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启蒙者——LouisKahn建筑学14-5后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时间:产生于19世纪后期,成熟于20世纪20年代,在50~60年代风行。特点: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大胆创造适用于工业化社会的条件和要求的崭新的建筑,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和激进主义色彩。后现代主义时间:20世纪60年代开始特点:对现代主义的建筑观点和风格提出怀疑和批评,注重人文关怀,更具感性色彩。•区别后现代主义产生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主义建筑成为世界许多地区占主导地位的建筑潮流。但是在现代主义建筑阵营内部很快就出现了分歧,一些人对现代主义的建筑观点和风格提出怀疑和批评。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启蒙者:路易斯康(louiskahn)罗伯特·文丘里、查尔斯·莫尔、麦克·格雷夫斯、菲利普·约翰逊矶崎新……后现代主义特点其一:注重人性化、自由化其二:注重体现个性和文化内涵其三:注重历史文脉的延续性,并与现代技术相结其四:矛盾性、复杂性和多元化的统一路易斯康(后现代主义启蒙者)1901~1974国籍:美国民族:爱沙尼亚裔犹太人毕业院校:宾夕法尼亚大学代表作品:宾夕法尼亚大学理查德医学研究中心耶鲁大学美术馆索克大学研究所埃塞特图书馆孟加拉国达卡国民议会厅艾哈迈德巴德的印度管理学院费城城市规划设计米尔溪公建住宅米尔溪社区中心奥瑟住宅埃西里科住宅主张形式的既定存在性,强调空间的存在意志,认为形式引导功能2.空间单元的解体,功能单元的结构独立3.服务空间与被服务空间4.复活被现代构成解体的平面中心,强调中心形式分析理念→意向→空间分离→再组织拉丁十字的解体与空间结构的独立1.不同空间的独立意志带来了结构上的解体2.被服务空间获得结构独立3.仍然体现十字的高度对称性,主轴仍然明晰辅助空间被单独分离出来,沿工作室的轴线布置2.三个工作室的轴线在塔楼的作用下,被有意识的强调了起来,增强了被服务空间的地位3.产生正交网格,整个构图保持稳定的秩序强化入口体块的标识性北端额外增加一座塔楼,用以强化北向工作楼作为入口部分的标识性,体现了北端作为入口的独特地位三座工作楼沿逆时针方向平移一个网格的宽度,形成卍形的动势2.打破了对称布局,但是仍然具有高度的向心性角部开窗使得角柱的设置是不合适的,于是在正交网格的控制下,产生了井字形的平面承重布置,从而解放了角部2.井字布局反过来也强化了网格的秩序康善于运用光线的变化,是建筑设计中光影运用的开拓者。他以一个近似中世界教堂仪式空间般的中心花园和对钢筋混凝土墙面的处理,将原本空白的场地变成了一种诗化的场所。事实上,他与历史的独特对话方式引领了一种超越现代主义的设计思想,使得建筑形式本身所能构建的意义重新得到关注。一座伟大的建筑物,按我的想法,必须从无可量度的状况开始,当他被设计着的时候有必须通过所有可以度量的手段,最后又一定是可以度量的。他在设计中将空间区分为“服务的”和“被服务的”,把不同用途的空间性质进行解析、组合、体现秩序,突破了学院派建筑设计从轴线、空间序列和透视效果入手的陈规,对建筑师的创作灵感是一种激励启迪。路易斯康问砖:你想成为什么?砖说:我想成为拱。康说:拱太贵了,我可以放一个混凝土过梁在你上面,你觉得怎么样?砖说:我想成为拱。谢谢观赏茆咏秋朱利泉朱翔宇廖雯叶吟琳杜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