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背景路易斯•康:是20世纪建筑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实践者、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建筑已经成为现代主义美学的标签,他的观念改变了美国建筑的方向。康从早年的作品犹太教堂起,就显现出对”砖”的独特偏爱。他对建筑环境和场所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认为“一座建筑在它存在于纸面上之前,就已经存在并表达着自身的愿望”。康的作品的形式感非常强烈,他认为组成远古时期建筑的基本元素是最基本的,也是永恒的。在他的作品中,这一点最明显的体现是基本几何形的运用。路易斯•康,1901年2月20日生于爱沙尼亚的萨拉马岛,1905年随父母移居美国费城,1935年在费城开设设计事务所,1941-1944年先后与G•豪和斯托诺洛夫合作从事建筑设计,1947-1957任耶鲁大学教授,设计了该校的美术馆,1957年任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授。路易斯•康发展了建筑设计中的哲学概念,认为盲目崇拜技术和程式化设计会使建筑缺乏立面特征,主张每个建筑题目必须有独特的约束性。其著作有《建筑是富于空间想象的创造》、《建筑•寂静和光线》、《人与建筑的和谐》。建筑概况萨尔克研究所是由乔纳斯•萨尔克(JonasSalk)博士——小儿麻痹症疫苗的发明人——出资建立的一所旨在研究基本生命原理的机构。在这里,生物学家和其他领域的学者可以相互合作,在更广泛的领域协同探索人类发展中的医学问题。1960年,萨尔克邀请当时已经颇为知名的路易斯•康来主持设计,工程至1965年完成,最终成为路易斯•康的代表作品之一。研究所坐落于加州西海岸的拉•霍亚(LaJolla,California),静静的俯瞰着太平洋。设计最初包括三个部分:实验室、社区中心、宿舍区(图3),可以容纳57名教学人员及850名科研工作者从事研究,但最终只有实验室部分建成。康的设计由两座对称的实验楼组成,每栋建筑6层,包括3层实验室和每层实验室上方的设备层。中央是被称为第五立面的研究所庭院,一座大理石的广场,中央一条水道穿过,充满了仪式的纪念性。面向中央庭院的是许多独立的小塔楼,作为科学家独立的工作室,成为康“指数空间”的代表。萨尔克研究所是路易斯•康成熟时期的作品,在这座建筑中,康一系列充满古典情怀的现代设计思想都得以清晰的体现。由于康的卓越设计,研究所于1991年被认定为美国历史遗产。1995年,在实验室东侧增建了东楼(EastBuilding,由Anshen+Allen设计),增加了部分实验室、礼堂及相关附属功能。建筑平面分析与功能组织建筑传统的中心性通过面向太平洋的狭长庭院来实现,线性中心,左右对称,体现出康后期的静态构图原则。两个实验楼通过中心庭院组合成整体,而在各自的部分里,大空间的实验室四周,围绕着研究人员使用的各个小房间,是各自结构、形态都独立的空间单元,不同功能的空间单元分离出来,并与各自的结构单元对应,服务与被服务空间的界限清晰可见。各栋楼之间有实验室的大型开放空间作为中心统合小房间,而整个建筑则以庭院为中心加以整合,形成了由分层级中心进行空间统合的中心核结构。建筑中还体现了康一贯的基本几何形体控制原则,45°对角线的构图,双层立面等设计手法。建筑形体特征康的设计由两个对称的长方体块组成,中间形成一个空旷的庭院,可以远眺太平洋。在这个没有种植一棵树,没有布置任何古典柱式和神像的广场上,只安排了一组“泰姬玛哈尔陵”式的清冽丰盈、错落有致的水池和大理石座,有的尽是“空”的感觉,而厚重的清水混凝土墙与广场上唯一保留的一条小水沟,又将人们的视线引向空广的太平洋。这种简洁空灵的处理手法,跟东方的空间哲学十分接近,是空亦非空。它远避了城市的喧器,开辟了无限的空间和视野,回到原始而朴素的空间原型。这个石头和沙砾组成的无顶的中庭空间,得到了一个与天连接的立面,也许能与具有伟大思想的心灵相接,其所传达的艺术感染力常研究室体现为八个同等的立方体单元静静排列于两侧,护送中央的庭院和水池缓缓通向无际的大海,立方体体形的重复加强了广场的中轴线感,为康试图创造的诗意作出贡献。当人们走在其中时,因建筑的尖角的造型,看不到另一边的立面,等到行进一段时间后,因视点角度的不同,而出现叠置的情形,墙上的开窗、阳台慢慢展现,虚实交替,建筑的角度正好呼应了整个太平洋的景观。空间伦理“空间本性的特征进一步由少数的服侍空间决定。储藏室、服务室和更衣室不能是一个独立空间结构的部分区域,它们要有自己的结构。原室是心灵的场所。”“小房间的语言绝对不能与大房间的语言混为一谈。”设备空间被独立出来,赋予一定的空间属性。可度量的建造1:结构:从一个超凡的结构切出一块以求得到一个空间,这成不了一个超凡的空间;(空间高于结构的秩序)2:材料:材料是耗散的光;(所以材料从属于光)3:细部:细部是空间的精神;(细部从属于空间)4:光线:因为选择一种结构,与选择光线是同义的,要给空间以好的影响。(光线也从属于空间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