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irectSpeechActTheoryandTranslationStudiesSearle(1969)在他的《言语行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他认为间接言语现象是“通过实施另外一种言语行为来间接地实施某一种言语行为”。Leech(1983)指出,说话者讲出一个语句表达该句字面意思的同时还表达了字面以外的意思,这种句子意义(sentencemeaning)与话语意义(utterancemeaning)的不一致,就是间接言语行为。何兆熊(1989)指出,语言的间接性是语言的形式和功能之间的不一致所带来的。间接言语现象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句子意义和话语意义之间的不一致。句子意义由句子的单词的意义和句法意义构成,而话语意义则是由句子意义和语境因素通过语用规则推倒出来的。以上说明,人们在日常交际中,通过某种方式的间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这种语言使用中的拐弯抹角现象,就是语言的间接性。—、间接言语行为的定义及理解间接言语行为是以一种以言行事通过另一种以言行事的表达方式间接地实现的,即是一种通过别的行为而间接实施的以言行事行为。也就是说,在实施一个间接言语行为时,说话人同时实施两个言语行为:一个是主施事行为(实际上要表达的),一个是次施事行为(话语本身的行为)。例如,Canyoupassmethesalt?(你能把盐递给我吗?)这句话表面上是询问对方是否有能力把盐递过来,而事实上是请求对方把盐递过来,前者(询问)是次施事行为,而后者(请求)才是说话人的真实意图,即主施事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有人指出,说话人假定了与听话人有不少的共知信息,而且认定听话人具有一般的推理和判断能力,对于“你能把盐递给我吗”,在饭桌上说这句话,听话人应该知道说话人不会怀疑他连盐罐这么轻的东西都拿不动。所以,与当时情况有关的是说话人想要盐—既然他自己够不着,那他就很可能是要别人帮忙。当然,在实际生活中,没有人去有意识地进行这种推理,但间接言语行为似乎就是这样起作用的。塞尔指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要解决的问题是:说话人如何通过“字面用意”来表达间接的“言外之意”;听话人又是如何从说话人的“字面用意”中推倒出其间接的“言外之意”。塞尔认为理解或传达间接言语行为有四条依据:1)言语行为理论,特别是“示言外之力”论,即了解人们如何以言行事;2)语用含意理论,特别是了解“会话含意”理论中有关合作原则的各准则的恪守和违反可能带来的语用含意;3)说话人的知识和听话人所理解的语境信息;4)听话人的知识及推断能力。二、间接言语行为的分类1、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所谓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指对“字面用意”作一般性推断而得出的间接言语行为。所谓对字面用意作一般推断,实际上就是根据话语的句法形式,按习惯可立即推断出间接的“言外之力”(语用用意)。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的应用,主要出于对听话人的礼貌。例如:Couldyoubealittlemorequiet?I’dratheryoudidn’tdoitanymore.Wouldyoumindnotmakingsomuchnoise?这些话语的字面用意分别是询问和陈述,但人们按习惯可以根据这些话语的形式,立即推断出各句间接的言外之力都是“请求”。可以看出,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的言外之意的推导受语境的制约较小,多数脱离开语境也可以理解。塞尔把表示规约性间接请求或指令的语句分成了以下六类:1)与说话人做某事的能力有关的语句。例如:Canyoureachthesalt?Couldyoubealittlemorequiet?2)与说话人希望听话人做某事的愿望有关的语句。例如:Iwouldlikeyoutogonow.Iwantyoutodothisforme,Henry.3)与听话人做某事有关的语句。例如:Won’tyoustopmakingnoisesoon?Aren’tyougoingtoeatyourcereal?4)与听话人做某事的愿望或意愿有关的语句。例如:Wouldyoumindnotmakingsomuchnoise?WoulditbeconvenientforyoutocomeonWednesday?5)与做某事的原因有关的语句。例如:Yououghttobemorepolitetoyourmother.Itwouldbeagoodideaifyoulefttown.6)将以上结构放入另一种结构,或者将明示的以言行事指令动词放入上述另一种结构。例如:MightIaskyoutotakeoffyourhat?Ihopeyouwon’tmindifIaskyouifyoucouldleaveusalone.以上只是一个大致的分类,在一定条件下某些结构可以相互结合,形成间接性请求或指令言语行为。2、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与规约性言语行为相反,非规约性言语行为不是按习惯就可以推断出句子的间接的言外之意,而是主要依靠说话双方共知的语言信息和所处的语境来推断。话语的字面意义与话语的语用意义之间没有固定的联系。例如:“今天是圣诞节”这句话很简单,但要透彻理解它就不简单,离开了具体语境,“今天是圣诞节”只能表达说话人说这句话的当天是12月25日,正好是圣诞节。但结合具体语境,这句话所表达的就远远不只是这个意思了。我们不妨设想一下:A.朋友当中,甲潜心学习,天天伏案苦读,不知休息,不论节假日,可谓废寝忘食。圣诞节到了,朋友们想欢聚热闹以祝贺节日,所以对他说了这句话“今天是圣诞节”,意旨在于建议他暂且放下书本,同朋友们一起过节。B.丈夫答应圣诞节送一份精美的礼物给妻子,但由于事物繁忙忘了自己的许诺,妻子不见丈夫送她礼物,就说:“亲爱的,今天是圣诞节”,意在提醒丈夫。我们还可以设想许多场景。用上“今天是圣诞节”这句简单的话,来表达远远超出这句话本身意义的各种不同的含义。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必须依靠交际双方的共知语言信息和语境信息才能推断出来。如果说话人表达的间接用意与听话人的理解不一致,那很可能是话语中双方共知语言信息的不足,或语境含糊引起的。有时,说话双方的社会地位、身份等方面的差异,或说话人出自礼貌,言不由衷,也会产生类似上述说话人的用意和听话人的理解不一致的情况,从而迫使说话人重复所说的话语或者改用较清楚的话语,把要表达的言外之意明确地表达出来。下面这段幽默的对话就是后一种情况的佐证,Tommy到他的姑母家做客:Aunt:Won’tyouhaveanotherpieceofcake,Tommy?Tommy:No,Ithankyou.Aunt:Youseemtobesufferingfromlossofappetite.Tommy:Thatain’tlossofappetite.WhatI’msufferingfromispoliteness.显然,Tommy第一句话所表达的“拒绝”是言不由衷的,他的间接用意实际上是愿意接受“提供”,但碍于礼貌,只好假话真说。而姑母的第二句话使Tommy着急了,因为这句话的用意显然是要停止给他“提供”蛋糕了,于是他不得不改说实话,好让他的姑母准确地推断自己想表达的语用用意。三、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与翻译1.语用问题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在译语语篇中适当地再现原语篇所表达的意图。语用学认为,语言的运用都是言语行为。奥斯汀将言语行为分为三种,即言内行为(说者通过说话表达字面意义),言外行为(说者通过字面意义表达说话的意图)和言后行为(说者说话的意图可能带来的后果)。语用学家最感兴趣的是言外行为。确保言外行为的力度一致,即表意程度的一致,是语用翻译的一个中心原则。“MaudeLouiseSquirewell,heh,heh.Boy,youpeoplereallyhavesomenames,don’tyou?”(BlackPeople,June,1972)译文一:“莫德·路易斯·斯夸尔韦尔,嘿嘿。小伙子,你们这些人真的也有名字,是吗?”译文二:“莫德·路易斯·斯夸尔韦尔,嘿嘿。好家伙,你们这号人居然也有名有姓,嗯?”上面两种译文中,译文一只译了原语篇的字面意义,没有传达出原语篇所表达的“言外之力”,结果译文与原文貌合而神离:一个种族主义者似乎被粉饰成一位和蔼可亲、办事认真的公仆形象。译文二充分译出了话语的语气,较好地把握了原语篇所表达的“言外行为”的力度,从而使政府官员歧视黑人的丑陋面目活灵活现。当然,在语用翻译中,译者也不能好心过度,不能一概把原语篇中所蕴含的意图都为读者说穿说白。有时候,译者让译文与原文保持字面意义(literalforce)的一致是完全必要的。在具体语境下,说者由于种种缘故,故意言不由衷,转弯抹角,通过字面意义间接地表达其真正的意图。与一般言语行为相比,这种有意违反“合作原则”的“间接言外之力”,更具有隐蔽性和不稳定性。例如:Beagoodsport!这句话摘自美国短篇小说《抽签》,其上下文是:在一年一度的“抽签仪式”上,郝钦森家不幸抽中。这就意味着,郝家要出一个人被作为敬神祭品,给村里人用乱石砸死。郝钦森夫人叫喊不平,要求重抽。旁边的一位妇人一听急了,连忙嚷道“Beagoodsport!”孙致礼先生将此话译成声色俱厉的四个字:“不要耍赖!”对孙先生的这种译法,很多人也曾拍手叫绝。但现在从语用学的角度看,还是有些问题的。孙先生设身处地的去体会说者的心境,说明他牢记着语境这个概念,却忘了说者旁边还有个听者郝夫人以及说者和听者同为乡亲的这种社会关系。正是这种社会关系的作用,妇人不敢肆无忌惮、直来直去,而要客客气气,转弯抹角地说“Beagoodsport!(行行好吧!)”虽然这位妇人所表达的“间接言外之力”具有隐蔽性,但读者根据上下文还是不难理解的。2.翻译理论界有下面的共识:文革后的20多年里,外国翻译理论中对中国影响最大的理论家是奈达(EugeneNida)。其主要原因是中国译论几千年来一直受随感式、经验式的理论传统的影响,其特点是零章片语的语录和注疏居多,因而它们虽然语多精粹却缺少分门别类的分析性。而奈达理论理路清晰、纲维并举的系统性和学术性于是便轻易地俘虏了中国学界。相当长的10多年里,在译论界,出现了“言必称奈达”的局面。从语言学的层面,奈达吸收了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的特点。他的翻译理论就是强调要译出乔式的“深层结构”,即信息内容,其翻译策略是考虑“读者反应”,强调的是深层结构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equivalence)。而不是表层结构的形式对应(formalcorrespondence)。在奈达的转换理论中,“为了保留信息内容,形式必须加以改变”。在他看来,“说什么”是信息,“怎么说”仅是信息表达的媒介,可以弃之不顾。例如他在《奈达论翻译》一书中说:“许多语言具有‘白如雪’同义的比喻表达法,如果没有类似的表达法,人们则可以采用非比喻的形式来表示“白如雪”的概念。比如可以说‘白极了’。在这一比喻中的本体‘白极了’就是深层结构,属于“说什么”范畴的信息内容,而译出喻体‘白如雪’则是以再现“怎么说”为特点的表层结构的“形式对应”。“怎么说”固然是媒介,但是它在语内和语境环境下的两个特点不容忽视。一是在单语环境下,即语内(intralingual)环境下,如前所述,它可以表现不同作者千差万别的美学追求。以下述四个英语谚语为例,它们是以头韵或押韵为各自修辞或美学特色的。Nopain,nopalm;Nocross,nocrown;Nogall,noglory;Nopains,nogains.就他们深层结构的信息内容—即“说什么”而言,以上四个谚语都可以说成:“没有努力就不会成功。”但是果真按奈达的这种“功能对等”译法来如此翻译,那么上述四个谚语纷呈的异彩岂不都沦为暗淡无光和死板干瘪的抽象概念了吗?!正确的译法就是努力达到“形式对应”,把不同谚语在“怎么说”方面的各自不同特征再现出来:没有努力,就戴不上标志胜利的棕榈叶;没有十字架,就没有王冠;没有苦胆,就没有光荣;没有辛苦,就没有收获。只有这样翻译,才能达到翻译说上的“充分性(adequency)”而不仅仅是具有“可接受性(accep