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文山州城镇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通知各县人民政府,州直各委、办、局:现将《文山州城镇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二OO九年五月二十一日文山州城镇规划技术规定目录第一章总则…………………………………………………………………………………………………………4第二章建设用地……………………………………………………………………………………………………4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6第四章公共服务设施和停车泊位…………………………………………………………………………………7第五章绿化与景观…………………………………………………………………………………………………9第六章建筑间距……………………………………………………………………………………………………11第七章建筑退让……………………………………………………………………………………………………13第八章建筑物高度控制……………………………………………………………………………………………16第九章城镇道路及市政管线工程…………………………………………………………………………………17第十章村庄规划……………………………………………………………………………………………………20第十一章附则………………………………………………………………………………………………………21表2-1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24表3-1建筑容量控制指标最大值表……………………………………………………………………………26表4-1中小学、幼儿园设施规定表……………………………………………………………………………26表4-2中小学、幼儿园用地标准表……………………………………………………………………………27表4-3中小学、幼儿园建筑面积标准表………………………………………………………………………27表4-4建设项目停车泊位配建指标最小值表…………………………………………………………………27表5-1各类建设项目绿地率指标表……………………………………………………………………………30表5-2各级集中绿地设置规定一览表…………………………………………………………………………30表5-3院落式组团绿地设置规定表……………………………………………………………………………31表6-1多层、低层居住建筑间距最小距离控制表……………………………………………………………32表7-1建筑退让规划道路最小距离表…………………………………………………………………………33表7-2建筑退让无规划道路红线控制的道路边缘最小距离表………………………………………………33表7-3建筑退让无规划道路用地边界最小距离表……………………………………………………………34表7-4建筑退让立交桥和道路交叉口最小距离表……………………………………………………………36表7-5建筑退让同侧河堤外侧最小距离表……………………………………………………………………37表7-6建筑物退让架空电力线路最小距离表…………………………………………………………………37附图1沿街建筑高度控制图解…………………………………………………………………………………38附图2景观河道和河流沿岸建筑高度控制图解………………………………………………………………38附录计算原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科学编制城镇规划,严格城镇规划管理,实现城镇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保障依法实施城镇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云南省城市规划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结合文山州实际,特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文山州八县县城规划区内进行的城镇规划、建设工程设计和规划管理的相关活动。编制和审批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含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各项专业规划以及有关建设工程设计,应当符合国家、省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本规定。各项规划应当采用统一的城市坐标系统。文山州八县县城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工程活动应当符合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应当符合本规定。第三条其他建制镇、乡驻地规划区,参照本规定执行。第二章建设用地第四条建设用地分类和建设标准,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l37—90)执行。第五条各类建设用地的划分应当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原则,按照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按本规定表2—1的规定执行。凡表2—1中未列入的建设项目,由城镇规划管理部门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和基础设施条件,具体核定适建范围。需改变规划用地性质的,应当按照规定程序和审批权限报有关机构批准后执行。第六条规划区内的用地布局,应当遵循“成片开发,配套建设,增加绿地,降低密度,调整功能”的原则。第七条旧城区内用地性质以金融、商贸、商务办公、服务业等为主,调整居住用地,严格控制大型仓储式商业设施和以批发为主的市场建设,不得再新建、扩建工厂、仓库和综合性大型医疗机构等设施。在文物保护单位和建筑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不得新建建筑物,确需新建建筑物的,应当符合相关保护法规、规范、标准和规划的要求;在其周围建设控制地带内的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应当与文物保护单位和保护建筑相协调,满足相关保护规划的要求。第八条规划区内建设项目用地规模规定。(一)旧城区内的建设项目用地应当符合下列规定:1.建设项目应当以规划道路红线宽15m或15m以上道路围合的街坊进行整体开发建设。2.对无法成街坊整体改造的用地,应当在同一街坊内整合周边可开发用地。其用地规模原则上不得小于2000平方米,主要商业街区非住宅项目除外。3.用地规模小于2000平方米的,一般不得进行商品住宅项目开发,原则上用于环境绿化、道路和公益性公共设施、市政设施等建设。4.临规划道路红线宽40m及40m以上主干路两侧的建设项目用地,规划道路红线外用地进深不得小于50m.(二)新城区的建设项目用地规模应当符合下列规定:1.以居住为主的商品住宅项目用地规模原则上不得小于10000平方米;小于10000平方米的,应当尽量整合周边用地。2.临规划道路红线宽40m及40m以上主干路两侧的建设项目用地,道路红线外用地进深不得小于60m。第九条用地规模未达到本规定第八条规定的经营性用地,应当交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进行土地资源整合,达到用地规模要求后,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向规划管理部门申请用地规划设计条件。第十条在城镇规划区范围内,因国家基本建设需征用农村集体土地按有关政策预留给农民的生活、生产用地,应当符合城镇规划要求,原则上相对集中布置。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第十一条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含容积率和建筑密度,下同)应当按本章规定执行。建筑容量控制指标最大值不得超过表3一l的规定。对整体改造“城中村”、危旧房的建设项目,在符合城镇规划要求,并满足本规定的前提下,可在表3—1的基础上,适当提高用地开发强度。第十二条在一个街坊内现有建筑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已超过表3—1规定的,不得进行扩建。在老城区规划区范围内,现有建筑不得加层。第十三条建设单位在城镇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规划指标基础上,并符合消防、日照、交通等条件,在本项目地块内临街增加或在城镇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其它地块进行公共绿地、公益性公建配套设施和市政配套设施(如公共厕所、环卫设施等)建设,每增加一平方米绿化或设施用地,并按规划要求建设,在其开发建设项目中可以允许增加六平方米的建筑面积。第十四条建筑物的架空层面积不得计入绿地或其它开放空间。建筑物架空层没有任何形式的围合,用作停车、绿化、居民休闲等公共用途的,经城镇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后,建筑面积可不计入容积率。临城镇道路两侧的建筑物骑楼,宽度不小于3.5m,净空高度不小于3.6m,且不设置任何台阶或障碍物的,骑楼部分底层的建筑面积可不计入容积率。第十五条危旧房屋的修缮不得移动基础、不得增加建筑面积、层数、高度等。第四章公共服务设施和停车泊位第十六条在居住项目建设中,中小学、幼儿园的设置规定如下:(一)中小学、幼儿园应当按照表4一1分级设置;(二)中小学、幼儿园用地不得小于表4—2的规定;(三)中小学、幼儿园建筑面积不得小于表4—3的规定;(四)在中小学、幼儿园周边50m半径范围内,不得安排生产、经营、储存易燃易爆和排放有毒有害物质、产生噪声污染的建设项目。在中小学、幼儿园正门两侧各30m范围内,不得设置垃圾中转站、机动车停车场、集贸市场。第十七条新建学校、幼儿园教学楼、医院住院部等建筑应当距同侧道路边缘(或规划控制红线)和30m以上(含30m)城镇规划道路控制红线在30m以上。第十八条新建、改扩建医院,其周边应当设置一定防护带,并且应当符合环保、卫生等要求。第十九条城镇道路、居住区、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应当严格按照《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同步进行。第二十条各类建设项目停车泊位的设置标准不得小于表4—4的规定。第二十一条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且日可回收水量在45立方米以上,再生水需水量在30立方米以上的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同步规划、设计、建设再生水设施:(一)建筑面积大于5000平方米的宾馆、饭店、商场、综合性服务楼和高层住宅;(二)建筑面积大于10000平方米的机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综合性大型文化体育设施;(三)建筑面积大于20000平方米以上的居住区或集中建筑区等。第二十二条每一个居住组团应当配置至少一座一定规模的公共厕所,公共厕所应当结合商业设施或其它服务设施布局。主、次干道公共厕所之间的距离不大于500m,商业人口高度密集的街道宜小于300m,支路公厕之间的距离宜为750-1000m。小型垃圾中转站每1平方公里设置一座,大、中型垃圾中转站每10平方公里设置一座。第二十三条新建居住小区应当设置不少于一个以经营农副产品、小商品为主的超市或者农贸市场。第五章绿化与景观第二十四条在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的用地范围内,绿地率不得小于表5—1的规定。绿化应当充分利用本地树种以乔木为主,适当配植灌木、地被、草地,就地保护古树名木,避免异地移栽。鼓励垂直、屋顶、平台等绿化形式,如平台高度不大于地面基准标高1m,且从地面有道路可进入,平均覆土厚度大于1.2m,其绿化面积可以参与绿地率计算,否则绿化面积不得计入绿地率。第二十五条在住宅建设中,集中绿地的设置应当至少一个边与相应居住区级别的道路相邻,并符合表5—2的规定。组团绿地设置应当满足有不少于1/3的绿地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的要求,并便于设置儿童游戏设施和适于成人休憩活动。其中院落式组团绿地的设置还应当同时满足表5—3的规定。第二十六条景观道、林荫道、商业街、规划红线宽≥30m的城镇主次干路两侧、广场周边的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景观规定如下:(一)建筑物应当符合城镇道路和广场的界面变化要求,临城镇道路或广场的立面应当为主要立面,立面和屋顶造型应当丰富,与城镇街道和广场景观相协调。(二)临城镇道路或广场的建筑物连续面宽原则上应当符合下列规定:1.高层建筑连续面宽小于60m;2.中高层建筑连续面宽小于70m;3.多层和低层建筑连续面宽小于80m;4.不同建筑高度组合的连续面宽小于最高建筑物的连续面宽;5.标志性建筑、重要公共建筑的连续面宽由城镇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景观需要核定。(三)临城镇道路或广场的建筑物立面设计和装饰应当与所处环境和景观相协调,不得设置空调器室外机及附属设施等影响建筑立面的附着物,确需设置的应当结合立面造型,统一设计,隐蔽处理,并报城镇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四)住宅建筑临城镇道路或广场一面不得设置厨房和突出开敞式阳台,而且临城镇道路或广场一面的阳台和窗户不得安装任何形式的外挑式防盗笼;禁止在居民住宅楼内新办餐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