物的多样性,明确学习内容。2、鱼的形态特征体形为梭形,减少水中运动阻力体表有鳞片,保护身体具鳍,用于游泳15分钟请一位同学到黑板前做板图:画一条鱼(简笔画即可),其他同学在纸上画。学生分析所展示鱼的特征通过亲自绘画,认识鱼的一般特征,有利于自主学习,锻炼表现能力。3、讨论证实鱼鳍在游泳中作用的探究思路胸鳍和腹鳍:保持平衡;尾鳍:保持前进方向20分钟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学生据自身经验,提出实验方案。锻炼交流参与、推理思维能力。4、课堂小结、展示随堂练习作答。回顾已知的鱼类适应水中游泳的特征,进行练习:常吃的鲤鱼生活在里,它身体呈形,体表有,通过的摆动和的协调作用来游泳。如果鲤鱼左侧的胸鳍损伤,游动十有什么现象?10分钟提供练习题目完成练习作业扩展小结,巩固练习。课堂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动能3、动能定理4、课堂小结、展示随堂练习作教学流程图教学反思本周讲授了《水中生活的动物》,本节的教学从创设问题情境入手,使学生通过观看各种水生动物的图片,对众多的水生动物有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人到水中生活会遇到哪些问题?”“鱼类等水生动物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呢?”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探究活动。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感知,体现了在动中学的特点。在课堂训练中加大了对探究实验的观察训练,有利于学生在完成探究实验时的准确性。但在有些环节中学生的参与还不够充分,还需要通过创设情境采取不同的激励等方式,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好生物学的每一节内容。专家点评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